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96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李白為他癡,王維為他狂,他是唐詩裏活得最風流的人

新媒體管家

在唐朝,有一個人是李白的偶像。

當李白還是個毛頭小子時,他已經揚名天下,當他去揚州時,李白專門寫了一首詩送他,“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他失意時,李白寫詩贈他,“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

真的是赤裸裸的示愛。

左圖來源於「周慧珺」題, 右圖來源於「吳青霞」畫

他是誰?

就是孟浩然。

是那個寫“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的孟浩然。

畫作來源於「馮超然」

孟浩然,何許人也?

湖北襄陽人,從小讀書習劍,20歲起就隱居在鹿門山。

據說他很瘦,也帥氣,“骨貌淑清,風神散朗”,喜歡穿白衣服,還真有點仙氣,難怪詩仙李白會成為他的迷弟。

那時候,唐詩的半壁江山都可以說是孟浩然的粉絲團,有王維、李白,還有張九齡、王昌齡。

看上去本應該意氣風發,站在唐詩的高山上睥睨眾生的孟浩然,但一生卻總是在糾結,甚至創造了三個史上之最。

畫作來源於「範曾」

一、史上最尷尬的麵試,因為兩個自己

孟浩然的人生,被39歲那年的進京趕考劈成兩半。

前半生,他是住在深山,四處雲遊,看花寫詩吃飯飲酒的隱士,後半生,他卻奔波在求仕和求仕不得之間,糾結在功名和淡泊之間。

畫作來源於「鄭百重」

那一年第一次落榜的孟浩然,去好朋友王維家裏玩耍,這時,唐玄宗突然來了,不知為何,孟浩然嚇得不敢拜見,一股腦兒躲進了王維的床底。

誰料唐玄宗察覺不對,就問王維,王維隻得如實相告,唐玄宗卻說,“朕聽過他的名字,詩做得不錯,出來見見吧。”

孟浩然隻好灰頭土臉地從床底下鑽出來,委實尷尬。

但更尷尬的是,當唐玄宗命他做詩時,孟浩然居然念起了《歲暮歸南山》,裏頭有句:“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

這句話觸怒了唐玄宗,“你從沒來考試進取過,朕何來棄置人才,這不是誣告朕?”還讓他回南山。

畫作來源於「楊在興」

這場麵試堪稱史上最尷尬,或許這是因為他很糾結,在他的內心,有兩個自己:一個渴望世俗的功名,一個卻想歸隱山林。

兩個自己一直在撕扯,撕扯到他年近不惑才來考取功名,撕扯到不知應當如何麵對機會,撕扯到念不出自己最好的詩作,隻得倉皇應對,倉皇而走。

畫作來源於「李義弘」

每個人在做自己這條路上,總會經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就是像這時候的孟浩然: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越是機會當前,越是迷茫糾結。

被唐玄宗麵試的那個孟浩然,不是大詩人,也不是李白的偶像,他隻是一個和我們一樣的普通人,不知道自己要什麼的迷茫人。

迷茫的人不可恥,可恥的是你不往前走,因為路總是越走越清晰。

畫作來源於「蔡立群」

二、史上最無理的拒絕,因為結束掙紮

考試失敗的孟浩然,走到山水之間,繼續遊曆,去追問,去尋找。

看上去似乎沒什麼兩樣,但在某些時候,那份憂愁難以排解。

有一天黃昏,他的小船剛好駛到建德江,那時煙霧蒙矓,江水悠悠,站在江邊的他突然想起了那些意氣風發進長安的日子,想起了遙遠的家鄉。

於是,一首千古名篇《宿建德江》誕生了: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唯有一個“愁”字,一個“新”字,其他都在描畫風景如何美,這就是孟浩然,誰也無從得知他內心有多少糾結掙紮,因為他不說。

他把所有的思緒,都化作風清月明的詩句。

是啊,真正的煩惱哪有那麼容易說出口?

能說出來的,都不足以煩惱。

畫作來源於「方濟眾」

後來,他又做了一件大事。

襄州刺史韓朝宗很欣賞他,便說想請他一起赴京,到時向朝廷舉薦他。

可是等到那天,有朋友來找孟浩然,他們便去喝酒吃飯了,孟浩然一不小心就喝高了,這時有人提醒他別忘了和韓朝宗的約定。

誰知道孟浩然大手一揮,“喝都喝了,我現在全身都很痛快,哪有空管其他事情啊。”

這一聲拒絕,真的是拒得無理,又拒得坦蕩蕩,此事一傳出,再也無人想舉薦他了。

畫作來源於「王西京」

也許這才是孟浩然的真正目的,到了年近半百的時候,他終於看清自己的路:自己想要的和合適的自己,終究是兩條不同的路。

孟浩然結束了大半生的掙紮,也許自己生性就不適合官場,何必強求?“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的生活,才是我的理想歸宿。

這就是做自己的第二個階段:總要活到某個時候才會頓悟,之前的擰巴都是因為在強求不屬於自己的東西。

也許你還不知道自己要什麼,但不適合自己的一定不能要,人都是越活越開。

畫作來源於「徐樂樂」

畫作來源於「王西京」

三、史上最任性的死法,隻為活在當下

幾年後,朋友王昌齡被貶嶺南,順路來看孟浩然。

他可高興了,又擔心朋友被貶後吃不到好東西,立馬備上大魚大肉,其中有一道正是襄陽人待客必備的漢江查頭鯿,鮮美之極。

可是,那會兒孟浩然背上長了毒瘡,醫生叫他要忌口,不可吃生鮮,但孟浩然這個人,一開心哪還想這些,隻管大口吃魚大口喝酒。

結果王昌齡走了沒多久,他就舊疾複發,離開人世。

畫作來源於「盧禹舜」

誰也未曾料到,孟浩然會為任性付出生命的代價,真是一枚大吃貨。

或許到了晚年,他已經走到做自己的第三個階段:隻為活在當下,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想要的、不想要的、合適的、不合適的……都不再糾結,而是從容地安於當下,他從歸隱,走到了歸心。

回顧孟浩然這一生,總有些許唏噓,他任性過,瀟灑過,糾結過,掙紮過。

他是渴望功名利祿,聞名於世的,可是他又放不下自己的清高,隻能在出世與入世間掙紮。

從唐朝開始,長安的大雁塔塔壁都會刻下每一任新科進士的姓名,但千百年過去了,有多少人還記得那些曾經光榮的名字?

我們隻記得“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的惜春之殤,隻記得“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的淡淡鄉愁,隻記得“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的胸懷大誌……

真正被銘記的是詩與詩人。

畫作來源於「顏梅華」

生命的價值,從不能隻以目前為尺度。

孟浩然的平凡與偉大,是他糾結了一生,卻留下了雋永的詩歌,榮耀了千年。

生活中遭遇的尷尬與遺憾,不過都是皮囊之苦。

孟浩然的一生,讓我們懂得,雖然你終究有過不去的坎,但你依然可以任性一點,可以愛山川河流,喜風和日麗。

物道精致生活,每晚7點,用文字訴說美好生活方式,為你搜羅全世界匠心好物。跟著物道,把日子過成詩。

說叨

一個讀書人的集中地

最後更新:2017-10-08 16:10:15

  上一篇:go 林心如女兒“小海豚”和baby兒子“小海綿”誰更可愛呢?霍建華黃曉明都愛不釋手
  下一篇:go 神級高級黑 張柏芝媽媽開網約車 稱想減輕柏芝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