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京東運營中遇到的那些坑和一些經驗分享
TA的每日心情
2017-1-9 14:13
簽到天數: 60 天
[LV.6]常住居民II
店鋪藍莓紫官方旗艦店威望0 發消息做了京東3年,也見識了很多。這一路下來太多太多的坑坑挖挖,想想還是難已忘記。廢話不多說了,今天分享一些這兩年來經驗和一些商家給坑過來的經驗。
首先說起自己經驗吧,2年下來,POP,自營,閃購,都玩過。剛接手店鋪時候心情是特別的興奮,因為了解京東也在朋友裏了解了很多。
一般新手上路基礎都必須要做幾個事情:1、優化標題。2、定位價格。3、詳情。過程就不多說了。經過一周時間上存產品,開始操作店鋪爆款,常規款和非常規款一些產品瓜分,查看數據和對比行業搜索排名靠前的一些屬性、價格、風格、賣點。一一統計下來做個EX。
有了這些數據就可以分析出來店鋪產品是有潛在力的和非潛在力區分。
落地實操就可以開始測款:1、刷單,2、快車,3、車圖優化,4、數據分析。通過測試結果基本知道款式區分。途中過程省略幾萬字。資源方麵,京東資源活動都是運營手裏,運營要的是商家KPI。商家在運營理念裏是有分等級,有重點培養商家,有待扶持的商家,最後才是一些小商家。活動也有區別好與壞,目前京東最好的資源就是秒殺。
在這裏特別提醒一些商家,資源不是什麼都可以報,要做好盈虧預算,特別是大促坑位都是費用買下來的,都是用錢買下來的經驗。
這1-2年京東越來越難做,搜索位占領的都是自營店鋪,POP店鋪要靠刷單上去非常吃力,也嚐試過做上去的代價,基本都是硬著頭皮做,稍微轉化低了都會掉排名難以控製。建議商家不要認為做上排名就能取得好的效果,其中一些因素不是我們力挽就能控製的。刷單隻是輔助,重要的還是店鋪基礎,隻要店鋪基礎做好,推廣也是很好的方式轉化產出盈利。
談到一些商家的經驗,有些店鋪幾年一上的都知道,在這裏我隻說個別類目哈,店鋪京東運營2年之間就換一個運營,之前跟老運營打好關係的商家包括KA 商家都知道所謂的KA商家都是為了幫運營完成業績,每個商家都會分擔一些KPI任務去做少至都是幾十萬大致上百萬,都是這樣維持運營扶持的。二年之後換了新的京東運營,以前的維持的運營商家都沒用了,都重頭來過。這次都是已血換來的經驗。
談到一些刷單經曆,15年時候朋友個單品上萬評價,一次係統升級,刪除了6000條評價。站在我們商家來看這是重大的損失,站在京東角度來看是維持平台公平公正。那為什麼自營可以放肆的刷單,京東不管。自營是京東首次要扶持的對象,POP店鋪一年下來不知道有多少新店鋪,死一家店鋪申請兩家店鋪,比京東都沒什麼影響。
再次我提醒商家們不要麻木的刷單,就用近2年來的流量對比,排名靠前也不一定是有多少UV,在次強調刷單隻是輔助,輔助商品有基礎的評語,輔助商品能搜索引導流量,最終還是要看數據來分析來優化,推廣,搶資源等等渠道。而不是麻木做排名,單一渠道來引流,最後一年下來賺不賺錢不說,交給京東扣點費用都夠開上好車,轉化都現在最排名的強。京東運營是看每個月的推廣費用來給矛一定的資源回報的。做了京東3年,也見識了很多。這一路下來太多太多的坑坑挖挖,想想還是難已忘記。廢話不多說了,今天分享一些這兩年來經驗和一些商家給坑過來的經驗。
首先說起自己經驗吧,2年下來,POP,自營,閃購,都玩過。剛接手店鋪時候心情是特別的興奮,因為了解京東也在朋友裏了解了很多。
一般新手上路基礎都必須要做幾個事情:1、優化標題。2、定位價格。3、詳情。過程就不多說了。經過一周時間上存產品,開始操作店鋪爆款,常規款和非常規款一些產品瓜分,查看數據和對比行業搜索排名靠前的一些屬性、價格、風格、賣點。一一統計下來做個EX。
有了這些數據就可以分析出來店鋪產品是有潛在力的和非潛在力區分。
落地實操就可以開始測款:1、刷單,2、快車,3、車圖優化,4、數據分析。通過測試結果基本知道款式區分。途中過程省略幾萬字。資源方麵,京東資源活動都是運營手裏,運營要的是商家KPI。商家在運營理念裏是有分等級,有重點培養商家,有待扶持的商家,最後才是一些小商家。活動也有區別好與壞,目前京東最好的資源就是秒殺。
在這裏特別提醒一些商家,資源不是什麼都可以報,要做好盈虧預算,特別是大促坑位都是費用買下來的,都是用錢買下來的經驗。
這1-2年京東越來越難做,搜索位占領的都是自營店鋪,POP店鋪要靠刷單上去非常吃力,也嚐試過做上去的代價,基本都是硬著頭皮做,稍微轉化低了都會掉排名難以控製。建議商家不要認為做上排名就能取得好的效果,其中一些因素不是我們力挽就能控製的。刷單隻是輔助,重要的還是店鋪基礎,隻要店鋪基礎做好,推廣也是很好的方式轉化產出盈利。
談到一些商家的經驗,有些店鋪幾年一上的都知道,在這裏我隻說個別類目哈,店鋪京東運營2年之間就換一個運營,之前跟老運營打好關係的商家包括KA 商家都知道所謂的KA商家都是為了幫運營完成業績,每個商家都會分擔一些KPI任務去做少至都是幾十萬大致上百萬,都是這樣維持運營扶持的。二年之後換了新的京東運營,以前的維持的運營商家都沒用了,都重頭來過。這次都是已血換來的經驗。
談到一些刷單經曆,15年時候朋友個單品上萬評價,一次係統升級,刪除了6000條評價。站在我們商家來看這是重大的損失,站在京東角度來看是維持平台公平公正。那為什麼自營可以放肆的刷單,京東不管。自營是京東首次要扶持的對象,POP店鋪一年下來不知道有多少新店鋪,死一家店鋪申請兩家店鋪,比京東都沒什麼影響。
再次我提醒商家們不要麻木的刷單,就用近2年來的流量對比,排名靠前也不一定是有多少UV,在次強調刷單隻是輔助,輔助商品有基礎的評語,輔助商品能搜索引導流量,最終還是要看數據來分析來優化,推廣,搶資源等等渠道。而不是麻木做排名,單一渠道來引流,最後一年下來賺不賺錢不說,交給京東扣點費用都夠開上好車,轉化都現在最排名的強。京東運營是看每個月的推廣費用來給矛一定的資源回報的。做了京東3年,也見識了很多。這一路下來太多太多的坑坑挖挖,想想還是難已忘記。廢話不多說了,今天分享一些這兩年來經驗和一些商家給坑過來的經驗。
首先說起自己經驗吧,2年下來,POP,自營,閃購,都玩過。剛接手店鋪時候心情是特別的興奮,因為了解京東也在朋友裏了解了很多。
一般新手上路基礎都必須要做幾個事情:1、優化標題。2、定位價格。3、詳情。過程就不多說了。經過一周時間上存產品,開始操作店鋪爆款,常規款和非常規款一些產品瓜分,查看數據和對比行業搜索排名靠前的一些屬性、價格、風格、賣點。一一統計下來做個EX。
有了這些數據就可以分析出來店鋪產品是有潛在力的和非潛在力區分。
落地實操就可以開始測款:1、刷單,2、快車,3、車圖優化,4、數據分析。通過測試結果基本知道款式區分。途中過程省略幾萬字。資源方麵,京東資源活動都是運營手裏,運營要的是商家KPI。商家在運營理念裏是有分等級,有重點培養商家,有待扶持的商家,最後才是一些小商家。活動也有區別好與壞,目前京東最好的資源就是秒殺。
在這裏特別提醒一些商家,資源不是什麼都可以報,要做好盈虧預算,特別是大促坑位都是費用買下來的,都是用錢買下來的經驗。
這1-2年京東越來越難做,搜索位占領的都是自營店鋪,POP店鋪要靠刷單上去非常吃力,也嚐試過做上去的代價,基本都是硬著頭皮做,稍微轉化低了都會掉排名難以控製。建議商家不要認為做上排名就能取得好的效果,其中一些因素不是我們力挽就能控製的。刷單隻是輔助,重要的還是店鋪基礎,隻要店鋪基礎做好,推廣也是很好的方式轉化產出盈利。
談到一些商家的經驗,有些店鋪幾年一上的都知道,在這裏我隻說個別類目哈,店鋪京東運營2年之間就換一個運營,之前跟老運營打好關係的商家包括KA 商家都知道所謂的KA商家都是為了幫運營完成業績,每個商家都會分擔一些KPI任務去做少至都是幾十萬大致上百萬,都是這樣維持運營扶持的。二年之後換了新的京東運營,以前的維持的運營商家都沒用了,都重頭來過。這次都是已血換來的經驗。
談到一些刷單經曆,15年時候朋友個單品上萬評價,一次係統升級,刪除了6000條評價。站在我們商家來看這是重大的損失,站在京東角度來看是維持平台公平公正。那為什麼自營可以放肆的刷單,京東不管。自營是京東首次要扶持的對象,POP店鋪一年下來不知道有多少新店鋪,死一家店鋪申請兩家店鋪,比京東都沒什麼影響。
再次我提醒商家們不要麻木的刷單,就用近2年來的流量對比,排名靠前也不一定是有多少UV,在次強調刷單隻是輔助,輔助商品有基礎的評語,輔助商品能搜索引導流量,最終還是要看數據來分析來優化,推廣,搶資源等等渠道。而不是麻木做排名,單一渠道來引流,最後一年下來賺不賺錢不說,交給京東扣點費用都夠開上好車,轉化都現在最排名的強。京東運營是看每個月的推廣費用來給矛一定的資源回報的。
歡迎大家加扣扣交流:2 4 3 1 3 6 0 7 6 6
更多經驗分享隨時查看 添加個人微信號:1 5321399507最後更新:2017-11-01 03: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