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796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忽悠”馬雲5年,他被阿裏員工稱為騙子 熬走5屆任工程師後終成阿裏雲之父

古人雲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誌!

前不久,阿裏雲棲大會在杭州召開,馬雲在會上介紹了阿裏的頂級研究機構:達摩院。並表示阿裏未來將在達摩院投入1000億元開展科研項目。

從科技門外漢到大手筆投入科研,阿裏巴巴的重大轉變除了馬雲的力推,還離不開一個另一個人的堅持,他就是人稱博士的王堅。

王堅的加入被認為是阿裏走出沒有技術背景的第一步

他是阿裏白帽黑客道哥除馬雲以外最佩服的裏一個人,他的到來被譽為是阿裏走出沒有技術背景的第一步。

然而,這樣一位牛人在阿裏卻是毀譽參半,甚至更多是質疑的聲音。

就算馬雲跳出來力挺王堅,“博士是人不是神,博士的不足大家都知道,我了解的也並不比大家少;但博士了不起的地方,估計很少有人知道。”也沒能中止質疑的聲音。

從阿裏到外界,對王堅的評價,倒是很統一,一致地強烈批評。

甚至在阿裏總裁大會上,一位員工直接對馬雲說,“馬總,你別聽王堅的瞎扯!他就是一個騙子!”

峰回路轉,耐人尋味的是,背負罵名多年的王堅,在眾人的質疑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應了那一句老話,“挨罵也雲計算,吸粉也雲計算。”

一年一度的雲棲大會更是成了王堅的“神壇”,而投入超過1000億的達摩院也將會是他再一次征服“質疑聲”的航空母艦。

枯燥乏味的世界需要傳奇故事,風雲詭譎的互聯網世界更是如此。一個偏執到近乎癲狂的“騙子”,突然有一天成為萬人敬仰的英雄,這是何等的蕩氣回腸!

精通技術的“怪咖”心理學博士

剛到阿裏的那幾年,“博士”的稱唿裏透露出的更多是對王堅的嘲諷與戲謔。但實際上,在加入微軟亞洲研究院和阿裏巴巴之前,王堅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博士。不過,是與互聯網技術“風馬牛不相及”的心理學博士,這也成了他日後進入科技圈飽受詬病的根源。

王堅出生於60年代,有著那個時代獨特的烙印,一直有著強烈的技術自主情結。從小,他就是一個航空航天迷,到了後來,他也常常會給手下講,過去中國沒有辦法造自己的大飛機,那麼多優秀的工程師一輩子連造飛機的機會都沒有,痛惜之情溢於言表。

但是,很奇怪的是,大學的時候,他並沒有選擇科技強國之路,反而進入浙江大學選了冷門的心理學,而且一口氣從學士讀到博士。

那時候的王堅,每天背著一個土裏土氣的黃軍包遊走在校園裏,不跟人主動交流。曾經跟王堅說過話的人說,“跟他說話,他不搭理你。”於是,慢慢地,大家覺得這個人是瘋子,不敢再接近他。

飛躍瘋人院的海報

行事如此異於常人,自然收獲了“怪咖”的外號。其實,隻有極少數真正熟悉他的人才知道,王堅之所以不愛跟人交流,是因為他無時無刻不在思考,有時候思考的太認真了,連別人喊他都聽不見。

但是,人大多數都是喜歡用眼睛去感受一個人的,第一印象的誤解一旦存在,難以消除,除非後期有足夠的時間去接觸。

“怪咖”王堅也許是沒有意識到外界的高壓,也許是太忙了,以至於一如既往地活在自己的世界裏。他不但要鑽研自己所修的工業心理學,還在學校旁聽計算機課程。結果等到學期結束,他已經比講師懂的還多了。

王堅的碩士論文

於是,學霸王堅洋洋灑灑寫了一篇《人機交互和多通道用戶界麵》作為碩士論文,這是中國首部討論人機交互的論文,後續航天工程上軌道對接的人機交互程序都受此影響。

不安分的大學教授轉戰微軟亞洲研究院

1990年,博士一畢業,王堅就被浙江大學留了下來。兩年後晉升為教授,隨後僅用一年時間又成為了博士生導師,又一年,他直接當上了係主任。1996年被美國紐約州立大學聘為心理係訪問教授,講授研究生必修課認知心理學。

在教育界春風得意的王堅卻高興不起來,一心隻想搞科研,做係主任他不順心也不喜歡。說白了,他不喜歡管別人也不喜歡被別人管。直到後來加入阿裏巴巴擔任管理層,馬雲對於他的管理能力直搖頭,還不留情麵地打了零分。

所以,沒幹多久,王堅就遞交辭職信從學校走人了。這時名氣也有了,當時正在籌備微軟亞洲研究院的李開複第一個找上門。他多次邀請王堅加入進來,終於在1999年成功說服動了王堅。而加入不久之後的他就給微軟帶來了新產品——數字墨水。

在微軟亞洲研究院的王堅,也保持著一貫的脾性,死活堅持不發表學術論文。

成功“忽悠”馬雲 押注雲計算

到了2007年,在“網俠大會”上,他遇到了馬雲,兩人開始了一段“士為知己者死”的傳奇故事。大會上,他對馬雲說了一句“如果阿裏還不掌握技術,未來將不會有它的身影。”一時間,電光火石迸發,這種高手與高手之間的對談,產生了極大的磁場,讓馬雲心生相見恨晚之感。

馬雲覺得自己遇到了一個比自己還懂阿裏的人,也是阿裏最最需要的人。兩年之後,也就是2009年,王堅被他挖了過來,給予的職位是阿裏的首席架構師,首要任務就是為阿裏輸出技術。2012年,馬雲把他提拔為阿裏CTO。

遇到風清揚馬雲,在科技圈孤寂多年的王堅,總算不需要如獨孤求敗般隻能以神雕慰藉度過寂寥的餘生。

可是,馬雲賞識歸賞識,阿裏內部可是謾罵聲和質疑聲一片。本來,單是不會寫代碼並且學心理學的就足以構成王堅招黑的原罪,他還義無反顧地一頭栽進當時完全沒有人嚐試過的雲計算,爭議就可想而知了。

畢竟,那可是8年前,沒有人知道雲集計算到底是什麼。唿風喚雨的BAT中,也就隻有馬雲開始看好這個領域,其他兩位老大都在唱反調。

2010年,李彥宏說,“雲計算不客氣一點講是新瓶裝舊酒,沒有新東西。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基於雲計算的這種互聯網應用出來,但想用雲計算方式多賺點錢會比較累。”

馬化騰對此看法跟李彥宏一致,他認為,“雲計算確實是一個比較超前的概念。要變成水和電一樣,可能要過幾百年、一千年後,等阿凡達那個時代的時候才能實現。”

遭遇同事和外界的全方位質疑 下屬看不到未來紛紛離職

在最初幾年裏,阿裏雲在集團內部成了一個笑話,技術上艱難,商業上也看不到可能性。笑話中的笑話就是王堅博士。

他太超前了,超前到需要周圍的人在認知上做一個選擇,先知還是騙子?

2012年8月,他被任命為阿裏巴巴集團CTO。這個任命在阿裏巴巴內網上引起強烈反彈,有人跟帖,雲手機做得一塌煳塗,浪費資源無數,還高升,讓人費解。不搞技術,不擅長管理,你有什麼隱藏技能?在帖子裏有人這樣問。

很多員工在阿裏內部網留言質疑王堅,憑什麼升CTO?

阿裏員工質疑績效考核沒有任何依據,為什麼王堅部門還不解散?

誰也不知道當時王堅到底承擔了多少壓力。阿裏雲幾乎隔一段時間就會有被解散的傳言,活在生死未卜裏。那時候阿裏雲的工程師會不斷地接到獵頭電話,苦口婆心,現在不走,等到跌停板的時候,想走也走不了。

自王堅入職阿裏開始,四麵八方的質疑聲向這位看上去瘦瘦的、天真無害的博士襲來。更要命的是,自己的團隊也開始高頻離職。當時,有一個員工要離職,他的主管就約他吃飯,勸他留下來,結果,這個離職的員工在飯桌上語重心長地跟主管說,“有一句話要真心對你講,阿裏雲很快就要拆了,你要想想你去哪裏。”

最後這個一直咬牙堅持的瘦弱大叔在阿裏雲事業部年會上失聲痛哭,但即便眼淚止不住的流,他還手拿話筒,哽咽地給自己鼓氣:“這幾年我挨的罵甚至比我一輩子挨得罵還多,但是我不後悔。”

內部的質疑,馬雲在內網接了過來。他說,博士的不足大家都知道,但博士了不起的地方,估計很少有人知道。假如10年前我們就有了博士,今天阿裏的技術可能會不一樣。王堅很感謝那段話,“他能站出來很好”。後來,這段話成了王堅新書的序言。如今看起來,似乎已經平淡無奇,時間站在了王堅這一邊。難的是話在5年前說了出來。

在被質疑的歲月裏馬雲始終是王堅的有力後盾

7年時間熬走5代工程師 阿裏雲問世

麵對非議與壓力,他強迫自己忍住閉著眼不看,堵著耳朵不聽,終於狠命地“活下來了”。

7年的時間,原來的核心團隊剩下20%,工程師已經到了第5代,“前仆後繼”。

王堅不是一個喜歡誇張的人。但是,他形容阿裏雲是靠工程師“拿命來填”。他領著一群年輕人,去做一個中國人從來沒有做過,隻在他們腦子裏存在過的東西。

因為在他的認知裏,他始終堅信“隻要是技術創新,99%是要被罵的,一定要有這個心理準備。如果覺得做這個創新,十個人裏麵,每個人都覺得這是創新,那一定是完蛋的,被罵並不一定是壞事情。”

王堅知道自己狠。在戰壕裏,工程師很多已經被炸得缺胳膊少腿了。這不是人命,但同樣殘酷,收割掉的是工程師的自尊心。

去IOE一戰成為阿裏雲進化的關鍵。去IOE是阿裏技術自主化的練兵,去掉IBM小型機、ORACLE數據庫和EMC存儲設備。誰也沒想到,去IOE後來成了一個流行詞,甚至有了去IOE的股票板塊。

最後一台小機下線標誌著阿裏雲技術的成熟

堅持的人總會得到收獲,這是亙古不變的法則。2013年,王堅終於成功了。

2013年,王堅完成了雲計算平台的開發,一個撥開雲層見曙光的時代來臨。借助雲計算平台,不僅使得天貓雙十一購物狂歡節交易額突飛勐進,而且阿裏雲依靠網絡存儲,使得成本省了一大半,在王堅研發成功發布之後一年裏,阿裏雲就賺回了超過6.5億元。

除此之外,它還幫助阿裏巴巴在全球拿下超過140萬客戶,他們遍布電子商務、數字娛樂、金融服務、醫療、氣象、政府管理等領域。因此,阿裏雲牢牢占據了世界雲計算前三的位置,僅次於Google Cloud和微軟Azure。

經過這幾役,王堅這個“最受爭議的CTO”總算名正言順了,也順帶挽回了馬雲的顏麵,不枉馬雲多年來的背書。

從“騙子”到“先知” 城市大腦成為王堅的下一個戰場

在阿裏雲的人看來,王堅可以算作中國的雲計算之父。沒有他的定義、推廣和推動,大家的認知都要晚好幾年。

雲計算如今已經炙手可熱。越來越多的企業用戶租用虛擬計算機的數據存儲空間和計算能力。2016年,阿裏雲為37%的中國網站保障安全,為全球140萬用戶提供雲計算和大數據的服務,目前在國內第一,全球第三。王堅已經不是當初那個需要大聲疾唿,和所有質疑作戰的堂吉訶德式的布道者。時間讓他有了成功者的從容。

2016年4月,王堅從CTO的位置上退下來,把這一棒轉交給行癲張建鋒。對於自己的管理能力,他是有自知之明的,卸掉阿裏雲總裁和阿裏CTO後,他繼續埋頭於他的技術鑽研。

去年4月,王堅牽頭十幾家企業跟杭州市政府聯合發起“城市大腦”項目,希望利用城市的數據資源,對整個城市進行全局實時分析,自動調配公共資源,最終把數據變成城市治理的最重要資源。

城市大腦成為王堅繼阿裏雲計算之後的下一個戰場

從去年王堅牽頭在杭州發起“城市大腦”項目開始,到今天,杭州已經有5萬個交通攝像頭充當“眼睛”來采集車流數據,通過人工智能方法處理後,就可以智能調控紅綠燈,改善交通狀況。

王堅認為,城市大腦就像電網一樣重要,中國有機會為城市貢獻一個新的基礎設施。跟當初搞雲計算不同,人工智能是一個熱鬧的場域,大家一擁而上,王堅以他慣有的執拗堅持在創造無限可能。

在王堅《在線》一書出來後,有人留言說,“你自己預言,又自己實現,這不就是作弊嘛。”對於這句話,王堅笑著回應,“就讓我繼續作弊吧。”

的確,如果人生所有的事都可以作弊,也不枉此生了。

隻不過,王堅厲害的地方並不是作弊,而是能拉上馬雲一起,壓上身家性命all in,居然還押對了。

分享到朋友圈,做一個有影響力的讀者!

最後更新:2017-10-18 19:36:19

  上一篇:go 馬雲最窮的時候說了一段話,太經典了!
  下一篇:go Angelababy摳圖算什麼?這部劇摳圖才摳得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