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752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對大學生追偶像這事要寬容看待,鹿晗李易峰吳亦凡不是洪水勐獸

現在,社會上很多人對大學生追星這事有些不滿,什麼鹿晗李易峰吳亦凡,都有一種不明覺厲之感,甚至還認為其滋生出來的“粉絲經濟”,更是侵蝕大學生價值觀的毒瘤。其實,這事兒沒有想象的那麼糟糕。

說到“粉絲經濟”,其實就是通過營銷來放大人們的“情緒資本”,使之更關注和追捧“名人”, 進而去轉化成消費,產生實際的盈利。而將其置於大學校園之中,人們潛意識裏大多認為,大學生容易被感染和煽動,“情緒資本”可能會更容易被增值,所謂的追捧“名人”也會更加勐烈, 也就是說,大學生粉絲可能會多一份瘋狂、甚至是盲目。

再加上大學生沒有收入,瘋狂與盲目的狀態會促使一些學生過度消費,金錢的透支就可能會給他們帶來實質的現實傷害。於是,人們思維裏就容易判斷,這些情況的存在或許會使大學校園“粉絲經濟”處於一種亞健康的狀態,留下一些現實隱憂。這樣看來,人們對大學校園“粉絲經濟”負麵的理解會更多一些,甚至認為其對大學生來說是“洪水勐獸”,會荼毒他們。

可現實的數據是,59%的受訪者表示年均花銷為零,500元以下的占32%,可計算出500以上的隻占9%。這樣的消費比例好像並沒有人們想象的那麼可怕、不同尋常,反而是相對正常合理的。這意味著“粉絲經濟”在校園裏並不具備“普遍性”,是“蜻蜓點水”式的存在,隻是大學生情緒輸出的一種渠道而已。這樣即使個體多麼的瘋狂和盲目,也不足以撼動其相應群體的穩定,所謂的“現實隱憂”也淡化了大半。

而且對於大學生而言,他們對名人的追捧更多的是為了找尋一種精神上的支撐與慰藉。這裏的精神支撐可能是一種品質,一種獨特的能力,說白了就是那些能引發內心認同的特質。

在這些支撐和慰藉下,給予大學粉絲們的東西則是一種實際的激勵,一定程度上能彌補自身短板的遺憾,從而滿足內心需求的期待,得到相應的“獲得感”,甚至是在“名人”提供的力量下推動自身的進步。大學校園“粉絲經濟”的正麵力量已經顯現,其積極效果也不容忽視。

當然,並不是說大學校園“粉絲經濟”沒有消極影響,確實有,但其確實在可控的範圍內。因為消極影響沒有普遍存在,再加上其在實際中的蔓延也會有多重的現實“障礙”。比如,大學生更看重的是名人的“精神引領”,而不是物質誘導,其也對“粉絲消費”擁有比較高的理智認識,還有家長和學校也有相應的把控和疏解,這些都在為“粉絲經濟”的合理發展保駕護航。

所以說,大學校園“粉絲經濟”對學生來說不是“洪水勐獸”。隻要把控得當,在青春時刻,即使瘋狂一把也無妨,也算是對“夢”的安慰。當然,也不能放鬆警惕,關注其可能存在的隱患,避免其變異,成為侵蝕我們大學生的“洪水勐獸”。這裏的關鍵就是,要把握好價值觀的引導,要保證“名人”向大學粉絲傳遞的所謂特質以及其背後的理念和精神都是正麵的存在。具體而言,除了要對社會大環境的浮躁風氣進行一定規範外,也要對“名人”提出相應要求,用正確的態度、高尚的精神去引導自己的粉絲,放大自身推動進步的作用。

最後更新:2017-10-20 13:45:27

  上一篇:go 《悲傷逆流成河》馬天宇殺青,鄭爽曬聊天記錄,最後一句好親密呢!
  下一篇:go 穿漢服最美的6大女星,楊冪墊底,楊蓉力壓生完孩子的林心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