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93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李白的這首詩傾倒了無數武俠迷,但有一位大詩人並不感冒

唐代經濟繁榮,思想活躍,生活解放,任俠之風成為唐詩一大特色。駱賓王的“少年重英俠,弱歲賤衣冠”,王維的“新豐美酒鬥十千,鹹陽遊俠多少年”,賈島的“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等等。但是對於大多數讀者而言,最熟悉的俠客詩當是李白的《俠客行》:

十步殺一人,千裏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

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

這幾句詩節選自李白《俠客行》,“十步殺一人,千裏不留行”描寫了俠客武藝高超、除暴安良的義舉。“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刻畫了俠客在行俠仗義之後就悄然離開,不為名、不為利。這不禁讓筆者想起了《白眉大俠》主題曲唱到“行俠仗義抱打不平,兩肋插刀笑傲人生”。即使俠客英勇就義,他的精神也長留人間,不慚於世間上的英豪。沒有人願意到了白頭,還在研讀《太玄》一類的經書,而無所作為。

這幾句曆來被人們讚頌,尤其是迷倒了無數的武俠迷。金庸先生的小說《俠客行》就來源於李白的這首詩。因為李白的《俠客行》共有24句,所以金庸的《俠客行》裏也安排了24間石室。而“白首太玄經”則是最後一間石室的武功,可以將全身數百處穴道串成一條內息,內息洶湧澎湃,如一條大川般急速流動起來。練成者如石破天驚一般,無敵於天下。

對於李白的任俠性格和筆下的俠客精神,有一位大詩人卻並不感冒,那就是宋代的蘇轍,蘇轍曾批評李白“語遊俠,則白晝殺人,不以為非”。

李白“少任俠,手刃數人”,李白的任俠來源於特定的時代背景和自身的經曆,並非是我們今天所理解的,壞人要交由法律所製裁,而不是自己就把他們給“結果”了。並且李白任俠,除擊劍殺人外,更多地表現於仗義疏財、結交豪雄。

我們不能隻看到李白“十步殺一人”,更應該看到他“千金散盡還複來”,李白的俠義精神和現實處境結合起來就形成了他反抗腐朽權貴的的叛逆思想,也就有了李白“平交王侯”“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精神。

最後更新:2017-10-08 19:43:31

  上一篇:go 鹿晗身穿格子襯衫皮膚細嫩
  下一篇:go 八大小鮮肉排行榜名單,鹿晗不敵楊洋排行第三,第一實至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