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的軟件係統無法到達想要的效果,因為你進入了兩大研發誤區
目前有很多公司,外包公司都在把產品經理和項目經理這兩個職位沒有區分出來,大部分公司基本都以程序員為主導的外包平台,我這給大家介紹一家基於產品經理優勢的創新新威客外包平台,今年剛推出來的新起之秀大大神平台。互聯網圈子基本都知道,一家軟件公司裏麵大部分都是的營銷人員找用戶,技術人員或者技術總監進行跟用戶交談,這種形式的交談完全是無法讓用戶對自身的產品進行分析,技術總監和用戶交談的內容大部分都是關於軟件技術需求方麵,沒有辦法去引導用戶的自身需求,對於軟件市場的分析。
軟件外包是長期存在各種爭議的行業,也是甲乙雙方互撕非常劇烈的領域。為什麼會出現如此惡劣的情況主要因為
產品研發經常容易陷入的兩個極端誤區 :
第一種是技術背景創業者容易犯的錯誤,就是技術架構是咋樣,產品就長成啥樣。我的技術結構和數據結構是這樣的,所以我頁麵的功能就是這樣的。
第二種是一些技術入門級的公司容易犯的錯誤,就是產品目標是啥樣,技術架構就啥樣。 因為我要做各種功能,所以我的代碼和數據結構就完全忠實地按照這個功能設計來寫。
出現這種極端的問題主要是在於寫出的需求文檔,沒有考慮複用性、耦合性,對擴展性沒概念,對可能的需求變更沒概念,對業務發展和運營沒概念 。前期做好,看上去還行,後麵想做個活動,想搞個新特性,啥都要重新來弄。這些都可以算是研發團隊和需求者的溝通中的一些弊病。如何更好規避這些問題,起到決定的作用就是產品經理,產品經理他在需求者和研發團隊做到承上啟下的作用。為需求者分析梳理需求,讓用戶的需求能夠切合研發,細節點處理到位,不會出現隻有框架沒有內容。產品經理就是讓研發團隊研發出來的軟件符合需求者最初的想法。匯新雲以獨特的板塊,邀請IT行業專業的產品經理入駐,為需求者梳理需求。全程指導軟件研發,隨時隨地提供進行溝通。
產品經理的目標,就是用戶感知。我要的功能、特性,用戶預期是什麼,用戶的交互反饋是什麼,前麵的東西,必須緊密圍繞用戶感知來做,不能說技術架構長啥樣,我就做成啥樣。當然,有些事情可以溝通。在盡可能滿足用戶感知的情況下,如何降低技術成本,提高研發效率,這是可以溝通協商的。
而技術架構的工作,就是在盡可能滿足用戶感知的前提下,有效降低技術成本,以及提高對未來業務和運營的兼容性。當然,這兩者可能有一點衝突,但並不是完全衝突。
所以一個界麵視圖裏,可能存在多個技術結構的雜糅,或者同一個數據結構裏的內容可能會根據條件不同,體現在不同角色的不同場景裏。這都不是問題,產品架構和技術架構,本身不存在必然的關聯。最典型的是搜索引擎,一個搜索框,後麵是極為複雜和龐大的技術架構,但給用戶的感知是非常簡單和明確的——你想要的是什麼,我如何盡可能達到你的預期。
最後更新:2017-11-02 17: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