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中國首條第6代柔性AMOLED線實現量產,京東方重塑柔性顯示市場新格局
在5月成功點亮第一片柔性AMOLED高分辨率顯示屏後,10月26日,BOE(京東方)又宣布,中國首條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BOE(京東方)成都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提前量產,並向華為、OPPO等十餘家終端企業交付了AMOLED柔性顯示屏產品。
無論是對京東方還是對萬眾期待的中國AMOLED產業而言,這都是一條繼往開來的產線,它的投產,具有裏程碑意義。京東方高級副總裁張宇向《中國電子報》記者表示,京東方成都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的量產不僅開啟了中國柔性顯示的“新時代”,還對加速全球柔性顯示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柔性AMOLED仍處於市場培育初期,中國企業能為全球半導體顯示產業的躍升做出更大的貢獻。
群智谘詢副總經理李亞琴也指出,京東方柔性AMOLED產品的問世將有望打破韓國壟斷柔性AMOLED的局麵,重塑柔性顯示麵板供應格局。根據群智谘詢(Sigmaintell)的預測,2020年京東方有望成為全球第二大柔性AMOLED麵板生產商。
第6代線量產打響中國第一槍
BOE(京東方)成都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總投資465億元人民幣,設計產能為每月4.8萬片玻璃基板(玻璃基板尺寸為1850mm×1500mm),定位於移動終端產品及新型可穿戴智能設備等領域。該生產線於2015年5月開工建設,2016年7月主體廠房封頂,2017年5月正式點亮,2017年10月正式量產並交付,前後不到兩年半的時間。
據了解,京東方成都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應用全球最先進的蒸鍍工藝,將玻璃基板切為二分之一進行蒸鍍,技術難度高,是中國首條采用該工藝的AMOLED生產線。張宇非常自信地說:“目前,成都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良率要高於國際同業產線初始量產的水平。”
為了能夠實現全柔性,京東方將原來的非晶矽(a-Si)玻璃基板改為低溫多晶矽(LTPS)塑膠基板,不僅電子遷移率高100倍以上,具有相當好的信號驅動與係統集成能力,還提升了屏幕的分辨率,讓小尺寸產品也能實現超高清分辨率。同時,成都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還采用柔性封裝技術,實現了顯示屏幕彎曲和折疊。
IHS資深研究總監謝勤益表示,京東方量產的QHD分辨率柔性AMOLED屏幕,已經接近三星S8和蘋果iPhone X的屏幕規格,直接鎖定高端手機市場,采用京東方產品的手機品牌也是這個戰略,十分契合市場的需求。
目前,全球雖然有一些剛性AMOLED顯示屏實現量產,甚至已經出貨,但是全柔性AMOLED屈指可數,不是4.5代線,就是5.5代線,供應量十分有限。京東方成都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的量產將逐漸改變這種被動局麵。它打響了中國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量產的第一槍。在此次量產及客戶交付活動上,京東方向華為、OPPO、vivo、小米、中興、努比亞等十餘家客戶交付了AMOLED柔性顯示屏,另有多家智能終端企業慕名而來,因為柔性AMOLED顯示屏為整機終端的創新提供了更多可能。
持續創新開出柔性之花
為何一條全新的柔性AMOLED產線能有如此速度?張宇脫口而出的是“京東方對技術創新的持續注重”。技術是半導體顯示企業的生命線,“技術行,不一定贏;技術不行,一定輸”。“京東方從創立之初就鼓勵‘讓創新成為一種習慣’,多年來持續不斷投入技術研發,堅持做好技術、工藝、產品、質量。從京東方建成的中國大陸第一條第5代TFT-LCD生產線、第一條第6代TFT-LCD生產線、第一條第8.5代TFT-LCD生產線、第一條全球最高世代線——合肥第10.5代TFT-LCD生產線到今天的第一條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所有這些後麵都是技術創新作保障。”
據記者了解,京東方從2001年開始研究OLED,從未停止過研發,而成都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就是京東方長期技術累積的階段性成果。
“柔性AMOLED作為一項新技術,不是想做很快就能做出來的,它確實需要一步一步的積累。” 張宇表示,“實驗室成功了,我們搭建了實驗線,實驗線做成了,我們再做正式生產線,從剛性到柔性,從5.5代到6代,不以大規模生產為目標不斷錘煉,就永遠不知道會遇到什麼問題,更不知道如何解決問題。但是,遇到並解決這些意想不到的問題之後,就是技術實力的一次又一次提升。”
和當年中國大陸發展LCD產業不一樣的是,當時LCD技術相對成熟,而中國發展AMOLED特別是柔性AMOLED時,技術並不完全成熟,且AMOLED材料、設備、工藝等都處於產業成長期,需要靠自己的實力解決。這意味著我們的相關技術要求,要與材料和設備廠商進行充分溝通,拿到設備和材料之後還要進行不斷的測試和驗證。例如,京東方蒸鍍工藝的蒸發源,是京東方根據自己的需要向廠商提出技術要求,不斷研究修正才成功的。
半導體顯示行業是技術密集型、資金密集型、人才密集型行業,成都第6代線的快速建成、投產,並迅速進入量產的背後,是京東方集團的體係性支撐。“這套體係包括市場企劃、技術企劃、人員籌備、資金調動、組織管理、供應鏈規劃等等,這些都同步進行,相互配合。隻有這樣,當工廠投產之後,工廠才能順利運營起來。”張宇告訴記者。
終端變革有望成就柔型顯示
除成都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外,BOE(京東方)還於2016年12月在四川綿陽投建一條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計劃產能為每月4.8萬片玻璃基板,預計2019年實現量產。據悉,在2015年之前,在和已有手機客戶的不斷溝通中,京東方就發現了終端產業對柔性AMOLED顯示屏的渴求。
現在移動終端的體驗升級達到了一個峰值,消費者進入了一個消費疲勞期,移動終端已經發展到了一個瓶頸階段。而柔性顯示產品有可能為終端帶來新的生機,現在不少企業已經根據柔型顯示產品開發柱形的手機,屏幕卷起來就像一支筆,屏幕展開就是智能終端,為企業和消費者帶來更大的想象空間。
在前不久舉行的天津OLED高峰論壇上,負責OLED的京東方副總裁劉曉東認為,柔性AMOLED的優勢除了省電、高對比度、高色域度、高刷新率、更輕薄等優勢之外,還有就是可變形——可彎曲、可折疊、可卷曲等,非常適合立體化、多元化的物聯網場景需求。
不久前,市調機構IHS Markit將2017年AMOLED智能手機顯示麵板出貨量預測,從原來的5.13億片下調至4.45億片,下調13%,但其中,IHS將2017年柔性AMOLED麵板出貨量預測上調了5%,剛性AMOLED麵板出貨預測則減少了20%。
柔性AMOLED的發展速度比預期的快,終端廠商都在搶占下一波終端浪潮,在折疊屏還未麵市的情況下,中興已經迫不及待地發布了雙屏折疊手機AXON M。張宇認為,隨著柔性顯示技術的突破和產品的演進,手機、平板和筆記本電腦完全有可能實現三合一。而根據2017年前三季度市場數據,京東方智能手機液晶顯示屏、平板電腦顯示屏、筆記本電腦顯示屏出貨量均位列全球第一。京東方已經擁有大量的客戶群,這為京東方柔性AMOLED奠定了市場化基礎。
張宇認為,現階段,柔性顯示市場還處於高速的上升期,還未進入產業的平穩期,需要麵板廠商共同培育。京東方柔性AMOLED將遵循“以手機為主,同時兼顧其他應用領域”的發展思路。目前,京東方柔性AMOLED市場重心落在智能手機的中高端市場,未來重點突破可折疊產品,並拓展其他互聯網領域的廣泛應用。
(《中國電子報》版權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最後更新:2017-10-26 19:1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