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60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上海信息安全行業協會會長:iPhoneX,安全評分是“大叉”

譚建峰接受南都專訪。

在2017國家網絡安全周開幕式上,上海市信息安全行業協會會長、眾人科技董事長談劍峰獲“網絡安全優秀人才”稱號。

接受南方都市報專訪時,談劍峰給當下熱門的人臉識別技術破了一盆冷水,認為可能會給用戶帶來巨大的安全隱患。

“對不起,你不可能再有第二張臉”

南都:蘋果手機最新推出了Face ID功能,人臉識別等生物認證技術也廣泛應用在移動支付等領域,大家很關心,它的安全性怎樣?

談劍峰:蘋果iPhoneX,我給它安全評分是“大叉”!其實生物特征,指紋也好刷臉也好,都是唯一特征,我們老百姓為什麼覺得生物識別技術安全,就是覺得臉長在自己身上,是唯一的,但這反而是最不安全的。我們腦子裏的密碼丟失後,可以再設置一個新的,但有大量生物特征信息的服務器一旦受到攻擊,數據庫被拿走,對不起,你不可能再有第二張臉。很多廠商和媒體都避開這個點,說我的識別率多高,所以用戶可以放心,放心什麼呀,你識別率越高我的安全問題越大。

我認為生物認證是互聯網身份認證應用中最不安全的一種技術。現在銀行把生物特征作為輔助認證,相對好一點,因為金融機構的風險防範和安全等級相對高,但在互聯網進行廣大應用是不是合適,這個老百姓自有判斷。

南都:有些公司說數據儲存在本地,不會上傳到服務器,這樣能保證安全嗎?

談劍峰:現在很多標準組織或廠商說手機終端隻做認證,識別後從手機往服務器端傳輸時,是用傳統的加密方式傳輸的,不傳輸生物特征。問題是哪個廠商,哪個App會把這麼好的大數據放在本地?我個人認為,不可能。為什麼我們今天沒有個人隱私,因為大數據時代下,每一個App都在搜集我們的數據。你作為廠商會不采集嗎?我這個問號就打給你。

南都:在您看來,生物識別技術有其發展的必要嗎?

談劍峰:生物識別技術和生物識別認證應用是兩回事,技術當然越準確越好,應用在公安的抓捕、公關場所信息的抓取,這些工作需要識別率高。但是我們不能一味追求便捷、方便,因為同時也帶來很大的安全隱患。

南都:那手機用戶怎麼設置密碼最安全?

談劍峰:在手機上,回歸最傳統的六位數、八位數的Pin碼(個人識別碼),這反而是相對安全的。生物特征可以替代Pin碼,但有時候由於手指出汗等緣故導致手機無法識別,還是需要使用Pin碼,那幹嘛要把生物特征上傳,給自己埋下不安全的隱患呢?

“我們對網絡安全的投入程度還遠遠不夠”

南都:中國目前的網絡安全水平與其他發達國家差距多大?

談劍峰:現在差距還是比較大的。目前國家已經把“網絡安全”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但最大的問題還是產業和實際應用投入相差甚遠,整個安全生態鏈還沒有形成。中國在信息安全產業起步較晚,但我們在核心技術的研發能力上絕對不會比別人差,如果要做到與發達國家並駕齊驅的水平,我估計需要若幹年。

南都:網絡安全產業未來趨勢怎樣?

談劍峰:網絡安全產業的技術含金量較高,未來價值也很大,會越來越被重視,但不會像互聯網行業一樣有很多虛擬化的價值,互聯網很多時候看用戶數、有效客戶數、轉化率,安全行業不是這樣,它是很實在的。而且網絡安全行業會從產品化轉向服務化,服務的價值會越來越體現,進而網絡安全的價值也會越來越大。

采寫:南都記者 嵇石 實習生劉雨錕 發自上海

最後更新:2017-10-08 13:58:49

  上一篇:go iPhone8一周跌破官網價,iPhoneX被炒至3萬,庫克很尷尬!
  下一篇:go iPhoneX影響力有多大?二手iPhone7 128GB隻要3600元就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