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276 返回首页    go 阿里云 go 技术社区[云栖]


支付宝转账收费?出来混的是要还得,该还得迟早要来

2016年1月15日傍晚,微信发布信息,3月1日起,从微信零钱体现到银行卡,将收取用户0.1%的手续费,每位用户将享受1000元的免费额度。

微信方面声称称:“基于微信支付的每一笔交易,只要从银行卡扣款,事实上不论金额大小,银行都要向微信收取手续费。这些成本一直都由微信自己承担,随着用户量和交易量逐步升高,成本压力也越来越大。此次策略调整也是希望能补贴一部分巨额成本。”

2016年8月31日滴滴正式调价

去年年底滴滴打车,起步10元,每公里1.3元。现在,起步费3公里内12元,每公里1.5元。不同距离从远到近实行3、4、6、8折的收费折扣。滴滴的回应:"为了实现成本的合理分摊,鼓励用户共享出行,这将有助于共享出行行业健康发展。"滴滴背着我们没少偷偷涨价!

遥想去年5月滴滴还叫快的的时候,当时的计价标准是1.5元/公里+0.25元/分钟,且不设起步价;转眼到了9月,标准提高到1.5元/公里+0.35元/分钟,同时规定超过12公里的路程每公里收费1.8元;2016年7月,计价标准提高到1.8元/公里+0.5元/分钟,最低消费10元。

8月1日,滴滴出行宣布将与优步中国合并以后,价格更是高涨。乘车人的优惠券力度小了不说,司机每天接满22单的补贴也从年初的100元,变成后来补贴80元,再变成合并后的60元。

滴滴董事长程维配图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优惠不会终止,红包补贴还将长期存在。”是长期存在,但是是以长期以1块钱、9.5折的方式存在。。。。。。

其实滴滴大部分用户群体和小编相似,或是学生、或是小白领,我们都更追求于低价,也就是所谓的“价格敏感型用户”。讲真的,我们可能也不怎么在乎环保不环保,共享不共享,其实我们在意的就是便宜不便宜而已。

这也是为什么滴滴每一次涨价都牵动我们的神经。虽然现实残酷,但这一切都是意料之中,滴滴优步合并,网约车合法化,无不都意味着滴滴价格的上涨。

2016年8月1日,滴滴出行宣布与优步全球达成战略协议,将收购优步中国的全部资产。8月2日,交易双方履行股权变更登记手续,完成交割。8月31号滴滴正式调价。我们得重新拾起已经落灰的公交卡了。事实上滴滴价格的不断上调,正在迫使已经养成使用打车软件的使用习惯的年轻人迫忍痛割爱,重新选择公共交通工具。

2016年9月12日支付宝提现收费政策公布

大家是否还记得微信公布提现收费后,支付宝发的那条微博么?

出来混的总是要还得,该还得迟早要来...就在今天下午,支付宝也正式宣布提现收费了!

大家有没有一种,说好一起到白头,结果你却偷偷焗了油的心酸...

记得早在2003年之前,国内只要一提到购物,几乎都是易趣,但是那时淘宝的身影已经开始显现了。

易趣占据了接近99%的份额,并且垄断了当时的国内四大门户的广告,这些广告都是有排他协议的,或者直说的话,这些门户不能再接淘宝这种的易趣同行的广告。

记得那个年代,马云每年喊着投入几亿,淘宝免费三年。而后免费三年到期后,再免费三年……

借助免费来圈地,不仅仅网站如此,杀毒软件也如此,现在连手机也硬件赔钱来圈地了,把用户圈住才是真正的王道,谁控制了用户,谁就主宰了现在和未来的收入。看到“主宰”这两个字没?

到现在回头一看,免费的代价其实真的不低,淘宝上基本没有免费开店这个说法,想有买卖,总得弄个旺铺吧,现在天猫借助淘宝集市人气的流量崛起,越来越多的中小卖家进入了寒冬,真正赚钱的,已经是极少数的那部分了。就如同很多媒体都在不断的吆喝大学生创业,但是国内哪有欧美那种车库创业就能红遍天下的创业环境?

你创新了下,速度被巨头们抄走然后你就咯屁吹风了。还不懂中国社会的特色就创业,成功者少之又少,都烧成了灰烬了。不是不让你创业,起码你得有一定的资源,不然只会成为学校和媒体和一些部门的政绩牺牲品,他们作秀,可真就苦了你。

商业就是商业,遵循商业道德的,免费又何妨,但是流氓地痞也会借助大家爱免费的心态来坑你,你接过免费中奖电话么?你知道多少人被这个坑骗?

不是说淘宝和支付宝他们在骗谁,只是,这是他们商业上的策略,他们老谋深算,很有打法。为了从对手中抢市场赶走灭绝他们,敢狠心投入十几亿一直搞N年免费。

支付宝在电脑上的转账先用额度来约束你,进而让你用支付宝钱包来免费无额度的限制,等有天大家全用上支付宝钱包,那么收费就自然而然。

这些事,没有谁对谁错,就是纯商业行为,只有谁厚道不厚道。理解他们的做法,甚至很佩服纯商人的魄力,但是不知为何,还是不喜欢这种猪要养肥了再杀的感觉。

国内的电商都在赔钱,都在互相打仗,但是国外的Amazon依然保持非常高的毛利率,甚至送货上门都需要额外加上10美元20美元。

感觉,这种是健康的商业氛围,让有付出的人得到应有的回报,而不是借助免费的名义,圈了再宰。

几年前,看过一个说法,说有些地方的招商引资就如同扑克牌中的“JQK”:先把你各种免费免税政策“J”(勾)进去,再把你“Q”(捆绑)住,最后把你“K”掉。就这么回事。

翻译过来就是:猪养肥了该宰了。

我们一直以来为之兴奋的各种优惠政策逐步消失,网上出现种种讨伐声音,甚至是叫骂声反对运营商这样的行为。

但是让我们静下来仔细思考,诸如各种各样基于所谓互联网思维的免费模式,各种超低成本的运作模式,一时之间铺天盖地。各大平台释放红利,相互厮杀的带来的好处终于以独霸天下或平分秋色的方式告一段落,终于我们被养肥了,是时候收割了,理由就是综合运营成本。

最后更新:2017-10-08 01:52:35

  上一篇:go 支付宝、微信的“双限制”,马云留有后手
  下一篇:go 支付宝提现开始收费,这里有对付马云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