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67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北歐智慧城市的黃金資產是社會互信

北歐智慧城市博覽會上,北歐部長理事會秘書長Dagfinn表示,北歐的智慧城市建設水平之所以領先,除了技術優勢之外,社會互信是最重要的基石。

氣候組織大中華區總裁吳昌華向財新記者介紹,成熟的智慧城市需要三個基本構件:技術、係統集成、人人參與的基礎。在通訊技術為代表的各項技術領域,中國與發達國家的差距越來越小,甚至有一些細分行業達到了領先水平,開始反向輸出。但是北歐的先進之處在於完善的係統集成,“智慧城市是個係統工程,核心是將一項項技術嫁接在該使用的地方,發揮其效應。”

9月26-28日,北歐智慧城市博覽會在挪威斯塔萬格市舉辦,來自歐洲多國的智慧城市供應商參展。財新記者發現,除了單個技術提供方,智慧城市、智慧園區、智慧港口等係統解決方案供應商占比頗大。參展的enablerhub公司工作人員介紹,作為智慧城市的解決方案供應商,他們的優勢是係統集成各種技術,包括從中國購買的無人機雷達測量技術,以實現智慧社區的全方位落地。

挪威首都奧斯陸被譽為世界上智慧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在應用技術減排方麵表現良好。作為石油經濟發達的國家,挪威長期以來在積極推進清潔能源應用,目前近98%的能源使用是清潔能源,挪威計劃國內的建築工地在2009年實現零排放,到2025年所有新車、船均實現零排放。

挪威創新署相關人士介紹,智能看護係統在奧斯陸已經廣泛應用,目前有上千戶居民在家中安裝定期對病患的老人定期檢查的軟件。傳感器能夠在寒冬監測半夜開門和火爐燃燒情況,有效地預防了老年癡呆症患者走失凍逝的情況,在家養老的推廣為政府節約了巨大的開支。

“中國國內的智慧城市建設由不同政府部門主導,存在碎片化的狀況。”國家發改委智慧城市發展聯盟執行秘書長鄭明媚在博覽會期間發言,介紹國內智慧城市發展狀況時表示,政府主導不符合發展規律,智慧城市建設應該市場化、係統化。

“實現智慧城市,需要的是係統的變革,而不是單個技術的突破。”吳昌華還介紹,歐洲用技術係統解決社會問題,走的早一點,“但是技術的差距是可彌補的,我們更大的差距在人,公民的參與是智慧城市最重要的部分”。

“挪威是數據高度公開的國家,創新型企業可以利用公開的公民數據進行商業運作”。挪威創新署署長Anita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

新型智慧城市高度依賴於信息網絡,網絡信息安全尤為重要。鄭明媚表示,目前國內許多城市缺乏權責明確、嚴格規範的網絡安全管理機製,表麵上看誰都在管,實際上誰也管不住。當務之急是加強網絡安全管理的能力建設,建立健全網絡安全責任製度。

Dagfinn表示,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包括方方麵麵,北歐各國正在實現包括社保在內的多項社會資源統一,“北歐的實踐證明,信任比控製效果要好,這是智慧城市的黃金資產”。

吳昌華介紹,信任是社會根基,技術再好,如果應用不順也發揮不了在係統中的作用。“北歐實踐有效的係統到了中國也不一定有效,社會變革、治理體係的變革,需要太多時間”。

中挪關係在2016年年底實現正常化,中挪雙邊經濟交往加深,中國資本開始關注海洋、清潔能源、石油、農業等產業較為發達的挪威。

“挪威可以變成中國創新技術的試驗台,因為挪威社會已經很數字化。挪威需要中國這更大的市場,挪威需要中國來規模應用自己的技術,比如說海洋技術,醫院技術等等。”Anita表示,雙方需要互相學習,“聽說中國的共享單車已經投放了900萬輛,我們很好奇是怎麼做到的,畢竟整個挪威隻有500萬人口。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最後更新:2017-10-11 16:34:45

  上一篇:go  漢壽縣智慧城市建設PPP項目成功簽約
  下一篇:go  鷹潭:移動物聯網產業領跑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