閱讀341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諸葛亮的“空城計”原來是跟他學的

那一年皇帝派來了他寵信的太監到上郡實習,名義上是跟著李廣學帶兵打仗,其實傻子都明白既然帝國有李廣這樣的純爺們,怎麼可能需要太監打仗?可是太監還是來了。

(圖)李廣(?-前119年),漢族,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秦安縣)人,中國西漢時期的名將。

《史記•李將軍列傳》上的記載,上麵派來的太監有一次帶著幾十個騎兵出去視察。在視察的路上,太監率領的騎兵突然遭遇了三個匈奴遊騎。三個匈奴騎兵深入漢朝邊境,顯然是匈奴派來刺探情報的偵察兵。

帶領幾十名騎兵的太監看見三個匈奴人,情不自禁地衝動了,畢竟他曾經也是男人,於是太監指揮騎兵衝了上去企圖活捉三個匈奴人。

這是一場發生在漢匈邊境的小規模軍事衝突,眾寡懸殊、看似毫無懸念,就其規模來說本來根本不可能載入史冊。可是後來這看似必勝的衝突居然以漢朝的慘敗告終,太監被射了一箭,差點丟了小命,他手下的幾十個騎兵居然被三個匈奴人射殺得幹幹淨淨。

太監逃了回來,見到了李廣,哭訴了自己的遭遇,李廣說:“是必射雕者也。”至於射雕者到底是什麼意思,史書中並沒有具體解釋,但是以三人射殺幾十名騎兵全身而退的戰績來看,射雕者應該屬於匈奴軍隊的神射手,類似於現在的特種部隊。他們既然能射雕,射人當然是百發百中。後來中國文學領域裏有很多關於射雕的引用,我想最早都出自李廣單挑匈奴射雕者的典故,比如《射雕英雄傳》。

無論射雕者如何神勇,三個匈奴偵察兵深入大漢邊境刺探軍情如入無人之境,並且在射殺數十騎兵、射傷皇帝寵信的太監以後還能全身而退,這對於大漢和李廣來說實在是難以容忍的恥辱。

為了挽回大漢和太監的麵子,李廣帶領一百多騎兵追了上去。李廣知道以一百多騎兵追殺三個匈奴人傳出去實在丟人,於是在追上以後,李廣命令手下兩翼包抄,自己帶著祖傳的弓箭單騎突進,單挑三名射雕者。後來的戰績是3比0,李廣射殺了兩個匈奴人後,活捉了最後一個匈奴人,一問果然是傳說中的射雕者。

故事到此並沒有結束,更傳奇的故事發生在後麵。

(圖)李廣射石圖

李廣讓手下綁了活捉的射雕者,騎著馬返回軍營。

當李廣和他的騎兵們爬上一個山坡的時候,眼前的景象讓大漢朝身經百戰的

勇士們都吃了一驚。他們看到了現在隻有在巨額投資的戰爭大片中才能看見的鏡頭——數千名匈奴騎兵漫山遍野,如洪水一般席卷了過來。

大地在顫抖,塵土飛揚。

李廣這一百多騎兵的出現也讓匈奴騎兵大吃一驚,他們馬上排好了陣勢準備迎戰。這時,李廣手下年輕的騎兵們緩過神來,紛紛請命逃跑——百餘騎兵遭遇數千強敵,逃跑是最自然的選擇。然而李廣這時表現出的冷靜和意誌讓他的形象從塵封的古書裏走了出來。他說:“我去大軍數十裏,今如此以百騎走,匈奴追射,我立盡。今我留,匈奴必以我為大軍誘之,必不敢擊我。”可以想象幾千精於騎射的匈奴騎兵追殺一百多漢朝騎兵,那情景肯定就像一場圍獵,距離自己大軍幾十裏路的李廣此時如果逃跑隻有死路一條。狹路相逢勇者勝,李廣說:“前!”帶領一百多腿肚子哆嗦的騎兵迎著匈奴大軍撲了上去。如果李廣再次以一百多騎兵撲上去和幾千匈奴騎兵單挑,無論李廣怎樣神勇,最終的結局仍然是死路一條。跑是死,拚命也是死,怎麼才能不死?答案就在李廣本身。

李廣帶著一百多騎兵在衝到距離匈奴人弓箭有效射程之外的地方突然勒馬,然後滾鞍下馬。目瞪口呆的匈奴人看著這一百多漢人不僅在自己的眼前下了馬,而且還摘掉了馬鞍。漢人在幾千個匈奴騎兵的眼前把刀槍插在草地上,橫七豎八地躺下了,馬兒在旁邊悠閑地在吃草。

這一刻匈奴人一定很震驚。這哪裏是漢軍在塞外打匈奴,分明就像是在海灘度假。他們不知道此刻對麵圍在李廣身邊哆嗦的年輕騎兵們正在發牢騷:“老大,有沒有搞錯?這麼多匈奴兵就在對麵,咱們還把馬鞍卸下來了,匈奴人要是撲上來咱們怎麼跑得了啊?這不是找死嗎?”

李廣言簡意賅,“彼虜以我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堅其意。”

後來匈奴越想越苦惱,這些漢人到底想幹啥?想不通就要探索究竟,這是人類普遍的求知精神,匈奴也不例外。有個騎白馬的匈奴將領帶著一隊騎兵抄了上來,想摸一下李廣的底。

李廣突然跳起來,帶著十幾個弟兄裝上馬鞍,騎馬迎了上去。那個騎白馬的帥哥當場被李廣射殺,其餘出擊的匈奴退了回去。

李廣並不追擊,帶著十幾個弟兄又返回了剛才解鞍的地方再次下馬解鞍作度假狀享受陽光。

匈奴人徹底崩潰了,世界上咋還有這麼怪的人呢?陰謀!肯定是陰謀。在匈奴人眼裏,那些懶洋洋的漢軍周圍充滿了神秘的殺氣。

做出推理和判斷的匈奴異常痛苦,隻能眼睜睜地看著漢兵在自己的眼皮下享受陽光浴,直到太陽落山,夜幕降臨。

在夜幕的掩護下,幾千匈奴大軍偷偷摸摸地撤走了,他們認定自己已經在狡猾的漢人布置的陷阱邊緣了,唯一的出路就是遠離。

後來號稱“多智近乎妖”的諸葛亮對司馬懿用過的空城計,其實是跟李廣學的。

第二天,太陽照常升起。出了一身又一身冷汗的年輕騎兵們透過清晨草原上的薄霧,發現昨天虎視眈眈的匈奴大軍消失得無影無蹤。

另一邊,李廣迎著朝霞仗劍而立,戰袍飄飄。

從這一刻起,年輕的騎兵們在心理上對李廣產生了一種類似宗教情結的神秘依賴。一代偶像誕生了。

最後更新:2017-10-08 15:15:46

  上一篇:go 周星馳:我們為什麼支持國足?
  下一篇:go 近照,楊冪的臉“垮”了,雙眼無神,瞬間大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