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91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馬雲笑著說好 隻因一個不到10cm的電動車充 已融1500萬

作為一個阿裏老兵,趙理輝始終堅信,“做一件事就是要做徹底”。

文|鉛筆道記者馮超

導語

趙理輝離開了奮鬥十年的阿裏。

品控總監、優渥薪資、愜意生活,他丟掉十年熱血換來的光環,隻因不想讓熱血流幹。

瞄準移動支付帶來的商機,他創立雲充,立誌解決電動車車主充電難的問題。三代產品迭代下來,團隊將笨重的充電機箱變為一個長寬均不到10cm的插座,用戶隻需用微信掃碼支付綁定賬號,就能實時監測充電信息。

通過和400多個城市合夥人合作,團隊目前覆蓋30萬用戶,月流水約30萬元。

今年的阿裏雲棲大會上,雲充是電瓶車智能充電領域的唯一參展項目。談起前老板馬雲的評價,趙理輝謙虛地笑了,“他點頭,笑著說好”。

但對於產品,他始終昂頭篤定,“做一件事就是要做徹底”。

:趙理輝承諾文中數據無誤,為內容真實性負責。鉛筆道作客觀真實記錄,已備份速記錄音。

代替硬幣的萬能鑰匙

不知何時,趙理輝的生活開始被一個個小方塊包圍。

出差住酒店也好,去商場坐坐按摩椅也罷,無論他做什麼,總是少不了掃一掃那些看起來別無二致,實則各不相同的小方塊。他知道,這些小方塊,就是年輕人常掛在嘴邊的二維碼。

他有些頭皮發麻。以阿裏十年老兵的身份躋身創業大軍,跟上時代步伐、尋覓新的市場寶藏始終是他給自己立下的軍令狀。

而二維碼就是一把能打開無數寶藏的萬能鑰匙。眼見身邊的互聯網創業者紛紛圍繞移動支付開疆拓土,他也立刻找到先後在阿裏、IBM任職的技術流好友,想擰開一扇還未被發掘的寶藏大門。

他相中了電動車車主。中途停電無處充、找到電源沒硬幣、充上無法防破壞……車主的種種痛點讓他看到了商機,他決定一口氣解決這些問題。

技術研發的過程是順利的。去年年中,團隊完成的第一款產品進入質檢環節。用戶可憑機箱上的插頭充電,並通過微信綁定產品,在掃碼付款後實時監測車輛安全。

輕便、易投放的雲充

產品落地則需團隊費些腦筋。在技術團隊緊鑼密鼓地研發時,趙理輝做過一番市場調研。他發現彼時的玩家都隻銷售設備,真正的安裝、收費等事宜,都是由手握物業資源的個人或組織承包的。

無意宣戰市場,他也決定拓展雲充的城市合夥人。因其它競品均采用投幣、刷卡的支付方式,城市合夥人們每天都要騎車去各個網點回收硬幣,這讓他相信自己的掃碼支付設備會受到歡迎。

自信心催發了鬥誌,他未經宣傳便將產品上線到官網,開始“靜候佳音”。

拿掉機箱

城市合夥人來了。

他們有的想創業、有的有一定的物業資源、有的則是一些想更換陳舊設備的資深城市合夥人。無論他們他們出於何種目的,團隊都會在電話溝通和實地考察後再和對方確立合作關係。

推廣方案是趙理輝用還原現場的方式早早備好的。電動車車主清晨騎車上班,工作時將車停在寫字樓下,周末騎車去商場……圍繞車主的生活半徑,今年年初,團隊將網點設在杭州的城中村、小區、寫字樓、高校和商超等地。

可不出一月,負責聯係物業、安裝設備的城市合夥人就遇到了難題。因設備購買成本過高(每台300~500元),請專業電工裝線安裝也需要不少成本,他們很難快速鋪設網點。

問題雖無關產品質量,趙理輝還是將其放在心上。他知道,城市合夥人此前多會和物業簽3~5年的合同,投放的設備會在8個月後回本盈利,團隊要做得更好,就要給他們更低成本的產品。“目前團隊的合夥人中有單月破萬收益的人不在少數,其中一部分還是上班族,雲充給這部分群體創造了無人值守的附加創業項目。”

他決定拿掉設備上笨重的機箱這是個耗時耗力的大工程,他也曾幾度衡量利弊,可若成功,受益的不隻有城市合夥人,還有團隊最初立誌服務的電動車車主。這說服了他,“沒有了機箱裏橫七豎八的電線,用戶充電會更安全”。

於是,團隊再次扛起了革新大旗。把7家質量達標的供應商提供的電容、電阻全部壓縮在芯片中,再將芯片植入到長寬均不超過10cm的插座……由30人組成的技術大軍開始“長征”。

硬件和軟件的匹配是最費時間的。半年裏,總有10%的硬件設備無法成功匹配軟件,這一度讓團隊一籌莫展,直到後期團隊引入更多的技術人才,才將無法匹配軟件的硬件設備占比降低到2%。

技術團隊是雲充的王牌。

看著已是成品的小小插座,趙理輝的眼神裏滿是欣慰。經過二代產品的迭代,團隊的第三代產品(已申請專利)售價為之前的一半,由於插座可以直接安裝在小區的外牆上,城市合夥人的安裝成本也減少了九成。

他決定發力。

憑口碑占市場

今年4月的杭州,垂柳依依,微風送暖。

趙理輝站在十字路口,人行道的綠燈剛剛轉紅,此時,團隊已實現盈利。見馬路上隻有一輛車,他從容走到街道的另一邊,因為他前方的燈已變成了綠色。

按車流人流實時調配的智能紅綠燈隻是杭州打造智能城市的一部分成果。趙理輝相信雲充也會成為推進城市智能化的一份子,他將這裏當做自己的天然“戰場”。

向前衝的前提是提高城市合夥人的戰鬥力趙理輝表示,為提高設備的使用率,團隊會建議城市合夥人將設備的保有量控製在60%~70%,且每個插頭間隔為60~80cm。

團隊的C端拓展戰術相對簡單,讓大家安安全全充電,明明白白消費趙理輝介紹,用戶隻需按照插座引導牌上的流程掃碼,無需押金就可完成綁定和支付,時間一到插座便自動斷電。

三年磨一劍,團隊的設備當然不止有這些基礎功能。通過捆綁微信賬號,雲充的係統會在插座被拔掉時及時反饋給用戶,在檢測到電動車內電流交互異常時,係統也會提醒用戶檢修。

貼心的設定使雲充俘獲了意料之外的老年用戶。這些居住在老式小區的老電動車車主再也不用冒著風險從樓上拉電線或將電池抱到家裏充電了,“小區裏沒有雲充的用戶還會主動向物業反映”。

雲充的官網頁麵有設備使用介紹、谘詢等功能,每一項都是團隊為服務用戶所精心準備的。

憑借著口碑效應,以江浙滬為輻射中心,團隊的設備漸漸鋪進更多城市。甘肅省的蘭州、酒泉、嘉峪關等城市都有相關人員主動尋求合作,一位海口的客戶甚至和團隊合作了廣告投放業務。

這位本是做道閘的客戶在當地積攢了豐富的物業資源,每年單憑投放廣告就有2000萬元的收益。在買下雲充的硬件設備時,他還將廣告投放在用戶充電、掃碼的頁麵中,為團隊提供了更多可能。

但團隊目前並不打算拓展廣告業務,不想過多幹涉合夥人趙理輝表示,因考慮城市合夥人在和物業合作時需購買電費,設備的客單價將交由城市合夥人自己製定(平均客單價為1元/3小時)。

今年10月,團隊完成了1500萬元的天使輪+融資,投資方為銀杏穀資本、齊一資本和多牛資本。通過和400多個城市合夥人合作,團隊目前覆蓋30萬用戶,平均每個用戶每兩天充電一次。

團隊還在嚐試更多可能。“我們的第四代產品即將上市,憑借著市場占有率的優勢,我們也會將流量和數據應用起來,開發設備更多的商業和社會價值。”

趙理輝表示,目前小區用戶的使用頻次最高,“一充就是3~6小時”。然而,能給消費者帶來智能化的便民服務,並沒有讓他自鳴得意,他想讓雲充不僅賺錢,更要值錢。

編輯趙芳馨校對吳澤騫

閱讀完莫急走

最後更新:2017-11-06 09:58:47

  上一篇:go 劉詩詩驚豔韓國紅毯,這一套裝扮真是美翻天,十分具有中國風
  下一篇:go 馬雲用他的方式改變了銀行,劉強東幫主銀行,劉強東有機會彎道超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