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952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吳卓林勇敢出櫃,吃瓜群眾卻說是因為“成龍沒給父愛”?

摘要:出生在單親家庭裏,我從來沒有覺得自己是殘缺的,因為根本不存在所謂“完整”。

10月5日,吳綺莉和成龍的女兒吳卓林在社交媒體上宣布出櫃。

她的女友Andi以英文寫道:

“我從來沒有見過像卓林這樣的人,她給了我一個機會,充分表達我腦海裏的想法。沒有批判,隻是理解。……我們有我們的路,我們麵對家人朋友和香港社會很多的歧視,我們住在這樣一個國際城市,但這麼多人思想封閉。但是,當我知道每天早上你會在我旁邊的時候,其他都不重要。我愛你。”

本來是挺美好的一件事,一些媒體卻是這樣報道的:

而新聞下麵也不出意料地有這種評論:

“祝福她!但是她成為同性戀的某一部分原因也是因為缺少父愛,心理學上是沒有必然聯係,但是存有可能性!”

“可能她對男人很失望,特別是爸爸。”

“因為成龍,她估計不可能喜歡上男人了!”

剛想說“你們這些異性戀真是想太多”,轉頭就看見拉拉群裏也有人這樣說:

“她會變彎也很自然啦,畢竟爸爸這麼渣……”

同樣身為單親家庭出身的拉拉,看見這些言論心裏真是五味雜陳。

當初向家人出櫃的時候,她們也是一臉憂心忡忡地問我:

“是不是因為我們沒有給你一個完整的家庭,才會變成這樣?”

爸爸去世之後,媽媽又有過幾次不太成功的戀愛,因此也有人這樣問我:

“你會喜歡女生,是不是因為對男人很失望?其實好男人還是很多的喔!”

剛開始我還真信了,認認真真地反思自己是不是個假拉拉。

過了很久我才反應過來,我根本沒有必要向別人辯白自己是“真的”喜歡女生,也不用費勁心力解釋我壓根不關心這個世界上的男人是什麼樣子,因為說到底,喜歡什麼樣的人是我自己的事情,任何人的猜測和質疑,都不能取代我自身的感受。

再說了,這些提問看上去沒什麼問題,其實裏麵都暗藏偏見。

想想看,如果我是個異性戀,會不會有人問:

“你是不是因為缺少父愛,所以才會喜歡男人?”

沒可能吧?

覺得單親家庭會導致孩子變成同性戀的人,其實還是覺得同性戀是不正常的——即使TA們可以說著祝福,即使TA們自己也可能是同誌,TA們還是會下意識地尋找一個同性戀者“脫離常軌”的理由。

除此之外,還存在著對單親家庭的歧視。

可能很多單親家庭出身的孩子都有這種感受:額頭上被貼了一張寫著“不完整”的標簽,不管我們內在是什麼樣子,別人第一眼看見的總是這張標簽。

我小時候比較怕生,在陌生人前不太敢說話,大人們就感慨:

“這孩子真可憐,從小就沒有父親,難怪性格這麼孤僻。”

我的一個同齡朋友也是由母親獨自撫養,和我相反,她個性非常活潑,在學校還經常因為頑皮被批評,這時大人們又說:

“這孩子父親不在了,都沒人管她。”

有時我會“陰暗”地想:可能對很多人來說,單親家庭的孩子一定得有點精神問題,不然怎麼能顯示出異性戀一夫一妻家庭的優越性呢?

寫到這裏突然覺得,在我的成長過程裏,家人也默默地背了很多鍋……

她們一直背負著壓力,仿佛要向別人證明我不比“普通家庭”的孩子更差,也不比他們更缺少愛。

大概也正因為這樣,她們才會在我出櫃後感到自責,覺得我會變成拉拉,是因為生活在不完整的家庭裏。

我一直都很想告訴她們,我從來沒有覺得自己是殘缺的,因為根本不存在所謂“完整”。

我也從來沒有覺得身為同性戀者是一種不幸。

誰能保證自己的家庭絕對幸福、永遠不會出現意外、分離和死亡?所謂完美的家庭,不過是一種想象。

單親家庭、一夫一妻的家庭、同性戀伴侶的家庭……家庭明明有各種不同的形式,硬要規定其中一種是正常的,還要小心翼翼地讓自己保持“正常”,這種生活實在太無聊了。

一直以來,媒體對吳卓林母女的報道幾乎都是負麵的。吳綺莉在新聞報道中也是一副情緒不穩定的單身媽媽形象,對女兒的態度嚴厲與溺愛交織,15年還曾爆出吳卓林因被母親家暴而先後報告學校和警方的事件。

但事後吳卓林解釋,媽媽每晚要喝兩瓶酒和吃安眠藥才能入睡,她是擔心媽媽的身體狀況,才尋求外力幹預。由此也能一窺這對母女之間的關係,並不是真的像部分媒體所渲染的一團糟。

吳卓林也並不是所謂“因缺少父愛而變叛逆”的少女,相反,她在處理家庭事件時表現出非常冷靜的態度,一邊開始獨立生活,一邊修複和母親之間的創傷。

她在出櫃後的聲明也非常得體。

她說:“我曾經對於世界和未來感到非常無助和迷惘,但慶幸身邊一直有不同的人去支持和鼓勵我。”

看不到她的勇氣與成長,隻是一個勁強調她是“不幸的私生女”,以為她的人生僅限於此的人,才應該反思自己是不是過於狹隘了。

轉載自微信公眾號TP工廠,增加部分內容

最後更新:2017-10-13 23:51:18

  上一篇:go 鹿晗關曉彤在一起,董卿有話說!
  下一篇:go 吳昕現身某活動,臉上的這個表情,暴露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