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969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諸葛亮北伐的原因、動機

公元228年春~公元234年秋,諸葛亮共進行了5次北伐,因諸葛亮病逝五丈原而告終。那麼諸葛亮為何要北伐?根據史料記載,以及近曆史學專家的論斷可以將其概括為三點。

諸葛亮北伐的原因、動機

第一:為報先帝,以完遺願(依據:出師表)

諸葛亮在《出師表》所說:“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慮,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凶,興複漢室,還於舊都”(出於《三國誌·蜀誌·諸葛亮傳》)可看出諸葛亮北伐是為了報答先帝對他的知遇之恩,完成先帝光複漢室的遺願。

第二:不攻曹魏,蜀漢必亡(依據:易中天品三國)

自從曹魏皇帝曹睿同意大臣孫資的建議,對蜀國采取

據守要塞,大力恢複魏國實力後。

諸葛亮已經意識到,如果讓曹魏有時間發展國力,那麼蜀魏兩國之間的差距將會越來越大。一旦等到曹魏國力強大,蜀國隻能坐以待斃。隻有出蜀,占領雍州、涼州,一來可以獲得秦川駿馬,組織騎兵、二來作戰之時有迂回空間,發動大規模作戰。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對於蜀國來說,山峻之險無疑是一道天然的屏障。可是這有相對性!別人攻不進來,但你也殺不出去!

用一句話來形容蜀地:“天下大亂,勝天堂、天下一統,死牢房”。

天下大亂,占據蜀地。可以發展自己的經濟,擴充自己的軍隊,意圖天下。

但是天下將要一統,那麼蜀地絕對是一個死牢房,因為你自己打不出去。而且險山峻嶺不適合大規模作戰。不能大規模作戰,別人傷不了你,你也傷不了別人。

兩軍隻有僵持,但是你的後方絕對會被活活拖死。最終結局是你無兵源、無財力、無民心隻有投降一條路可以走。   第三:北伐中原,轉移矛盾(依據:易中天品三國)

蜀國是劉備依靠荊州集團(以諸葛亮為代表,劉備入蜀帶領的文臣武將)在蜀地建立的政權。

所以在蜀國第一階級是荊州集團、第二階級是東州集團(以李嚴為代表,劉璋以前帶領的文臣武將)、第三階級才是蜀地集團(以譙周為代表,蜀地本土勢力)。

在蜀國,該執政掌權的是荊州集團(蜀漢四相全是荊州人)、受聯合拉攏的是東州集團、被排擠打壓的是蜀地集團。

由於蜀國建國之初,擁有荊州與益州,三方勢力的矛盾並不明顯。但是自從關羽大意失荊州、劉備夷陵大慘敗後,荊州集團在經曆失荊州、敗夷陵,可謂是元氣大傷,三方矛盾日漸突出。劉備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在托孤之時,除了任命諸葛亮為“正托孤大臣”還任命李嚴為“副托孤大臣”。一來可以使雙方互相監督,二來可以借機拉攏東州集團。況且李嚴也算是半個荊州集團,不與劉備定下的基本國策相衝突。

諸葛亮發動北伐,可以將蜀國的內部矛盾轉移至對曹魏的外部矛盾。一旦打下雍州、涼州,那麼荊州、東州、蜀地三大集團的矛盾會大大縮減。而且可以使蜀國有了問鼎中原的機會。

最後更新:2017-10-09 02:17:36

  上一篇:go 三國時期的八大帥哥排行榜,諸葛亮未入榜單
  下一篇:go 諸葛亮生前一計策,騙過世人兩千年,已成未解之謎,厲害得讓人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