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83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假如沒有癌痛,喬布斯是不是可以見證iphone4s的輝煌?消除癌痛!還癌症患者生命最後的尊嚴!

疼痛 癌痛 原因 治療

疼痛評估 疼痛滴定 與患者溝通

共計1713字|建議閱讀時間5分鍾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全球每天有550萬腫瘤患者忍受著癌痛的折磨。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見的症狀之一,初診癌症患者疼痛發生率約為25%;晚期患者的疼痛發生率約為60%~80%,其中1/3的患者為重度疼痛,臨床上癌痛已成為癌症患者最為恐懼的症狀之一。

很多腫瘤患者,甚至是很多名人都難逃癌痛的折磨。例如蘋果CEO喬布斯患胰腺癌,《時代》雜誌上撰文,寫到記者最後一次采訪喬布斯的情形時,就描述到了癌痛:“那是他去世前的幾個星期,當時他的癌細胞已經擴散到骨髓,身體虛弱到無法上下樓梯……他的身體因為劇烈的疼痛而蜷縮…..”

癌痛是最難承受的一種痛,目前癌痛越來越得到人們的重視,為進一步加強我國腫瘤規範化診療管理,提高癌痛規範化治療水平,提高腫瘤患者生存質量,2011年在衛計委的領導下,我國各級醫院開展了癌痛規範化治療示範病房創建活動,最終目標就是規範癌痛治療,消除癌痛,還癌症患者無痛和尊嚴。

癌痛的原因有很多,可分三類:

- 腫瘤直接引起的疼痛,約占88%。例如前列腺癌骨轉移造成的骨盆疼痛、胰腺癌內髒轉移壓迫造成的內髒絞痛或肺癌擴散侵犯神經造成的神經痛。

- 癌症治療引起的疼痛,約占11%。例如頭部放療後引起的口腔黏膜炎造成的疼痛或者化療藥物外滲,引起的注射部位局部皮膚和組織壞死而產生的疼痛。

- 腫瘤間接引起的疼痛,約占1%。例如腫瘤患者長期臥床引發褥瘡產生的疼痛。

癌痛會使患者感到極度不適,並且會引起或加重患者的焦慮、抑鬱、乏力、失眠、食欲減退等症狀,嚴重影響患者日常活動、自理能力、交往能力及整體生活質量,甚至會加速腫瘤的發展。積極地控製癌痛,不但可以緩解症狀更可延長腫瘤患者的生存期。2010年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研究顯示,通過早期積極的姑息治療(控製疼痛,減緩症狀,心理幹預等),與沒有進行姑息治療的對照組相比,患者的平均生存期延長可達3個月。因此治療癌痛不僅是治療疼痛症狀本身,更能從根本上提高患者的機體免疫力,更好地對抗腫瘤。

那麼如何進行規範的癌痛治療呢?

首先,在臨床上應當進行正確的疼痛評估。讓患者描述出疼痛的強度、疼痛的位置和疼痛的性質,這樣有助於醫務人員為患者選擇合適的治療藥物。

描述疼痛的性質的詞匯超過了數十種,例如絞痛:刀絞痛;酸痛:酸脹痛、酸麻痛 ;刺痛:針刺痛、針紮痛;電擊樣痛:過電樣痛等。讓患者選擇正確描述自己疼痛的性質,可以幫助醫務人員更好地選擇止痛藥物。例如癌症患者在四肢出現酸痛,就要考慮與腫瘤的骨轉移密切相關,需要使用非甾體抗炎藥和抗骨轉移的雙膦酸鹽類藥物進行治療;而電擊樣疼痛一般提示出現了神經痛,除使用阿片類藥物外還需加用普瑞巴林、卡馬西平等各類抗神經痛的藥物。

第二,就是注重疼痛的滴定過程。在患者開始使用阿片類藥物之後,需要根據疼痛情況逐漸增加劑量,以便最終達到安全有效的劑量。這一過程如同化學試驗中的滴定,因此稱為止痛藥的滴定。例如一例晚期肺癌骨轉移的患者,出現背部疼痛,疼痛評分為9分。一般情況下,臨床會首先給予患者5mg嗎啡速釋片(每4小時用藥一次),之後進行觀察,如果患者在用藥後疼痛評分降低為3分及以下,則可繼續目前的治療方案(5mg,每4小時用藥一次),如果用藥後疼痛有所下降,但僅降低為7分,則需加量50%~100%,即(10mg,每4小時一次)。通過1~2天的滴定過程,最終確定患者每日的用藥總量,例如24小時內患者共使用了12片5mg的嗎啡片,並且疼痛評分一直穩定在3分之下,那麼之後就可改為嗎啡緩釋片(30mg,每12小時一次)。

第三,注重與患者的溝通,了解患者“身心”痛苦。很多患者在腫瘤晚期不但經受著癌痛的折磨,更時刻飽受著心理的煎熬。因為知曉死亡的臨近,所以很多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抑鬱、焦慮、失望甚至是輕生念頭的萌生。這種情況下,需要給予患者心理安撫,讓患者說出心中的不安與擔憂,必要時進行抗抑鬱、抗焦慮藥物的治療,因為抑鬱和焦慮本身就可加重疼痛。目前國際上推崇的“整體疼痛-Total Pain”就是綜合了身心兩種因素,以整體觀對疼痛進行施治。

癌痛的規範治療需要醫生、護士、藥師,以及患者及家屬的共同合作來完成,目的就是讓患者消除疼痛,恢複自信和希望,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念。讓我們攜手為癌症患者創造一個無痛的世界。

作者 謝錚錚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 主管藥師/臨床藥師

圖片來源於網絡

最後更新:2017-10-11 13:07:38

  上一篇:go 風靡朋友圈的“鹿晗體”,應用到NBA中你會選擇誰?
  下一篇:go 鹿晗開小號帶關曉彤打遊戲,淩晨三點都不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