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點Dmall逆襲:京東和阿裏之外,新零售悄然冒出第三極
隨著新零售概念提出,傳統零售和電商平台從對立競爭,逐漸變成相互融合。如今,2017年過了三分之二,京東和阿裏相繼加速布局新零售的同時,多點Dmall通過模式創新、科技升級,正在成為悄然逆襲的第三極。
新零售電商巨頭雲集 風起雲湧
據悉,9月26日,阿裏宣布5億入股新華都,雙方將實現資源互補,共享各自供應鏈優勢,在零售業務轉型升級方麵開展業務合作。同日,阿裏還宣布增持旗下菜鳥網絡的股權至51%,並預計未來5年將持續投入1000億元建設全球物流網絡。而本次一天之內兩大決策,足以證明阿裏正在加速落地新零售戰略。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阿裏巴巴第一次布局新零售行業了。2016年,阿裏入股銀泰百貨、蘇寧雲商、盒馬,又以21.5億元購入三江購物32%的股份。
除了阿裏,京東在新零售領域也頻頻加碼。投資永輝、與沃爾瑪深度合作、並購1號店、豐富服務品類,京東的一係列舉措從多個維度完善新零售布局。而亞馬遜則推出實體零售店AmazonGo,預計未來將陸續開啟2000家實體雜貨店。此外,華潤、新美大、亞馬遜、飛牛網、國美等也紛紛加入新零售行業的大軍中。
在風起雲湧的新零售行業,一直被很多人忽略的多點Dmall,卻正在成為新零售的一支新興力量。
據易觀千帆發布的8月零售O2O APP排行榜,多點Dmall以月活408.64萬位居第一,是第二名京東到家的兩倍多。而在整個移動購物領域,多點Dmall月度活躍用戶排名第21,在零售O2O領域則是保持絕對領先的地位。
從“跑腿”到穩紮穩打
在電商大頭已定的時代,新起之秀想要安身立命,並不容易。多點Dmall究竟有何獨特之處,能夠成為新零售業的第三極。
“成功路上多崎嶇”,多點Dmall的發展也並非一帆風順。2015年4月,多點Dmall “初出茅廬”拿著高達1億美元的天使輪投資,不僅創下創業融資的天價數額,而且引發了業內的極大關注。然而發展初期瘋狂“燒錢”獲客帶來的成本壓力和“跑腿代購”的服務模式,讓多點Dmall明白,這條路是走不通的。
隨後,多點Dmall調整策略,確立了綁定線下商超、穩紮穩打的模式。在北京、上海、天津、杭州四個城市,點Dmall與當地大型商超物美達實現深度結合,為顧客提供了高品質、低價格、2小時送達的優質服務。2017年3月,多點Dmall在兩周年慶上明確戰略,鎖定“多點+X”經營模式,並宣布將與物美在華東地區實現深度一體化。
從服務形態來看,很多人也許認為多點Dmall隻是簡單的 “跑腿”模式,實則不然。與京東到家的模式不同,多點Dmall和商超實現係統級打通,除了給商超提供新增的線上流量之外,還通過自由購、秒付等支付功能將線下流量轉化到線上,以會員需求為中心,打造線上線下聯動的先進會員運營模式。
多點Dmall先後推出了秒付和自由購, 500元以下可以實現免密支付,用戶結賬時隻需搖一搖,出示二掃碼就可以完成付款並獲得積分。它還增設了“信用體係”,即在多點APP上享有高信用的顧客可以在商超中掃碼購物、支付後,直接將商品帶出超市。這樣的創新顛覆了傳統購物體驗,實現任何方式、任何時候“自由購物”,還宣告著,商超改革的下一個時代——無人超市的到來。
如何幫助傳統零售商是變革關鍵
有評論指出,多點Dmall的這種模式其實也可以被視為是互聯網在新零售發展上的新思路。
2017年8月,多點Dmall牽手新華百貨合作,采取Dmall lite的合作模式,在甘肅、寧夏、內蒙、青海、山西 5 省超過 150 家的新華百貨線下門店,上線了秒付、自由購盒會員業務該業務,品類涵蓋商超、百貨、電器等多種業態。不到兩個月,多點Dmall編完成了新百旗下實體會員卡向多點電子會員高達 200 萬的轉化量,轉化率超過 50%,成績喜人。
更重要的是,它彌補了“多點+X”戰略的不足,加速商超與多點的快速融合,實現對傳統商超的快速升級改造。
目前,多點Dmall背後擁有200多人的技術團隊,高級研發、係統架構、前後端產品都匯集了不少互聯網行業的高端人才……經過兩年的發展,多點已經開發出了 100 多個大大小小的係統,並逐步形成了一套適合多點自身特點的技術體係。
一位多點Dmall內部人士曾經這樣表示:“多點目前已經具備了從技術、會員、支付、門店管理等方麵為線下商超賦能的能力,幫助傳統商超從線上到線下真正實現一體化的打通,進行新零售轉型。”
“新零售”意在線上與線下尋求合作,如何在攻占市場的同時又能盈利,這尚且需要摸索。當網絡巨頭們選擇“輕模式”前行時,多點Dmall正在打開新零售行業的新思路:如何更多地幫到商超,就能獲得更多支持,就能夠獲得更多的用戶滿意度。
最後更新:2017-10-08 07:5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