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848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巴菲特看好道指百年百萬點!可能嗎?他要表達什麼?有何啟示?

最近,巴菲特有話說,歲數不小的他表達了對美國未來國運的進一步看好,他說,“自托馬斯-傑斐遜寫下《獨立宣言》以來,已經過去了241年。做空美國一直是一個失敗者的遊戲。我向你們預言,這將繼續是個失敗者的遊戲。”。看看,神馬叫三個自信,巴菲特這個就是。

接著,他做出預測,未來百年內,道瓊斯工業指數上百萬點,謔,聽著嚇人,很多新聞也突出這個標題,畢竟,一個國家指數整出百萬點,感覺有些不可思議,這可能嗎?

好吧,我也放個話,我說我覺得百年內道瓊斯工業指數可以上2000萬點,你會什麼反應?是不是覺得我瘋了?

那麼再提一個問題,你覺得年化收益率7%如何?恐怕不少人還瞧不上吧?這隨便一個P2P項目都8%起啊。可是,如果以現在2.23萬點起,未來百年道瓊斯工業指數的平均年化收益率可以保持在7%,那麼百年後,道瓊斯工業指數就能突破1900萬點,再努力些,就可以破2000萬點哦。

是的,回頭看,是不是巴菲特的預測挺正常了,是的,巴菲特的預測下,如果達成,年化收益率其實是個很餘額寶的水平,不到3.9%。所以,看起來巴老是謹慎的了,但是這種謹慎也有道理,畢竟,從曆史比教學角度看,如果把美國看作一個帝國,其在全球居於霸主地位也很長時間了,建國也兩百多年了。如果,這個國家未來發展出現不慎,甚至亂局,那麼是不是可能步入曆史上帝國那種崩盤式的衰落呢?如果是這樣,年化收益率別說3.9%,考慮通脹因素,恐怕可能負值啊。

所以,巴菲特想表達的根本意思還是對美國國運的判斷,即,美國作為一個體量已經如此龐大的國家,經濟增速和發展很難再出現那種突飛勐進的速度。但是,它也不會發生崩潰式,萬劫不複的衰落。

有人常說,投資就是投“國運”,這是有道理的,我也是信服的,要不我為啥倒騰ETF,向大家介紹全球投資的一些工具。原因就是這個世界的發展是運動的,經濟有周期,政治有周期,技術有周期,國家的發展自然也有周期,表現就是所謂的“國運”了,而其彼此又常常相互關聯。比如,全球經濟放緩,新技術導致頁岩油、新能源等不斷成熟,結果石油價格暴跌,然後一票兒國家國運就衰落,若問這衰可以有多深,看看委內瑞拉就知道。

巴菲特的投資過程,也緊跟美國國運,所以,為啥美國金融大師、投資大師好像名字特別多,特別紮眼,就跟美國國運有關,國家牛,財富多,投資大師自然多。你要再往前算,那是歐洲稱雄的年代,啥羅斯柴爾德家族、巴林銀行,甚至東印度公司之類那就是另一段曆史了。而如今,中國也一樣有著更多投資傳奇的故事,也是中國近30多年的向上趨勢,給了投資者向上的空間。

所以,看到有人對巴菲特的能力不以為然說,這不是巴菲特水平,是因為他遇上了美國國運強之類言論,就覺得這種觀點莫名其妙。這不廢話嗎?如今很多人投資阿裏、騰訊等科技公司賺錢,靠的是啥,不就是緊跟科技趨勢,順勢而為的結果嗎?明晰當前經濟趨勢,選擇合適的“賽道”,這正是能力的體現。

當然,對於所謂的“國運”,也不能玄學化,有句話說的好,“命,弱者的借口;運,強者的謙辭”,所謂的“國運”不是坐地上等來的,沒有審時度勢的主觀能動性,就是全球經濟周期變化,也輪不到你。如果沒有改革開放,當年全球產業再怎麼轉移,也轉不到中國這裏來。為什麼最近一輪製造業轉移,東南亞承接較多,僅僅因為勞動力便宜?那為啥不去非洲?

所以,換個角度看,在我們選擇投資目標的時候,也要把握趨勢,更客觀的去評估一個經濟主體的“國運”,即它處於全球產業周期的什麼位置?它的基本麵如何?當然,這其中要素很多,但是我想一些基本原則是可以參考的,比如:

基本的GDP之類的經濟增長趨勢,這個不用多說了,但是需要注意這是個相對概念,不要看絕對數字,比如發達成熟經濟體,可能GDP增長率到3%就很牛了。

政局是否穩定,現在去敘利亞、津巴布韋投資顯然早了吧。

經濟市場化程度如何,市場經濟具體操作各國可以有不同,成為“XX特色的市場經濟”,但是起碼市場競爭、生產要素流動要是相對自由的。印度為啥發展很多麻煩?一大原因就是其很多落後的(比如一些邦百人以上企業解聘員工要向政府申請)製度束縛了生產要素的流動和效率。

開放程度如何,特別對外資是怎樣的態度,在二級市場尤其如此,限製太多,你就是想投資也沒門路啊。

產業多樣化程度,產業多樣化的經濟體抵禦經濟周期變化的能力更強。當然,當一個國家產業單一的時候,如果你對該產業與當經濟周期的關聯關係很清楚,那麼時機處理得當,回報會更加豐厚。

對於新興市場國家,製造業快速發展,這一定是加分項。

匯率趨勢,特別對於處於外匯管製的經濟體,要注意其官方匯率和民間(黑市)的差距,差的越多,未來風險越大。

外匯儲備,對於外匯管製國家,特別在官方匯率和民間匯率差距很大的情況下,這個數據尤其重要,當外匯儲備不斷流失無力支撐的時候,大部分國家都會不得放棄管製,引發匯率暴跌。

對於困境國家,民眾期待改變,可能孕育機會,這個時候關注改革派的新勢力是否開始崛起。特別大選中改革派勢力上台,起碼會來一輪“改革行情”,印度、阿根廷是典型案例。

所以,回到巴菲特的觀點,美國今後“國運”如何,我覺得如果我們生活在太平洋某個島國,可能評價會更客觀些。但是作為中國人,處於一些眾所周知的原因,判斷這個問題,往往就帶上些微妙心態。在我看來,在新的全球產業發展周期來看,美國本身處於不錯的位置,以大家看好的什麼大數據、人工智能、新能源之類,美國都處於很好的先發位置。而其商業環境、資本積累、創新能力,以及對全球資源和人才依然不減的吸引力,都足以給這個國家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以足夠的推動力。所以,在未來的投資組合中,保持相當的美國這樣的發達國家和成熟市場的倉位,依然是明智的選擇。

雖然,全球化的發現投資機會是一種擴展你投資空間的投資思維,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你要不斷的在不同市場切換,也無需一下子多個市場下注,這太折騰,而且成本太高。索羅斯全球四處“捕獵”,巴菲特聚焦美國,各有各的玩法,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還是要選好主賽道,以配置的思路去平衡成本和風險,而這方麵,其實,作為中國投資者,我們有著更好的平台。

我一直認為,作為當代的中國投資者是幸運的,我們正處於中國國力不斷增長的階段,而且未來,盡管我也認為發展到這個階段,要過很多坎,但是環顧全球,中國依然是機會多多的市場。盡管我們常常抱怨中國股市如何如何,但是,它依然是一個在不斷完善,關鍵是充滿活力的市場,隻是你需要根據這個市場的特點采取合適的策略,很多時候要保持耐心,在中國股市虧的一塌煳塗的原因,很多時候不是中國股市多爛,而是你的打開方式不對。

而同時,如今便捷的技術手段和投資工具,可以讓我們進行全球市場的布局。當然,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這其中的門檻時高時低,但是起碼趨勢上,你有了更多選擇的可能。你可以依托中國市場,同時方便的投資美國股市,再以美國股市上的各國ADR、跨國跨品種的ETF進行全球投資的布局。對於今天的投資者來說,這,真的是很不錯的時代,你不但可以如巴菲特一樣去更大範圍判斷和選擇看好的國家,更重要的是,你終於可以在品評全球大勢的同時,去投資其中的機會。

於是,我們終於從全球“鍵盤俠”變成了全球“投資者”!

最後更新:2017-10-08 17:42:51

  上一篇:go 盤點打破了吉尼斯記錄的十大明星,成龍第二,劉德華第七
  下一篇:go 巴菲特看好道指百年100萬點!這可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