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449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陳小春空降島城 助陣七爺牛腩麵開業

2017年9月10日,陳小春突然出現在青島萬象城七爺牛腩麵店鋪,陳小春此次也是應邀來青島為青島七爺牛腩麵開業助陣捧場!活動現場吸引眾多粉絲和消費者駐足觀看互動!

作為香港傳統經典美食的清湯牛腩麵,它以獨特的口感為港人所喜愛,並日益被世界華人所熟知,進而走出香港,越過嶺南,在不乏世界美食聚集地的青島萬象城落戶,七爺清湯腩一開業就成為青島美食界一顆閃耀的新星,便是在京傳統香港美食的金牌代表,因其獨具一格的特色,也被稱為北京的“香港角”,華人的深回憶。一碗清澈清香的湯底,幾塊軟爛勁道的牛腩,一團爽滑彈牙的幼麵,幾粒青翠剔透的西芹香蔥,匯聚一片情緣,一段追憶,造就香江邊曆史悠久的經典美食——清湯牛腩麵。

為何叫“七爺清湯腩”呢?乍一聽,仿佛與香港中環歌賦街21號的九記牛腩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的感覺:我是九,你是七,大家都用數字做招牌。其實不然,之所以叫“七爺清湯腩”,這其中的緣由很簡單:該店是由陳小春和他的6個“古惑仔”朋友一起開的,因此稱之為“七爺”。而陳小春卻是七位爺中最後一位的大爺,有著“末之首”的地位,這主要是因為該店本是由其6個朋友首先提出來的,且頗具玩票性質,而陳小春可以說是後來偶然性的參與進來。但因陳小春在幾人中的名氣最大,因此可以稱為“七爺中的‘大爺’”。

小龍星馳時正英,港影流金歲月縈。勐龍過江豪情在,一碗腩麵憶舊情。清湯腩粉/麵,經典港式粵菜。一湯、一肉、一麵,看似平淡無奇,實則心血結晶。為了能使北京人品嚐到正宗的香港味道,七爺們不惜重金,所有食材及調料均由空運自港入京,極短的運輸時間,極佳的運輸模式,極正的食材料理,令北京人在最好的時間裏,最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上品味經典,解讀香港。也在潛移默化中使人們感受到七爺的良苦用心。

“獅子山觸得到長城,血脈裏感應”《始終有你》跨越獅子山,跨越大嶺南,飄過荒野,越過高樓,降落在長城腳下的北京。一係列正點的牛腩麵食材經曆了跨越大江南北的旅行,再經香港師傅的精心調味烹飪,然後擺在你麵前,你可以看到這樣一幅畫麵:湯頭清淡濃香,小蔥鮮嫩青翠,西芹爽口碧綠,麵條爽滑勁道,牛腩塊兒大筋道。呷一口湯,吃一筷麵,方能感到“牛味兒十足”,一直與你的齒舌纏綿不休。幾經咀嚼,唇齒留香後,你竟還可以達到舍不得下肚的境界。湯與麵的交融,麵與肉的糅合,挑逗味蕾,極具誘惑。這麵牛!正宗清湯腩,地道香港味!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而我想說,即使巧婦有米了,就一定可以勝任一道美食嗎?答案是否定的!在食材選擇上,七爺清湯腩用料考究,香港師傅精益求精。

一碗“群英薈萃”的清湯牛腩麵,牛腩與麵這兩大主角擔當重任,可謂看家法寶。首先說說這麵。七爺清湯腩所選用的麵是廣東省漢族傳統美食——竹升麵。好吃的廣東人對飲食向來挑剔,而且對食物的叫法以及寓意都很講究。廣東人因“竿”音不吉利而改為“升”。竹升麵以傳統之法和麵,特加以鴨蛋而非雞蛋,用大茅竹竿壓麵打條兒,這樣做出的成品才會脆爽彈牙,韌性十足。同時它亦是製作雲吞的最佳麵品種類,其湯頭鮮美,馳名省港。

再來說說這牛腩。牛腩一詞屬方言,常見主要用於粵語。牛腩分為爽腩,坑腩,挽手腩,崩沙腩等。而七爺堅持選用坑腩。坑腩是牛肋骨之間的肉,肉味濃,並連著筋膜肉膏,口感柔中有韌,韌中透柔,逼著你咀嚼出牛肉的原汁原味,因此這也是其“牛味十足”的原因之一。

沒有一番費心的熬製,一碗清甜濃香的牛肉湯不可能成功麵世。且行且研究,為了能使味道“盡善盡美”,七爺們不斷熬製,汲取經驗,摒棄糟粕,從配方到火候到時間,這些細節,無一放過。精選上好的牛大骨搭配不同的珍貴調料和藥材,經過無數次的試驗,終於敲定原湯製作的黃金標準,令大家得到一致認可後方才準許麵對市民。每天的高湯都是當日熬製,日日新湯好麵,直到售罄,因此食客完全可以放心,絕不會品嚐到“那天今日”的陳湯。

從香港到北京,七爺堅持牛腩麵Copy的路線不動搖

今年3月中旬,筆者進行了一次香港旅行,性質為懷舊與美食之旅。從羅湖口岸搭地鐵到油麻地站下車,本著就近原則,便在油麻地地鐵站附近的一家茶餐廳就餐,專門點了一份清湯牛腩麵、凍檸茶及奶油多士。品嚐了一下,想起在北京吃過的七爺清湯牛腩麵,二者除了湯色的深淺之差以外,味道幾乎一樣。那時仿佛置身於北京的店,若非抬頭看了眼茶餐廳的裝潢,還真的以為自己又去了一趟位於三裏屯小春的店呢。食罷頗感港味地道純正,小春用心良苦啊!對於多年熱衷於粵菜研究的資深吃貨——我,著實對以小春為首的七位爺由衷佩服——堅持真材實料,堅持港式技藝,堅持優化環節,堅持精益求精。如此這般,也就成就七爺清湯腩在北京經營的巨大成功。可以毫不誇張地這樣講,就算不依賴陳小春的光環,它也因選材嚴格,製作嚴謹,尊重傳統,曆久彌新而優勢獨特,自然水到渠成,自然門庭若市。

所謂酒香不怕巷子深,七爺清湯腩的店麵很小。拿位於東城區新中街的第一家店來說,它坐落在四條胡同的一間很不起眼的平房,與其他門麵房別無二樣,但小小的Logo卻很獨特顯眼。以清湯腩粉/麵為代表的香港美食頗具特色。店內裝飾為香港風格,掛有香港地鐵名的畫框,李小龍的《唐山大兄》電影海報,還有周星馳的《功夫》劇照,邵氏電影的名劇佳作及其他經典的香港電影藝人照片,卡座式的位子,習慣性的拚桌,循環不斷地播放著經典粵語歌曲及香港電影,那是一種充滿黃昏色彩的懷舊的港情港調......

陳小春:由娛樂圈成功轉型餐飲的港台藝人

陳小春,1967年生於廣東惠州,1985年加入TVB舞蹈藝員訓練班。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由他主演的《古惑仔》係列,《鹿鼎記》,《墨鬥先生》,《精武門》,《神偷次世代》等影片,“嚴重”影響了80、90後整整兩代人,簡直刻骨銘心,到現在仍是那群人集體的經典回憶。

談起開麵館,上文已經說過,著實是緣分在“作怪”。陳小春伊始並不是麵館“話事人”,原本隻是6位爺的事兒,隻是因為知道了其6位朋友要開餐館,自己亦興趣正濃,於是便很隨意的答應參與進來,這一入夥兒還沒完,到最後他卻成了擔任重任的麵館“摣fit人”——嗨,誰讓人家用精湛的演繹給觀眾留下一部部經典佳作而博得大眾的認可呢?這成為麵館掌門人也是自然的事兒!

當今,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紮堆兒的港式茶餐廳並不少見,競爭激烈但花樣大同小異。而七爺則不同——主攻京城稀缺的清湯牛腩麵,其定位清晰明確,搶占先機——我們就主打這一樣香港美食,這是我們的重中之重,附加配賣潮汕魚蛋,廣東菜心,港式牛雜,牛腩通心粉,豬腳飯等。這樣一來,主次明確,特色很容易凸顯,成為奪人眼球之利器。

在國內,有很多藝人在北上廣等國內大城市開餐廳,但不少都成績平平,更有甚關閉門庭;其最主要的原因還在於:首要依托明星效應,定位模煳,特色不明顯,重明星效應,輕食物味道以及特色建設,與平常資本家開設的飯店並沒有太大區別,因而成績一般。所以說,陳小春他們相對於其他藝人來說,轉型是成功的。

七爺清湯腩:北京餐飲業中一顆獨特的“香港明星”

在容納全球各地美食的北京來說,香港的餐廳可謂十分普遍。從時尚的西單到新潮的王府井,從高端的建國門到前衛的三裏屯,工體及國貿等地區,香港茶餐廳幾乎處處可見,但優勢卻不明朗。這是為什麼呢?就像剛才上麵說的那樣,做餐廳最重要的一點是定位,或做出顯著特點,如果餐飲行業中的特點如出一轍,僅做出了外表裝潢的創新,而食材菜品毫無新意可言的話,真的是很容易落入平庸。

拿出一個點,我們就針對這一個點進行發掘,改進,創新,包裝,宣傳,其成效是很明顯的。就像上文中說到的“七爺模式”:從用料到加工,從裝飾到服務,從尊重傳統到理性創新,兢兢業業,精益求精。七爺清湯腩一半是依靠專業水準,一半是有賴“小春效應”,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但是話又說回來了,假設一個大名鼎鼎的巨星,開設了一家巨難吃的餐廳,試問他用什麼留住回頭客呢?這個世界上沒有誰會傻到隻是為了心中的偶像,而經常去消耗違背自己意願的金錢。

因此可以這樣說,七爺在京有著絡繹不絕的回頭客,最重要的一點是食物醇正可人。所以,做好其環節中的選材、製作,然後用心釀之,完全不必依賴陳小春的光環,七爺清湯腩也是北京的香港餐廳中最具代表性的“美食版TVB藝人”。能夠在偌大的北京城出人頭地,走向成功,七爺清湯腩依靠的是自身的實力與精細入微的餐飲製作理念,在已有的基礎之上創新前進,生出源源不斷的發展活力。

最後更新:2017-10-08 05:30:54

  上一篇:go 王俊凱粉絲為湖南抗洪救災貢獻微薄之力,正能量卻被批炒作洗白
  下一篇:go 《驕傲的少年》mv曝光 王俊凱劉昊然張一山訴說少年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