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73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巴菲特、蓋茨、小紮、孫正義、沈南鵬……這是他們眼中的未來

巴菲特、蓋茨、小紮、沈南鵬、孫正義……這些企業家、夢想家和先知在各自的領域中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創造了巨大的財富,如果讓他們展望人類下一個百年,他們會告訴我們什麼?

01

沃倫·巴菲特

“我反複讀過本傑明·格雷厄姆的書《聰明的投資者》,大概讀了六次。

書中的見解十分精彩,而且易讀易懂。從中我領悟到一個投資策略,這個策略我沿用至今。找到一家好公司,而且我得了解它為什麼是一家好公司。比如,具有持久的競爭優勢,經營者既有能力又誠實可靠,商品價格合理。我們不會賣掉這家公司,因此一個月後或一個季度後,公司的盈利未必要上漲。

我們期待的是,十年、二十年或三十年後,能夠賺更多的錢。接著,我們要尋找值得敬佩和信任的管理團隊。

02

比爾·蓋茨(微軟聯合創始者)

未來100年將帶來更多契機。對於擁有偉大想法的人,如今立即與世界分享想法變得如此便利。創新的步伐正在加速,這開拓了較以往任何時候都寬廣的探索領域。我們剛開始挖掘人工智能的潛力,為的是幫助人們提高生產力和創造力。生物科學的前景十分美好——幫助人們更長壽、更健康。清潔能源的巨大進步將使其變得更加經濟實惠,這將有助於消除貧困,避免氣候變化帶來的惡劣影響。這些進步的潛力令人興奮——可拯救百萬人的生命並改善他們的生活。

在未來100年裏,人們需要持續相信創新的力量,並願意為一些變革性的想法冒險。”

03

馬克·紮克伯格(Facebook 聯合創始人)

“Facebook的宗旨是把公司的服務提供給盡可能多的人,從而讓全球的每一個人都能有機會表達自己的聲音。人們經常向我尋求創辦公司的建議,而我總是告訴他們,你的目標不應該是創建公司

聚焦於你想實現的改變,找到與你擁有相同目標的人,或許最終你能夠打造出一家幫助他人辨明目標、並對世界產生積極影響的公司。”

04

傑夫·貝佐斯(亞馬遜創始人)

“我們正處於一個深刻的過渡階段,由於透明度和口碑的影響力,顧客擁有著令人難以置信的力量。在過去,你讓顧客開心,他們會告訴五個朋友。現在由於互聯網的“擴音”效果,通過在線評價或是社交媒體,他們可以告訴五千個朋友。

在過去,一個產品哪怕劣質,但憑借出色的市場營銷,它也能受到市場青睞。但如今透明度如此之高,顧客能夠輕易地判斷產品和服務的優劣。”

05

蒂姆·伯納斯·李(萬維網發明者)

開放的網絡已成為企業家們打造成功公司的沃土,他們不必尋求互聯網供應商的同意,就可以實現自己的想法。如果破壞了這片“自由”空間,無異於在網絡的下一次顛覆浪潮前設立了巨大的障礙。

開放的網絡就如同所有開放市場,需要規則以保障公平和競爭。為了所有人的經濟、社會利益,網絡必須被視為一種公共物品,借由適當的公司和政府措施來保持它的開放性(包括中立性)。”

06

埃隆·馬斯克

(Paypal 、特斯拉和SpaceX 的聯合創始人)

人工智能將為社會帶來諸多益處,如,自主駕駛汽車和改善的醫療診斷。然而,通過人工智能,人類可能會召來惡魔,並對人類生存帶來威脅。如果超級智能在無意中被優化來傷害人類,可能產生的後果會是災難性的。

例如,委派人工智能來處理垃圾郵件,結果人工智能發現,擺脫垃圾郵件的最好辦法是除去人類。我們是首個擁有自我摧毀能力的物種,如果有足夠的時間,人類被人工智能消滅的可能性極大。問題在於:我們能否趕在人工智能前做好自保措施?

07

張忠謀(台積電創始人)

“我的價值觀是,誠信、承諾、創新和客戶信賴。誠信意味著,哪怕付出很高的代價,也要保持誠實並信守諾言。

08

沈南鵬(紅杉資本全球執行合夥人)

投資行業的變化日新月異,這使得我們必須持之以恒地學習,這樣才能使自己始終處於行業最前沿。我們的學習不但要通過大量的閱讀完成,更為重要的是經常和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士深入交流,比如著名的科學家、政策的製定者、作家、哲學家等等。這些多層次的交流能夠幫助我們了解全球的最新觀點,擁有前瞻的視野和敏銳的洞察力。”

“我不認為人類會被人工智能取代,我們的工作更像是藝術,而非科學。麵對未來,如何持續創造價值並領先市場,這將會是一個挑戰。”

09

孫正義(軟銀創始人)

“微處理器被緊湊地安裝在電腦中並相互連通,這創造了互聯網以及後來的智能手機。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的大腦比手臂和腿更重要。這種超級智慧將引發前所未見的發展,並為人類做出貢獻。

每天早晨醒來時,我會問自己,我在哪裏?我不知道自己身在何處,因為我正輾轉於世界各地,但是我不想睡覺,我對這一切感到很激動。”

10

梅格·惠特曼(惠普CEO )

“有這麼一種錯誤的觀念:要成功就需要放棄一些合宜的、常規的價值觀:誠實、家庭、社區、正直、慷慨、勇氣、同理心等。

我從未接受過這種觀念。我尊重野心,但不是無情的野心。

11

邁克爾·戴爾( 戴爾創始人)

“接下來數年,隨著智能化成本不斷降低,企業的成敗將取決於它們把數據(包括曆史數據)實時轉化為洞察力、行動、產品和服務的能力

我們喜歡把自己當成一家長著大耳朵的公司:我們傾聽、學習、理解,最終創造產品。”

12

繆西婭·普拉達(普拉達聯合CEO 和總設計師)

“我對打造個人名聲沒有多少興趣。我在意的是,公司代表著什麼。工作是我的信仰,我相信,與我們生活的世界保持聯係,有益無弊。你需要保持好奇,永遠不要停止學習。

你必須挑戰自我,讓自己每天都要思考,為的是理解正在發生的事,並作出相應的反應。”

最後更新:2017-10-08 23:48:29

  上一篇:go 周冬雨教你大廚速成!全是一學就會做的好吃噠
  下一篇:go 明星穿搭:吳昕穿衣搭配都有自己獨特的心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