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07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馬化騰站台造勢,這是我們應該看到的騰訊的另一角

來源:虎嗅網、搜狐網、中國經濟網

物聯網智庫 整理發布

轉載請注明來源和出處

------【導讀】------

這場戰役中,騰訊其實有備而來!

提起騰訊,很多人都能想到QQ、微信等社交平台,也能想到騰訊理財通、QQ錢包等金融產品,還能想到騰訊遊戲、騰訊視頻、騰訊動漫等娛樂項目,甚至騰訊新聞、應用寶、電腦管家、天天P圖等等都是非常熟悉的產品。

雖然,騰訊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是互聯網巨頭,是連接人與人的代表企業。但是,當BAT中的百度和阿裏巴巴都在積極擁抱物聯網的時候,騰訊並非無動於衷,依然停留在消費它那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人口基數紅利的時代。

以前,傳統製造業似乎一直遊離在互聯網這股大潮之外,以至於幾乎到了淡出人們視線的地步,然而潮水遲早會湧到這個領域裏,畢竟互聯網真的無孔不入。在這個人與人的連接跨越到人與物、物與物連接的時代,騰訊在服務業已有眾多項目落地的情況下,如今它把工業製造業納入到了要發力開拓的領域。

於是,騰訊與製造業就有了故事......

為發力製造業站台造勢 務實的馬化騰親自上陣

過去,談“互聯網+”更多地是講連接服務,今年開始則延伸到互聯網+製造業、互聯網+工業方麵。今年來,馬化騰多次在公開場合為騰訊發力製造業站台造勢:

年初兩會前的媒體見麵會:雲和大數據也是助力存量經濟發展的一大引擎,比如傳統行業和互聯網銜接之後,會產生大量轉型升級的機會,發揮企業各項要素潛力,盤活各種資源。

2017中國“互聯網+”數字經濟峰會:互聯網+是手段,數字經濟是結果,網絡強國是目標。工業製造業是數字經濟的主戰場。

2017中國兩化融合大會上:未來20年,中國製造要走向中國創造,需要互聯網與製造業深度融合,成功的關鍵在於,中國能否形成軟件、硬件與服務三位一體的智能平台和創新生態。在中國工業轉型的曆史性時刻,騰訊雲可以提供‘智’的支持。作為互聯網企業,騰訊將繼續發揮“連接器”的作用,與合作夥伴一起,打破製造業的“信息孤島”,並通過提供雲平台等基礎設施,將互聯網的經驗乃至海外運營的能力,都開放給中國的製造企業,為它們實現智能製造,提供最合適的數字“零部件”。

這也表明了騰訊對於“互聯網+製造業”前景的無限期待。

進軍製造業,騰訊都做了哪些準備?

從過去孤立的終端變成一種完全聯網的、個性化的計算能力,雲的服務能力,是大勢所趨。而騰訊所扮演的角色,隻是支持企業走向數字經濟,提供一個底層的基礎能力,比如說像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的技術。總的來說,騰訊其實是定位在底層,希望提供很多基礎的零配件和連接能力,來支持各行各業的傳統企業。

在馬化騰看來,互聯網與製造業能否深度融合,其成功的關鍵在於是否能形成軟件、硬件與服務三位一體的智能平台和創新生態,互聯網+製造業的騰飛需要三個重要的基礎:連接,雲平台與安全。

而這三個因素,騰訊恰好全都具備。

連接方麵自不必多說,這本就是騰訊的優勢所在,即便其目前主要是連接人與人、連接人和服務,但是憑借多年來的積累,相信將這種能力嫁接到人與物、物與物的連接上不是太大的問題。未來,騰訊將各種連接能力開放,幫助製造企業觸達海量消費者,推動工業互聯網的發展。從而打破傳統製造業中的信息孤島,通過更多的連接形成以用戶為中心的工業互聯網,通過動態感知用戶的需求,來動態組織、研發、製造和服務,最終實現智能製造。

工業雲平台,則推動互聯網+製造的落地。騰訊打造工業雲平台的做法很務實,采用與最懂工業痛點的製造企業合作模式推進。騰訊堅持開放戰略,向製造企業開放入口、數據和計算能力,並提供LBS、人工智能等技術,促進製造業不斷創新發展。

安全是製造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的一個很大的顧慮,對於信息安全,騰訊感觸深刻,也投入很多。騰訊在內部成立了七個安全實驗室,深入研究不同的安全領域。就在前兩個月,騰訊旗下科恩安全實驗室繼去年發現特斯拉汽車係統的漏洞,幫助特斯拉排除了多個安全隱患後,該實驗室再次發現多個特斯拉高危安全漏洞並實現了對特斯拉的無物理接觸遠程攻擊。目前,騰訊在安全、穩定地運營海量數據的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技術,據稱騰訊希望把這些能力開放給製造企業,與製造企業形成緊密的安全聯盟,為智能製造守護好生命線。

應該說,這場征戰製造業的戰役中,騰訊其實有備而來。

助力各行各業轉型,騰訊雲表現很搶眼

雖然製造業很傳統,推進“互聯網+製造”存在諸多挑戰,比如,製造企業水平參差不齊,多數小而散,思維傳統,但是智能製造符合國家的大政方針,也順應數字化轉型和雲計算發展脈絡趨勢。目前,騰訊雲正在從擅長的社交、遊戲等垂直領域,逐漸向互聯網金融、政務、企業到傳統製造行業延伸,而騰訊目前也不乏相關案例:

【案例一】

騰訊雲與三一重工合作,將全球30萬台設備接入雲平台,實時采集近1萬個運行參數。利用雲計算和大數據,三一重工能遠程管理設備群的運行狀況,不僅實現了故障維修2小時內到現場、24小時內完成,還大幅減輕了備件的庫存壓力。

基於與三一重工的合作經驗,騰訊雲與樹根互聯共同打造的了“根雲”工業互聯網平台,已經能覆蓋30個細分行業,兼容95%通信和控製器協議,還可以普適中國38萬家中小企業的現狀,預計能盤活萬億級的工業存量資產,幫助廣大工業企業實現互聯網式的換道超車。

三一重工與騰訊雲合作的“根雲”平台,是中國最具客戶價值的工業互聯網平台,主要為本土製造企業提供端到端的物聯網解決方案。其中,騰訊雲主要提供底層雲計算基礎架構能力,如IaaS、PaaS層的大數據存儲和運算能力,可快速提升機器運行效率,並將物聯網技術與工業生產力相結合,具有很強的廣泛適用性。

借助該平台,三一重工不僅能高效的完成設備分析、預測和運營支持,還實現從設計、製造,到提供租賃和維護服務,再到大數據分析服務等一係列商業模式上的創新。“有的施工單位買不起大型設備,就可以租賃,進而帶動租賃服務業,甚至帶來了供應鏈金融服務。”

樹根互聯的這個平台,或者說該公司的“雲”,就是架在騰訊雲上的一個典型應用。

【案例二】

騰訊雲還與深圳華龍訊達共同為深圳巴士集團打造了基於雲平台的智慧交通解決方案。通過在每輛巴士上安裝信息采集終端,實時采集500多個維度的數據,將車輛、乘客、道路狀態等信息通過騰訊雲的安全網絡傳送到雲端,利用騰訊雲計算和大數據能力進行分析處理,最終通過騰訊雲RayData大數據可視化交互係統實時展示,便於巴士集團進行集中調度管理。該方案正是雙方聯手打造的工業互聯網平台在交通運輸行業的典型應用,標準化的工業互聯網平台可以在更多的工業企業應用推廣,包括生產製造、能源、電力等多個行業。

同時,騰訊雲與唐山鋼鐵集團微爾自動化公司簽約合作,後者作為一家典型的傳統鋼鐵工業公司,以騰訊雲的Tstack雲計算平台作為基礎雲平台,提升了其互聯網+服務能力,雙方攜手為鋼鐵行業及河北省內的工業企業提供高性價比的工業雲服務。

【案例三】

通威股份作為全球最大的水產飼料生產企業,其在2015年提了一個“互聯網+水產”的概念,創造性的通過微信的企業號,叫“魚苗通”和“魚價通”來銜接魚苗企業和需求方,包括養成了之後的成交。另外一個更有意思的應用為“魚病通”,該企業利用類似於滴滴LBS的模式,加上共享經濟的方式。比如說,你一個池塘裏養魚,發生了魚病,你可以直接點APP,就近尋找離你最近的魚病專家,而且可以在線看專家的用戶評價,把需求對接起來。

除此以外,騰訊還聯合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華龍訊達成立“互聯網+工業研究中心”,借助該中心匯集各界智慧,在工業互聯網、工業雲等領域開展研究,探討製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趨勢、規律和路徑。

互聯網與製造業,從相殺到相愛

曾經,互聯網企業被稱為“摧毀”實體經濟的“罪魁禍首”,而如今不約而同進軍製造業,這時候應該能夠想到穀歌、阿裏巴巴、Facebook。

在軟件蠶食世界的陰影下,傳統工業麵臨互聯網企業的威脅時該怎麼辦?當數據變得比實體更有價值時該怎麼辦?主動擁抱互聯網、尋求轉型,打造自己的工業互聯網。

最後更新:2017-10-08 13:57:15

  上一篇:go 關於鄭爽、馬天宇、楊洋、湯唯、李宇春、劉亦菲的爆料
  下一篇:go 最近“山雞哥”陳小春的微博評論又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