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麵屏”概念還未炒熱 華為Mate 10開啟手機“真智能”時代
因為人工智能技術的問世,“全麵屏”或許成了智能手機史上最短命概念。
10月20日,華為的2017年度壓軸旗艦機型——HUAWEI Mate 10係列在上海正式發布。據了解,它搭載了華為人工智能手機芯片、新一代徠卡雙攝像頭和HUAWEI FullView Display全麵屏等,還植入了基於Android 8.0的全新EMUI 8.0操作係統。
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
4天前,華為的這一最新力作在德國幕尼黑首次露麵,引發全球產業界高度關注。有外媒當時就評論稱,蘋果的“真正對手出現了。”
能夠和蘋果相提並論,華為必然有著搶眼的市場表現:2017年第3季度手機發貨量達1.12億台,同比增長19%,在全球市場份額超越蘋果,成為僅次於三星的“老二”,在中國本土的市場份額持續保持第一。但真正讓外媒感到震驚的,是華為在手機技術上展現出來的硬實力,尤其是HUAWEI Mate 10所具有的圖片處理等人工智能技術,不再讓iPhone的人臉識別技術在市場上獨美。
在發布會現場,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向IT時代網表示:“萬物感知、萬物智能、萬物互聯的智慧社會即將到來,華為將作為智慧社會的使能者和推動者,在智能全場景、智能交互、AI等方麵繼續努力,與消費者一起向更智慧的人工智能時代邁進。”
有業界人士就此表示,隨著蘋果和華為最新款產品的誕生,真正能夠善解人意的“智能手機”宣告誕生,手機將從此成為人們工作和生活場景中的智慧助手。他還斷言,一些廠商在年內鼓吹的“全麵屏”概念將跌落凡塵,市場之爭必然向智能方向轉型。
一顆智能的芯
“智能手機”(Smart Phone)概念,始於摩托羅拉在1998年推出的A6188手機,但真正讓市場接受此概念的,是蘋果的iPhone,它也就成了智能手機市場上標誌性的存在。
但以前智能手機的概念,僅定義了手機具有獨立操作係統,能夠安裝和卸載軟件和遊戲等第三方服務商提供的程序服務,來對手機功能進行擴充,並可以通過移動通訊網絡實現無線網絡接入。
或許以前人們對人工智能的認知有限,用現在的觀念來看,這樣的智能手機並不智能。
人工智能領域的專業人士告訴IT時代網,“人工智能絕對離不開計算力、雲計算和大數據”,現在人工智能技術在機器人、醫療、無人駕駛和無人機等領域取得突飛勐進的發展,就是得益於這3項技術的突破。而人們之前使用的無論是蘋果係,還是安卓係手機,既沒有強大的計算力,更談不上大數據和雲計算,因此,雖然它們都叫“smart phone”,除了軟件應用更豐富和硬件性能更強大,在智能上相比功能手機,沒有出現代際提升。
這種“偽智能”現象,直到iPhone 8係列、iPhone X和華為Mate 10係列的出現而宣告結束。
賦予iPhone X人臉識別的,是蘋果的A11芯片;讓華為Mate 10學會“像人一樣思考”的,是華為自主研發的麒麟970芯片,它們是當今“唯二”具有神經網絡處理單元(NPU:Neural Network Processing Unit)的手機用智能芯片。
高通和聯發科尚未提供類似產品,英特爾的NNP神經網絡處理器主要麵向企業用戶,三星則是在努力追趕,將在下一代Exynos品牌手機芯片增添一個由中國創業公司深鑒科技定製的神經引擎協處理器。
人工智能的重要技術分支是深度學習,而深度學習的依賴於大數據。移動互聯網是數據大爆炸時代,大數據讓人工智能變得越來越好用。而華為通過“端管雲”的戰略,在各式移動終端上獲得了競爭對手不可能擁有的大數據,並通過華為雲實現雲計算。到目前為止,華為終端雲服務全球注冊賬號數突破2.8億,注冊開發者突破33萬,以消費者雲業務為核心的智慧生態已經成形。
因此,華為形成一個強大的人工智能體係:基本的大數據分析和數據模型的形成是在雲端,在雲端通過訓練形成知識庫,知識庫放在手機端,用的時候隨時從手機端調用。而手機端強大的運算能力,讓用戶的手機隨著用戶的使用不斷智能化,不再是一個工具,而是陪伴用戶一起成長。
依據華為官方的介紹,麒麟970上集成了55億個晶體管(比高通驍龍835還要多出25億個),其中包含8核CPU(4個Cortex-A73架構高能耗核心和4個Cortex-A53架構低能耗核心)、12核GPU、雙ISP、以及創新的HiAI移動計算架構,首次集成NPU專用硬件處理單元。
GPU 是處理器中專門用於圖形計算的單元,NPU就是處理器中專門用來處理人工智能的計算單元,它能夠針對人工智能的特殊性,呈現出最優化最高速的計算效率,實現硬件性能的大幅改善。據測算,華為NPU的AI運算能力相比四個Cortex-A73核心有大約25倍性能和50倍能效的優勢。
麒麟970搭載的NPU學習了1億張圖片
據餘承東介紹,華為NPU已學習過13個類別的1億張圖片,可輕鬆識別用戶的拍攝場景。根據華為的現場演示,Mate10 Pro識別100張圖片耗時5秒,快於iPhone 8 Plus的10秒和三星Galaxy Note 8的100秒。
所以,當同行們隻能在攝像頭數量、全麵屏等概念上作作文章的時候,中國手機廠商中,隻有華為在大踏步地向人工智能技術挺進。
智慧新體驗
蘋果把智慧體驗,首先用於人臉識別。但中國段子手的瘋狂吐槽,讓人感覺“人臉識別”可能叫好不叫座。而華為,還是把智能體驗應用於自己最拿手,中國用戶最喜歡的攝影上。
華為從2016年開始與徠卡展開深度戰略合作,HUAWEI Mate 10係列繼續搭載華為與徠卡聯合設計的全新一代雙攝鏡頭,配以徠卡SUMMILUX-H雙鏡頭模組,采用雙f/1.6超大光圈。
HUAWEI Mate 10係列
正是基於NPU人工智能技術,華為Mate 10係列在拍攝過程中可智能識別13種場景和物體,可根據對象的特點和屬性自動調節參數設置,用更聰明的算法,告別了千篇一律的拍攝參數設定,令每一拍都能達到更加出色的效果。更進一步的是,在識別到用戶正在拍攝人像時,通過實時運算進行AI精準虛化,使前景更清晰銳利,後景的虛化也更自然。
鑒於此,有人說,有了人工智能技術後的華為Mate 10係列手機就是一個“超級鏡頭”。而全球專業相機權威評測機構DXOMARK MOBILE`PHOTO對華為Mate 10 Pro拍照功能做綜合測試後,給出了最高分100分,超過iPhone 8 plus和三星Note8。
“華為Mate10不僅是智能手機,而是智慧手機,它會學習,能思考,更懂你。”餘承東表示,在華為Mate10身上,它的智慧還主要體現在智慧體驗和智慧生態。
進入智慧互聯時代,手機不僅能聽懂、看懂,甚至能以人類的方式理解人類訴求,讓用戶獲得自主而恰當的信息服務。
基於對海量信息處理能力的提升,華為Mate 10搭載的EMUI 8.0智慧操作係統,還帶來了更多新功能,智慧識屏功能方便閱讀和聊天,基於聊天內容,可將電影、餐廳等信息主動推送呈現,提升體驗。智能助手能實現高效助理的功能,通過場景化卡片實時呈現如出行、快遞等信息提醒,幫助用戶一手掌控移動生活。隨行翻譯,實時翻譯文本、語音、照片,並已實現部分功能的離線翻譯,讓溝通無邊界。
電池續航力,也一直是華為重點投入的方向。此次,為了提升手機電池的續航能力,華為Mate 10係列的高密度大容量電池配合智慧節電技術,讓續航得到進一步提升。作為業界領先的低壓快充的代表,華為SuperCharge超級快充30分鍾可充電58%,做到早上了“起床充電半小時,能充滿50%以上,可以用一整天”的續航突破。華為因此率先獲得德國萊茵TÜV安全快充權威認證,讓手機快充在展示速度優勢的同時,也更加安全、放心。
有了多項體貼人、感知人的智慧型體驗加持,餘承東對華為Mate 10係列手機保持著高度信心。他告訴IT時代網,之前的華為Mate 9在全球售出1000萬台,他希望Mate 10的發貨量達到1500萬台。
從餘承東的信心中看出,華為手機超越三星,問鼎全球第一的意圖,不言自明。
最後更新:2017-10-24 23:4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