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健康喝好水–小米淨水器(廚上式)開箱安裝及使用體驗
家裏一直用自來水燒水做飯,燒水壺裏總是會結不少水垢,每次用醋清理幹淨後,沒兩天就又出現了,越結越多,非常煩人,也令自己對水質有點擔心。於是上個月入手了小米淨水器廚上式增強版(因為不想動廚下水管,也考慮到以後拆卸方便,所以選擇了廚上式),至今已使用一個月了,感覺尚可。這裏補一下開箱和安裝過程,再說說一個月來自己的使用體驗,和大家分享。
快遞寄存在了小區代收點,自己親自取回,感覺重量和體積比自己想象的要沉、要大,還好包裹完好,沒有破損。▼
打開箱子,裏麵包括了主機、濾芯、配件盒和說明書。其中主機和濾芯全部塑封,保證了潔淨衛生。由於產品特殊,說明書有必要仔細閱讀,避免安裝失誤。▼
四個濾芯,1號是PP棉,2號和4號是活性炭濾芯,3號是RO反滲透濾芯,也是最貴的。▼
配件盒裏提供了6個水龍頭的轉接頭和一個扳手。▼
拆開主機的塑封,掀開保護蓋後,能看到濾芯的安裝位置,還有安裝說明、注意事項、wifi連接指示燈以及濾芯選擇和複位鍵等▼
拆開濾芯塑封,按說明逐個小心安裝好,主機就安裝成功了。▼
下麵擰下家裏自來水龍頭的起泡器,選擇與自來水龍頭匹配的轉接頭裝好。▼
然後安裝淨水器觸控龍頭,也比較簡單。觸控龍頭上方有兩個觸摸鍵,負責切換自來水和純水,可以濕手操作。下方有兩個出水孔,大的是自來水,小的是純水出孔。▼
接著放置好濃縮水管。▼
接通電源,連入WIFI,在米家APP上綁定設備▼
按照說明,使用前需要先用最大水量製純水衝洗30分鍾,以全麵清洗濾芯和淨水器水路,直至淨純橙燈變成藍燈,就大功告成了。▼
在米家APP上可以看到自家自來水淨化前的TDS值和淨化後的TDS值,以及每天每周每月用水量和各個濾芯的剩餘使用時間等信息。APP上可以看到自己家自來水的TDS值是200左右,雖說也在城市自來水水質的合格範圍,但也算比較高了。不過這裏也必須說明一下,TDS值的高低並不絕對代表水質的好壞。▼
使用上還是非常人性化的,還是用原來的龍頭開關控製出水、關水,淨水器龍頭隻負責切換自來水和純水。觸控龍頭自來水藍燈亮的狀態下,打開龍頭開關,這時流出的就是自來水,而且水量和未安裝淨水器時是一樣的。▼
觸摸觸控龍頭純水鍵,藍燈亮起,打開龍頭開關,這時增壓泵開始工作,自來水進入淨水器內被淨化,流出純水,同時排出濃縮水。純水狀態不使用超過10秒會自動切換回自來水狀態。▼
下麵說一下使用一個月來的感受。
一、設備安裝非常方便。不用改水路,不用水管接頭,隻需自己動手把淨水器龍頭接上即可,幾分鍾搞定,真的非常簡單。由於自己家的水路不用動一根水管一個接頭,用水的安全性也能夠得到更好的保證。而且將來搬家或其他原因想拆卸移機,也很方便。這也是自己選擇櫥上式而沒選擇廚下式的主要原因。占地麵積也不大,比自己家3L電飯煲還要小一點。▼
二、用水切換非常人性化。淨水器待機狀態下默認自來水,隻有觸摸純水鍵且藍燈亮起時,才會出純水。觸摸純水鍵藍燈亮起,如果10秒鍾未打開水龍頭,也會自動切換回自來水。
三、淨水效果明顯。自己沒有專業設備測量,但最顯著的變化就是燒水壺內壁一個多月來沒有一點水垢產生,而且玻璃壺用久了也沒有了沉澱物,相比之前改善非常明顯。▼
四、出水量和廢水比要比自己預想的好。自己家燒水壺最大水位1.7升,接滿大概花了100秒。在APP上顯示廢水比也差不多是1:1.5的水平(柱狀圖白色部分和淺藍色部分對比,白色部分是純水量)。而且濃縮水裏也已經除去大部分有害物質,水質比自來水要好得多,可以貯存起來洗菜洗碗幹家務,不至於浪費。▼
要說缺點,和很多網友反映的一樣,增壓泵工作時的噪音的確有些大。希望下一代能在產品噪音上進一步改進,同時最好加入顯示屏。總之個人感覺家裏有一台淨水器還是很有必要的,畢竟健康比什麼都重要,如果想買安裝簡單且性價比又高的,小米這款櫥上式淨水器是個不錯的選擇。
很不錯的分享哦,但是發現了錯別字,樓主還需要修改一下,加入精華予以鼓勵,期待更多優質分享
很不錯的分享哦,但是發現了錯別字,樓主還需要修改一下,加入精華予以鼓勵,期待更多優質分享
不錯不錯
樓主少說了一點,平時多注意衝洗洗RO濾芯(打開水龍頭後長按自來水鍵幾秒),多保養有助於保證機子的壽命
最後更新:2017-12-04 20: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