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感動消費者,魅族PRO 7與OPPO R11 真旗艦大比拚!
當盯上3000價位之後,兩款價位相近的手機自然不少消費者會進行對比購買 —— 通過市場調研了解到,其中讓人最為糾結的兩款機型為魅族PRO 7和OPPO R11。盡管現在處於同質化嚴重的時代,但兩台機器出色的表現讓不少消費者印象深刻。本文通過幾個細節的對比,讓你清楚了解到兩者之間的不同,從而根據自己的使用情況進行選擇。
看得見的細節對比
先從最外層采用的材質和工藝來看,先看PRO 7,整體采用了拉絲工藝顯而易見,後蓋上的視窗也十分有辨識度,整體格調相對於同價位產品來說顯得更高。此外,可能很少人知道魅族PRO 7是聯合了FROG打造的全新“OMNI DIMENSIONAL"設計理念,使得PRO 7不局限於當下手機的構架,從多個維度的持握感出發製造符合人體工程學的“多維私人物品”。
R11依然在遵循著 OPPO R 係列設計的 DNA —— 輕薄。而這一次,R11 又更進了一步。通過對曲線近乎極致的運用,我們在 R11係列腰身處打造了輕薄的“小蠻腰”。不僅實現物理上的薄,更是在視覺、手感、續航的多重考量中實現平衡之美。整個背部采用了類似於小米的微弧度處理,在正麵持握的時候更加貼合手心。
當然,從上一代產品繼續發展的微縫天線依舊討人喜歡,這也是目前金屬機身中最為合理的天線解決方案之一。
而魅族這塊背後畫屏屬於目前手機中獨一無二的存在,並且對於喜歡用後置攝像頭自拍的用戶來說無疑是非常棒的福音。
兩款產品均采用了來自三星的AMOLED屏幕,基礎款均為1080P標準分辨率。值得注意的是魅族采用的是Super AMOLED,而OPPO R11采用的隻是普通的AMOLED,在顯示效果上魅族更勝一籌。(往往Super AMOLED隻會出現在三星自家旗艦上,本次魅族采購到下了不少血本) 眾所周知,用AMOLED可以有更廣的色域、更高的對比度,並且響應時間更短 —— 最新的iPhone X也采用了AMOLED就知道這是趨勢所在。有趣的是,OPPO R11 Plus在屏幕上沒有采用AMOLED而是采用了TFT-LCD顯示屏,不禁讓人有些大跌眼鏡。
看不見的細節對比
配置方麵兩者均沒有追求SoC或者閃存上的最高峰,但是都達到了中高端的行列。魅族依舊采用了聯發科方案有Helio P25、X30可選,OPPO R11則提供了高通的中端處理芯片驍龍660。品牌定位上X30作為聯發科最頂級的處理器而被不少玩家青睞,其更加優秀的效能比已經超越了大多數的高通芯片,先進的10納米工藝讓搭載X30的PRO 7運行速度上絲毫不弱於任何一款OPPO手機。當然,OPPO R11搭載的高通驍龍660盡管是上一代14納米工藝,但其良好的兼容性依舊得到了不少消費者的喜愛,單核性能上幾乎並肩上一代旗艦SoC,網絡製式也有良好的支持。
電池方麵,PRO 7和R11都搭載了3000毫安時的電池,對普通用戶而言續航足夠日用。內存組合均為4G+64G的搭配(PRO 7 Plus有6+128的選擇),同樣也是針對一般用戶。對於並不追求Geek的普通人來說沒必要追求過高的配置。
充電方麵,兩者均支持快速充電,魅族PRO 7采用了mCharge 3.0,OPPO R11采用了VOOC閃充,兩個品牌在快充領域都已經有幾年經驗。在最初,VOOC閃充也業界表現是非常出色的,充電5分鍾,通話2小時的廣告語令人印象深刻。但VOOC近年來似乎已經停滯不前或者找不到更好的技術突破,反觀魅族從mCharge第一代發展到如今的mChare 4.0(PRO 7 Plus 采用了這項技術),其標配的充電頭更是出現過全兼容QC、PD協議的“神器”,無論是充電效率還是三方兼容上都更加令人滿意。
總而言之,兩款手機在3000價位上各有千秋,有自己的優勢,也有自己的不足。
魅族的Flyme係統,在國內可以排在第一第二的位置,還是比較值得體驗一下。國慶節還沒有到,魅族就提前開啟了促銷模式,直降400元的PRO7,起售價調整為2499元。感覺相對藍綠兄弟來說,還是比較良心的。
最後更新:2017-10-09 00: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