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997 返回首页    go 阿里云 go 技术社区[云栖]


马云说,如果只考虑赚钱,那阿里就是一家没志气的公司!

综 | 腾讯科技、IT大佬

马云在云栖大会主论坛上宣布了一件大事,一件可能改变整个世界的大事。

今天阿里巴巴云栖大会正式召开。

在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表示以前阿里巴巴是一家被认为技术最差的公司,马云也坦承自己不懂技术,但是阿里巴巴是尊重技术的。马云表示,在这18年来,阿里巴巴从来没有停止在技术的投入。马云笑称,王坚曾表示阿里巴巴商业力量是如此强大以至于人们忽略了阿里巴巴的技术力量,“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马云表示,最开始阿里巴巴不成立研发院,因为很多公司都研而不发:“我们要做研究院,就要做一个阿里巴巴自己的研究院。”在马云看来,在最开始的十年,阿里巴巴考虑最多的是活下去,考虑盈利,所以那时候阿里巴巴不提研究院,而在十年之后,阿里巴巴要有自己的思考。

至于说到刚成立的达摩院,马云表示很多名字刚开始很奇怪,叫着叫着这个名字就习惯了:“阿里巴巴现在18岁了,我们拥有全世界可能是最宝贵的资源。今天的阿里,不是一家普通的商业公司,阿里拥有这么多的资源,是社会和时代给我们的,所以我们必须为社会和时代做些什么,才能去回报这些资源。如果阿里巴巴只考虑赚钱,那阿里巴巴就是一家没有志气的公司。”

谈到达摩院的未来和研究方向时,马云表示:“我们应该是解决问题,同时创造价值,创造快乐。现在21世纪,你想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就要解决伟大的问题。中国人要走自己的路出来,今天中国可以打造世界一流,达摩院必须要超越IBM,超越英特,成为伟大的研究院。”

马云表示,阿里巴巴要走102年,非常艰难,但达摩院会比阿里巴巴更长:“我们要把阿里巴巴的智慧留下来,达摩院活得必须比阿里巴巴更长。”在马云看来,达摩院未来至少会为全世界超过20亿的消费者进行服务,并且解决1亿的就业机会和一千万家企业的盈利的问题。第三,达摩院必须去解决未来的问题,解决人类的大问题。

谈到达摩院的投入时,马云表示研究院必须解决盈利的问题,研究院要学会自营自立:“达摩院必须要通过技术赚钱,但是在初期阿里巴巴要给钱,要有很多投入。”马云表示达摩院要独立于阿里巴巴之外。

附马云演讲全文:

阿里巴巴,BAT在中国互联网界,被认为是技术实力最弱的一家公司。阿里巴巴、马云不懂技术,确实不懂技术,我承认不懂技术并不丢人,不懂技术装懂技术很丢人。我不懂技术,但我们尊重技术,我们信仰技术。

在阿里巴巴内部,18年来,不允许同事吹两个牛。一是不能吹牛说自己技术很强大,二是不能吹牛说自己技术做得很好。这两样东西,吹牛有麻烦。

但是,18年来,阿里巴巴对技术的投入超过了大家的想象,我们从来没有一天停下来对技术的投入和发展。

阿里巴巴技术其实很强大,但是由于我们的商业做得太好了,所以别人认知了我们的商业,我自己也这么认为。

没有阿里背后强大的技术,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商业,没有商业的方向,技术也不能持久。阿里巴巴如果没有强大的技术,双十一根本不可思议。没有强大的技术,不可能在短短的15年发展过程中,交易额超过了沃尔玛50多年。没有强大的技术,不可能每秒钟12万笔交易。

研究院要解决社会问题

前十年,不允许公司内部人说成立研究院或研发部门。绝大部分公司研而不发。不要跟我说,微软研究院多好,某某公司研究院多好。我说,是的,很好,如果觉得好,你去那儿。我们今天做不到这个事儿,有一天我们要做,要做一个跟微软不一样,跟贝尔实验室不一样,跟英特尔研究院不一样,必须做一个最适合这个世纪的研究院,做一个阿里巴巴自己想清楚未来发展的研究院。

前十年,对阿里巴巴来讲,实在太为艰难。我们每天考虑的是生存,必须活下来,没有资金做研究院。必须要好的产品,好的服务,有了盈利,才能往前走。

哲学问题,没有技术哪来的盈利。你说的对,但我们必须活下来。在前面十年,阿里巴巴内部不能提所谓的研究院这个思考。但是,阿里巴巴跨过十年以后,我们认为,必须要有思考。经过了很多年的思考,我们决定,成立了阿里巴巴的研究院,取名达摩院。

两个礼拜之前在美国,有同事给我打电话:马总,我们麻烦大了。阿里巴巴研究院这个名字已经有了,叫研究院,社科院都有很多。我说干嘛一定要做研究院这样的说法,创造一个自己的名字。我觉得达摩院很好,就叫DAMO。叫着叫着会习惯,雅虎刚出来很奇怪,叫着叫着也挺好。Google也是。英特尔我到现在都不明白这个名字什么意思,叫着叫着就习惯了。达摩叫着叫着就有感情,就能代表一种东西。

今天的阿里,不是一家普通的商业公司,在公司内部,我花最多的时间跟大家探讨的是,阿里拥有这么多的资源,是谁给我们的?社会给我们的,时代给我们的,我们要为社会、为时代、为世界去做一些事情。担当责任,才对得起这些资源,如果阿里巴巴所有的资源只是想赚钱、只是想利润,阿里巴巴是一家没有出息的公司。阿里巴巴必须用自己的资源、技术、能力和人才,对世界未来有担当。

18年过去了,我们决定成立研究院。有人问,你们决定学什么模式。这个问题,探讨了不少。

昨天下午专家学者提出了,最早的研究院,research for fun(为了乐趣而研究),后来research for profit(为收益而研究)。我认为都不靠谱。Research for fun是很难走长的,这个世界很fun,没有钱,你怎么fun得下去?时间不可能很长。但是,research for profit也是一个大问题。

很多年以前我去了一家非常有创新力的互联网公司,那个公司的工程师给我讲技术,几乎95%的时间在讲这个技术会给我们公司带来多少钱。我想,这个公司完了。我认为这个公司肯定要倒霉。果然,这家公司现在没什么名气了。

一个工程师如果告诉你这个技术多挣钱,而不是告诉你这个技术对人类会有多大的共享,对客户、世界有多大作用的时候,他们就走上了另外的弯路。

所以,我认为,阿里的达摩院不应该research for fun,不应该research for profit,我们应该research for solving problems with profit and fun,我们应该是解决问题,同时有利润,有利益,还有快乐。

一个研究院,必须是解决社会问题。任何一个企业,任何一个组织,如果你创造的任何东西不能解决社会问题,是不可能做久的。上一个世纪的企业,抓住一次或两次机会,会成为一家了不起的企业。

但21世纪,企业要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企业,必须解决了不起的问题。要成为一个伟大的企业,必须解决伟大的问题。问题解决的越大,所得到的收益越大。

所以,阿里巴巴希望走出自己的模式。我们会学习伟大的实验室在过去人类的历史科技发展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然后走出自己的路。

达摩研究院怎么做

我认为,中国很多的思考,要前补世界的空白,不要美国有,我们必须搞一个,苏联有,我们必须搞一个。中国人为什么不能自己走一套出来。今天中国的资源,中国所担当的东西,我们完全在科技领域可以走出自己的资源。今天中国的人才、中国的技术、中国的资本、中国的担当,我们是可以打造世界一流的。

我们也必须思考,这个达摩院必须要超越英特尔,必须超越Microsoft,因为我们生于21世纪,后来先至,我们是有机会,有后发优势的。但是我觉得,没有前面人的努力,哪有未来的研究院。

2017杭州云栖大会现场

所以,我跟他们说,达摩院就三个原则:

第一、达摩院活得必须比阿里巴巴长。

我想过,阿里巴巴这个公司要活102年是非常辛苦的。我们每天之艰难,每天度日如年。因为,责任越来越大,我们有太多东西不了解,太多的东西我们不懂,太多的问题需要解决。但是任何一家公司,生命期都是有限的。什么东西是阿里巴巴没了以后,依然会存在的?

我认为,第一,我们要给世界留下一个研究室。把我们的技术,对人类技术的探讨,都留下来。第二,我们希望把阿里巴巴商业的智慧留下来。我们要建立湖畔大学,培养企业家,培养企业家精神,分享我们对经济的理解。第三,留下公益基金会。

这三样东西,必须活得比阿里巴巴还要长。所以,今天阿里巴巴已经活了18年。我们还有84年要走,达摩院至少要活85年,这是我们的想法。

第二、达摩院要服务全世界至少20亿人口。

阿里巴巴的研究院不是阿里巴巴的研究院,阿里巴巴要在2036年之前打造世界第五大经济体。

今天阿里巴巴的规模和影响力已经是世界第21个经济体。我们希望通过20年的努力,打造世界第五大经济体,希望为全世界解决一亿个就业机会,为全世界服务20亿的消费者。为1000万家企业创造盈利空间和机遇。我们希望达摩研究院为全世界20亿的消费者解决1亿的就业机会,创造1000万家企业的盈利空间。

解决世界经济未来的普惠共享、可持续发展、快乐和健康,这是我们这个研究院希望的。

第三、另外一个,这个研究院必须面向未来。

必须解决人类未来的问题。这是我们对达摩院提出的三个希望。

所以至今,我想的比较多,天下所有的研究院有个习惯想法:钱是哪里来。要么政府给,要么学校给,要么企业赞助。我们这个达摩院,必须自己能够去有盈利的能力,天下任何人都靠不住,只有靠自己才是靠得住的。

所以,研究院要学会自营自立,但不等于我们不给钱。未来,从今年开始的五年,阿里巴巴集团光给达摩院投入将达1000亿人民币,作为启动资金。在全球范围内寻找人才,投入技术,开拓未来。但未来,得靠自己赚钱。

这是我们对未来的承诺和思考,同时我们坚定的相信一点,阿里巴巴为什么投入技术?我们相信未来阿里巴巴是因为技术产生利润,利润不会因为规模而带来利润。未来的市场规模不是靠市场预算,而是靠创新取得。所以这是我们对这些问题的看法。

最后,阿里巴巴达摩院不会是阿里巴巴体系内的达摩院,是经济体的达摩院,必须代表这个世界,必须代表这个时代,必须属于中国,属于世界和属于这个时代。这是我十年前和阿里员工讲的。

十年前,我在阿里电商年会上讲,中国电子商务做的好,和阿里巴巴没有关系,但是做的不好,和阿里有关系。因为十年以前,中国95%的电商人才在阿里内部。我们做的好与坏,培养能力大与小,直接影响中国电商未来的发展。阿里在十年前就告诉所有同事,我们诞生于中国,但必须代表这个世界,更必须代表这个时代,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企业,必须要有这样的思考,才有未来。

商业必然与科技结合

互联网是一种思想,是一种技术,是一场巨大的技术革命,必须行行业业都应该要有钱。包括跨界,我们认为互联网不应该有界,应该到任何领域进行cover,跨界其实乐趣无穷。

别人都在讲阿里是一家外资企业,其实客观来讲阿里是一家利用外资做的最好的企业。全世界很少有一家公司几乎所有的钱都是外资,但是服务于中国市场,听从于中国的创业者,还有什么比这个外资用得好的。

很多公司外资只占一点点,结果却被外资控制了。我们用外资的钱服务于中国市场,今天,我们也用这些钱服务全世界。因为我们要懂得感恩,没有这些钱,中国电商无法发展。中国电商发展以后,我们必须思考一带一路,思考非洲和全世界。所以一个公司不带有感恩思想是不可能走的很远。

另外一个,我自己觉得阿里是商业和科技结合的最好的一家公司。我在大学教了6年书,我发现中国的大学研究是有一些问题的,我感觉很多教授看不起企业家,而商人也很奇怪最看不起知识分子。中国在学者和企业家之间的矛盾以及互相看不起是非常悲哀的,但是美国绝大部分学者好像都是商人,美国的企业家各个都和科技结合的非常好。

世界只有让企业家和科学家结合得完美,这个世界才有未来。其实什么是企业家,企业家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科学家,企业家必须懂得科技,懂得管理和人文科学。我觉得企业家和科学家在很多地方是一致的:

第一点,优秀的企业家和科学家对必须未来有强大的乐观主义。真正的科学家和企业家是相信而看见,绝大部分人是看见才相信。所以这是优秀的科学家和企业家和其他普通职业的差异。那么,没有乐观主义,是不可能走到未来。

第二点,科学家和企业家都必须要有强大的担当和家国情怀,强大得为别人解决问题,只有这些,才真正成为企业家。

第三点,企业家和科学家都必须具备创意、创新和创造,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思考,我们必须思考有什么样的办法可以做得不一样,什么样不同的方法、思路、途径和资源可以做出更好。

所以,在中国未来的十年,所以企业家如果不能和科学家一起努力共事,进行创意、创新和创造,我相信企业是走不久的。没有技术做背景的企业是不可能有利润的。另外一点,科学家在中国也必须和企业家结合,企业家不是买卖关系,不是唯利是图,企业家必须以天下为责任。所以,企业家和科学家的结合,才能为21世纪、对中国经济和社会未来找出良好的出路。

所有的科学家必须要有企业家的意识,企业家必须以结果、效率和公平为导向。做企业没有结果活不到下个季度,做企业没有效率走不长。做企业很难强迫别人做什么,而企业家必须要有科学家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否则也走不久。

如何看待科技和人的未来

另外我在想,人类有时候太狂妄,有的时候又太自信。我们狂妄地认为机器一定要像我们一样去思考。我最近觉得人永远会超过机器,因为人拥有智慧,人类是地球上真正具备智慧的东西。

人有智慧,机器有智能,动物有本能。这三个之间是有差异的。人有信仰,人有爱,人有关怀,而机器不可能有。人有价值观、使命感,人相信菩萨和上帝,机器不可能相信,不相信这些东西是不可能有智慧产生。而智能是机器有的,动物有本能。人工智能,机器应该像人一样会学习,而不是和人一样思考,人类对大脑只认知了8%,让机器向我们学习也学不到哪儿去。

如果有两条腿跑的汽车,那这个汽车跑得再快,我觉得也快不到哪去。汽车是用车轮去走的。我希望,我们过去的20年,过去的二三百年,我们把人变成了机器。未来将会机器变成人。

我以前讲过,AlphaGo,so what?人跟机器下围棋,人是肯定下不过机器的。人输了以后,如果你沮丧,失望,那我告诉你,你的沮丧和失望才刚刚开始。

发明汽车的时候,人就不要去思考,跟汽车比比谁跑得快。围棋是给自己的娱乐活动,不是跟机器去比的。汽车跑得非常快,人只能是鼓鼓掌,很好,应该汽车跟汽车去比。AlphaGo应该跟AlphaGo2.0去比,人去跟它比,失败了,不要沮丧。说明我们人很聪明,它是人发明出来的。

而且,由于出现了人工智能,machine intellegience,包括artificial intellegence,将给制造业带来很大的变化。制造业将不会是创造就业的主要来源。由于出现互联网计算能力,人的生命将会越来越长,人们将在路上花的时间,在外地花的时间,越来越多。

我去年讲过,我还想再强调,我们未来30年内看得到,一天只工作3个小时或4个小时。一个礼拜,只工作3天,这个一定会到来。那时候,会比今天还要忙。我爷爷在地里工作,一天16个小时,觉得非常忙,而且那时候一礼拜一个休息日。我现在,一礼拜有两个休息日,每天工作8个小时,我觉得比我爷爷还忙。未来,我们的孩子,一天只工作3、4个小时,一礼拜只工作3、4天,依旧会很忙,因为大部分时间都在路上。

未来,我们需要充分的想象力。现在,我们一辈子去30个地方,未来,我们一辈子要去300个地方。所以,汽车绝对不是无人驾驶那么简单,整个汽车工业的发展,也会天翻地覆。

所以,最后,我想讲,所有能够定义清楚的东西都不是未来,我们很多人畅想,在未来面前,我们谁都是孩子。未来,没有专家。我们对未来的未知,远远大于已知。对未来所有的想象,我认为,我们大部分人是幼稚的。

很多人说,马云,你这么了不起,18年以前,怎么就能看到阿里巴巴那么大?告诉你,我们当时从没想过阿里巴巴会那么大。18年前,我们认为如果做到今天这样的规模,至少得五十年。我们没想到互联网会这么快地发展。更没想到中国的互联网会这么发展。更没想到,这么大的饼,会落到我们头上。

还有一点,大家也要记住,我们18年,我们付出的代价,可能是传统企业,至少50到80年的努力。我们没日没夜,我们竭尽了所有的智慧和能力、体力、智力各方面,加班加点,才走到了今天。

所以,我们最近,经常讲,担心未来。但是我们发现没有,孩子们从来不担心未来。年轻人不担心未来,年轻人只担心我们。我们以为未来是这样,把他们引入了未来,引入了我们认为的未来。

今天的孩子们,they do not want to be informed,they want to get involved。他们并不想我们告诉他们这么做,他们想参与。所以,我们对未来,把机会留给孩子们,我们解决不了的问题,孩子们会解决。相信孩子,相信年轻人,相信30岁以下的人。他们有很多的solutions。

所以,最后,第三次技术革命,人类会碰上的挑战,会非常之大,这些挑战,来自于我们本人,来自于我们对未来的恐怖。只有恐怖阻碍了我们的未来。来自于我们想象力的缺失。

这次技术革命,如果我们过于恐怖,如果我们不打开自己的想象,不对未来有强大的乐观主义,我们对未来没有担当,我们对未来没有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我相信人类是悲哀的。这次技术革命,我们应该共同起来,面对疾病,类似于癌症,面对贫困,面对环境污染。只有这样,技术才会发展。

每次云栖大会,我们在这儿畅想未来,我们在这儿脚踏实地。院士讲的非常好,我们希望在这儿能够诞生更多的达摩院,我们在这儿能够看到各种技术的碰撞和交流,我们在这儿能有更多的技术的合作。只有更多的跨界合作,只有敢跨出去,敢唱歌、敢跳舞、敢变魔术,甚至做小丑,我们才有未来。

谢谢大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最后更新:2017-10-12 13:36:41

  上一篇:go 马云花1000亿建“达摩院”,而亚马逊却在建自有快递服务
  下一篇:go 黄子韬《大话西游》成为“毁经典大片”吴京饰演唐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