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阿裏自研容器技術Pouch宣布即將開源
在2017杭州雲棲大會上,阿裏巴巴正式宣布自主研發的容器技術Pouch即將開源。經過七年的沉澱和錘煉,阿裏希望通過開源的形式回饋社區,與開發者共同推動容器技術發展,共建容器技術標準。
“技術”是今年雲棲大會的最大亮點之一。大會首日阿裏巴巴達摩院宣告成立,計劃3年投入超1000億立誌以技術創新世界,第二天阿裏內部自研容器技術Pouch宣布開源。
現代化IT管理中,容器技術已經成為一種潮流。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容器技術來分發業務,越來越多的數據中心采納容器技術來管理資源。而阿裏巴巴作為全球業務場景最複雜的互聯網服務提供商,其背後自然少不了容器技術的支撐。從現場發布可知,如今這項技術已經覆蓋阿裏內部絕大部分事業部,在阿裏的數據中心運行有數十萬個Pouch容器,大規模支撐內部離線在線業務的混部,且100%在線業務已通過Pouch容器化對外服務。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Pouch的淵源可以追溯到2011年,當時阿裏內部基於LXC技術為業務提供容器服務,經過七年左右的技術錘煉與經驗積累,鑄就了阿裏容器技術的今天。也正是這七年在業務實踐中踩過坑、走過彎路,讓Pouch以一個務實者的姿態出現在如今的容器生態圈。相比docker、rkt等容器技術, Pouch在容器生態中並不是一個創新者,但是阿裏認為“隻有Pouch更懂應用,更貼近場景”,項目名稱Pouch本意為育兒袋,也隱喻貼身嗬護應用的意義。
技術創新都會麵臨產業落地難題,而Pouch作為從阿裏集團內部大規模複雜業務場景下磨練出的成功技術,相比同類型容器技術更側重差異化建設。首先Pouch是一種富容器技術,內部應用體驗類似虛擬機,擁有init進程,富含多種係統服務;其次通過內核加固與輕量級虛擬機支持,Pouch提供豐富的安全隔離保障和隔離維度;在鏡像分發上,特別是超大規模場景下可通過P2P的方式緩解網絡負載;在內核兼容性方麵,更加符合企業現狀,考慮到大部分企業IT係統內核的升級緩慢、版本較低,最大限度適配現有底層基礎設施。
Pouch已經在阿裏大規模場景下經受住了考驗,實現了難以估量的技術價值。今天,阿裏巴巴決定以開源的方式回饋社區,希望與開發者共同推動容器技術的發展,共建容器技術標準。因此,Pouch的未來線路將以“擁抱生態”為綱領,“解耦內部依賴”為手段,“加強合作”為戰略,走“開源”之路。
阿裏巴巴在開源方麵可謂碩果累累,目前主導和參與的開源項目超過120個,和開源社區合作和投入方麵也位於全球前列。為做好Pouch項目開源工作,阿裏誌在打造一支具有國際視野且擁有豐富開源經驗的容器技術隊伍,為此阿裏巴巴Pouch團隊邀請到行業容器專家孫宏亮加盟。
說到孫宏亮,容器圈的技術發燒友一定不會陌生。早在2014年容器技術剛在國內落地時,他即撰寫《Docker 源碼分析》一書,極大地推動了容器技術的普及。去年上半年,孫宏亮被社區遴選為Swarm項目的全球Maintainer,負責製定技術項目的發展方向。目前這位年輕的技術愛好者已在Moby(Docker前身)項目中一躍成為全球前25的代碼貢獻者,成為國內第一人。同時作為社區卓越貢獻者,他又一次登上了DockerCon2017全球化舞台,得到全球容器生態的矚目。
圖中的Allen Sun即為孫宏亮
除了擁有如此令人羨慕的開源社區履曆,孫宏亮同樣在容器技術的行業落地領域擁有豐富的經驗。過去的三年中,他所在的公司專注於為企業提供基於容器技術的數字化轉型服務,因此他深諳不同細分企業應用場景下容器技術落地的的利弊。長期處在容器生態第一線,使他對國內容器市場與技術現狀有著較為客觀的評估,同時對容器未來發展趨勢也有自己獨到的判斷。
開源項目的核心是開源技術的價值,而開源社區的成功運作經驗與豐富的技術落地實踐,則是最大化開源技術價值和開源項目成功的必要條件。孫宏亮過往社區經曆和企業實踐積累,結合Pouch技術現有的優勢,是否幫助Pouch項目在未來的容器開源生態中占據一席之地,大家拭目以待。
此次雲棲大會上,阿裏巴巴宣布Pouch開源技術的同時,將生態合作的優先級放在極重要的位置。據現場發布信息,作為Pouch項目的第一個合作夥伴,浙江大學將與阿裏巴巴在Pouch項目的Kubernetes支持和增強容器運行時等領域展開密切合作。
在Pouch宣布開源計劃的前一天,阿裏巴巴達摩院宣告時,作為達摩院的重要分支機構,集團CTO行癲隆重介紹了“浙江大學-阿裏巴巴前沿技術聯合研究中心”。而此次阿裏浙大攜手開源合作,工程界和學術界強強聯手,便是在此研究中心的框架下開展。
阿裏Pouch技術團隊與浙江大學的合作隻是一個開始。未來Pouch的生態合作將以一種更開放的姿態麵向行業和學界。
來源:阿裏技術
原文鏈接
最後更新:2017-10-16 14: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