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31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郭敬明又上熱搜,他越來越成功,人們卻越來越討厭他

郭敬明這個名字,總是和話題與爭議緊密相連。上一次他上熱搜,還是因為在某活動上被林誌玲熊抱。而這一次他卷入話題的姿態卻完全沒有那麼好看。

8月21日晚,郭敬明最世公司旗下的簽約作家李楓在微博發表《關於郭敬明。致所有人》,稱郭敬明曾在他新書簽售期間,對他進行性侵犯,並爆料除他之外,至少還有五位男同事也曾受到郭敬明的性騷擾。

雖然這件事還沒有定論,但“敬明有難,八方點讚”,目前似乎隻有郭敬明一個人對性侵進行了否認,而關於他的更多緋聞、黑料卻正在不斷地被網友翻出和討論。從一個縣城青年變成上榜福布斯的作家、導演,擁有6家公司,身價10億,如果將財富與名望作為成功的標準,郭敬明無疑是成功的。

但是,為什麼郭敬明越是成功,人們就對他越是反感和討厭?

知名作家李楓發微博聲稱遭到郭敬明性侵

/在青春文學的風口扶搖直上/

1998年,萌芽雜誌社開始舉辦“新概念作文大賽”,新穎的賽製和保送名校的獎勵,吸引了無數文藝青年,郭敬明自然也是其中之一。在經曆了首屆的折戟後,他連續獲得第三屆和第四屆的一等獎。這兩次的獲獎,讓他贏得了在《萌芽》發表小說的機會。

《新概念作文大賽獲獎作品集》,

中小學官方指定版《故事會》

這篇小說就是《幻城》,後來經擴寫,被春風文藝出版,銷量百萬,郭敬明也因此一炮而紅。接著,他幾乎以一年一本的速度,出版了《夢裏花落知多少》《夏至未至》《悲傷逆流成河》《小時代》等暢銷小說。除了寫書之外,郭敬明還創辦了雜誌《島》《最小說》,開辦文化公司,逐漸孵化出一批調性一致的青年文學寫作者,儼然一位成功的文化商人。

曾在中小學生中廣受追捧的郭敬明第一部小說《幻城》,火爆的同時也在另一批更早接觸外國奇幻類作品的二次元愛好者群中激起“抄襲”的批判聲。

雖然現在我們吐槽郭敬明的文字空洞無味、小說情節單調且缺乏邏輯,但在當時,大陸的言情小說確實還處於空白階段。80、90後少男少女的青春幻想,不在台灣小說裏那些遙遠的愛恨情仇,而在身旁的校園生活中。他們希望普通的自己能夠有一日與穿著連衣裙、白襯衫的校花校草談一場驚天動地的戀愛,最後在“45度角仰望天空,默默等待淚水眼瞼滑落”的憂傷中,哀悼自己將要逝去的青春。這樣的小情緒,終於在郭敬明的作品中找到了最貼切的出口。

在那個理解不了更多嚴肅作品,卻“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年紀,少年喜愛的那些“非主流”傷感和頹廢,不也正和郭敬明華麗憂傷的詞藻不謀而合嗎?

小孩子和女人的錢最好賺,過早明白這個道理的郭敬明也為文藝青年低齡化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從出版到電影,他開啟了一個“流量為王”的時代/

聰明如郭敬明,自然知道出版是夕陽產業,固守老本行終有一天會餓死。於是,他把目光轉向了電影業,手裏握著超級暢銷小說的他有這個底氣。

與此同時,他還有過人的運氣,因為他又一次趕上了電影的風口。

2013年,根據小說改編的電影《小時代1》在郭敬明的親自執導下上映。而在2012年,中國電影票房首次突破200億。中國電影自此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去影院看電影,已經成為多數年輕群體的主要消費方式。

“小時代”是一個“不瘋魔不成活”的時代

國內電影業的蓬勃發展是因為還有太多未被開發的領域,例如沒有完整的青少年電影概念,也沒有專門為年輕人拍攝的電影。而郭敬明很明確地知道,《小時代》就是拍給15-25歲年齡層的人看的。這些人曾是他的粉絲,也是還未深入涉足社會,充滿幻想的年輕人。於是,他把這個物質時代下年輕人的幻想表現得淋漓盡致:和高富帥白富美們在一起,不受節製地購物、揮霍,輕而易舉地獲得成功,進入傳說中的上流社會。更何況,電影的原小說還是他們曾偷偷在課桌間傳閱的青春回憶,他們還有什麼理由不看?

最終,《小時代》係列獲得了超過7億元的總票房。

這是郭敬明事業上又一個裏程碑,它開創了一種“流量為王”的電影新模式:粉絲+IP+炒作。後來者跟隨這樣的模式,讓越來越多的小鮮肉充斥銀屏,到今天演變成了不靠演技而靠摳圖。從某種程度上說,這個時代從《小時代》始。

鮮肉+IP=RMB,當這個帶有詛咒的公式被建立起來的時候,標誌著國產電影黑暗時代的逐漸到來,同時,曾經低齡的讀者群也成長為了郭產品的消費主力軍。

/一條灰色的成功之路/

獲獎、出書、創業、拍電影,郭敬明從一個小城青年逐漸成長為作家、商人、導演,卻有越來越多的人不喜歡他。如今,黑郭敬明甚至已經成為一種“政治正確”,因為他的成功帶著某些不光彩的因素。

2006年,郭敬明的《夢裏花落知多少》因抄襲莊羽的《圈裏圈外》被判罰款20萬人民幣。他同意賠償,卻拒不道歉。後來,又有網友發現,他的主要作品都充滿抄襲的痕跡:《幻城》抄襲Clamp漫畫《聖傳》、《夏至未至》抄襲日本漫畫《NANA》、《爵跡》抄襲日本動畫《Fate》。

日本漫畫《聖傳》,CLAMP大媽團的經典神作,“相愛相殺”“耽美文化”“華麗至死”及台灣盜版漫畫製品在內地風靡的始祖締造者。作品大氣磅礴又不失華麗細膩,故事以阿修羅、夜叉王和帝釋天之間的愛恨情仇為主線,在改編自印度教神話的基礎上增添了“耽美”“百合”等對於內地較為前衛的次文化,俘獲了大批讀者的同時,也深刻影響了早期國內年輕奇幻文學寫手的創作路線。

郭敬明小說的成功,雖然在於他準確地把握了年輕人的青春情緒,但也破壞了“原創”作家的職業道德。而他電影的成功,則是在順應和推漲時代的物質主義和享樂主義的潮流。因此,他自然也無法滿足大眾對作家和導演需要做“文化的良心”的要求。

無論是出於對年少成名的嫉妒,還是對他的"灰色成功"的憤怒,網友對郭敬明的反感終於在這一次的性侵事件中宣泄了出來。大家似乎在看一場好戲,不斷調侃他、咒罵他,但沒有人站出來為他說話。

當大批觀眾質疑電影《爵跡》的質量不佳時,郭的眼淚並不能為自己博得絲毫同情。

這些討厭他的人當中,還有不少是“粉轉黑”。當初的那些80後和90後,如今已經開始步入中年,他們或已經嚐到了生活的艱辛,遁入了日複一日的柴米油鹽;或已在事業上小有成績,卻發現現實與小說完全不同。

就像我們吐槽自己曾把美特斯邦威、以純當成夢寐以求的大牌一樣,我們也開始吐槽曾經為郭敬明癡迷的自己。我們以為穿著連衣裙白襯衫的夏天有最美好的愛情,以為那些青春期的挫折是難以越過的磨難,以為郭敬明的憂傷細膩是最好的文學,但我們真正成長以後,卻發現自己已經離它們越來越遠。

《小時代4:靈魂盡頭》和《爵跡》最終票房都不算是成功,除因為作品本身問題嚴重外,觀眾對這種空洞無物的產品也開始厭倦。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那麼,這個由郭敬明開啟的時代會長久嗎?或許連他自己都無法複製自己的成功。在《小時代》之後,郭敬明以同一模式推出的電影《爵跡》、網劇《夏至未至》都慘遭失敗。或許已經告別青春、成長起來的那些粉絲,真的要離場了。

同樣要離場的,還有與郭敬明合作多年的《小時代》《爵跡》發行方——樂視影業。

樂視影業CEO張昭在今年多次對媒體表示,未來將在發展方向上對樂視影業進行調整。他說:“未來的內容要講故事,不靠明星驅動,要靠好的劇情,好的人物。”許多媒體認為,這句話指的就是以郭敬明為代表的那些“鮮肉電影”和“粉絲電影”。

《爵跡》的失敗最終讓樂視影業放棄了郭導演。

這些話不隻是說說而已。方向調整之後,許多計劃要拍的影片都擱置了。郭敬明的片子也在其中,由他編劇的30集電視劇《爵跡·臨界天下》目前已不再由樂視出品。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這句話放在郭敬明身上再合適不過。當他所開創的電影模式不再被市場認可以後,那個由抄襲的作品、性向不明的八卦和無數黑料構築起來的郭敬明,除了報複性的輿論反彈,還能在吃瓜群眾們心中留下什麼呢?

- END -

文字/ 危 敏

策劃 / 盧雋婷

編輯 / 徐銘遠

視覺 / 徐銘遠

圖片來自網絡

每個人都是一件有趣的作品

獲取更多文化福利

歡迎添加島主個人微信

最後更新:2017-10-07 23:34:28

  上一篇:go 林更新合影竟遭瘋狂粉絲強吻 趙麗穎一旁偷笑仿佛看透一切!
  下一篇:go 黃渤終於回來了!林更新被整慘,網友“神助攻”引爆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