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626 返回首页    go 阿里云 go 技术社区[云栖]


鹿晗发言,微博宕机,是否该考虑“数据封顶”或者“接收降权”了?

技术并不中立。

太过疯狂的围观,并不能改变中国。相反,面对这种狂热的情绪,应该及时考虑一下“技术手段”。比如“数据封顶”或者“接收降权”。

10月8日12:00,鹿晗通过新浪微博公布了与同为当红艺人关晓彤的恋情。网络为之沸腾,朋友圈被刷爆。因瞬间高企的浏览量,微博后台宕机造成短暂的访问故障。

而这距离薛之谦人设崩塌给微博带来的喧嚣还未满月。随着公知大V从微博舆论场退场,娱乐明星一枝独秀成为网络平台的流量担当——不仅是微博,微信、知乎、今日头条等也因此受益其溢出效应。

狂欢背后,泥沙俱下。高调炫富、窥探隐私等没有道德底线和无视法律高压线的炒作,随着国家网信部门对卓伟等所打造的自媒体平台的封杀,逐渐向好回调。但与此同时,“没有中间商赚差价”的明星大V直接发声,却提醒着我们:流量越大,蓄积的隐忧越深

隐忧之一:粉丝的应激行为。

鹿晗微博发出后不久,网络上就开始流传西南大学有女生因此跳楼,虽校方和警方予以辟谣,但确实有其他粉丝有自残行为。粉丝为明星疯狂一直有之,10年前曾有杨姓粉丝迷恋刘德华不惜倾家荡产,并导致其父跳海自杀。

粉丝之所以会有过激行为,源头在其对明星畸形崇拜;但之所以会在偶像公布信息之后实施行为,是因为事件的热度和周围的热议让其不能抵抗住瞬间压力。

隐忧之二:年轻人的价值观塑造。

国家网信部门在打击无良八卦媒体的同时,倡导德艺双馨娱乐新媒体的建设,破的同时注重立。观察头部明星大V,以年轻人居多,所匹配的粉丝也大致如此。不说“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但很多年轻明星大V的三观是否很正,或者是否已经成型,是存疑的;以未成型,或者不一定很正的三观去潜移默化数量庞大且很多时候不会理性追星的粉丝,值得警惕。

所以,在今年6月1日施行的《网络安全法》总则中,明确提出“国家……推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明星大V来说,影响越大,责任越大。

隐忧之三:网络诚信。

明星大V的微博、微信以及其他网络平台,和你我普通人分享小情绪小心思小确认不同,实际是增加曝光、提升热度、宣传推介的商业变现助推器,而相关的粉丝数、阅读数等数据,同时又是给自己标价的比对表。近年来,给予商业模式的数据造假成为全社会公开的秘密,比如微信的一次后台升级就能让很多微信大号裸泳,明星大V除了粉丝“自来水”,有没有雇来的水军,有没有刷来的数据?

隐忧之四:社会动员。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移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的社会动员能力有着传统媒体或者媒介平台所难以企及的效率,且影响消除的难度更高。明星大V动辄几百万的粉丝和动辄一条微博几十万的阅读,其影响力胜过了多少传统媒体。如果极个别明星大V不能在国家安全、宗教、反恐等敏感议题上站稳立场、划清界限,后果严重。

同时,明星大V的账号安全也应该引起注意。今年8月,旅游商报社就出现了官网头条位置举报自己社长的内容,这和发稿权限和账号管理、内容核发脱不了干系。作为一家正规媒体尚且如此,明星大V们更应看好自己的账号,防止被盗,更防止被不良居心的人利用。

众所周知,微信公号的阅读数据后来才实行十万+封顶显示的,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防止有些自媒体为了数据好看而标题党甚至造谣传谣,或者发布反动、低俗、色情内容,净化圈子生态。虽说这不能根治微信公号圈的恶习,但也起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

那么,微博,或者头条号等自媒体平台,是否也可以针对明星大V 的微博推出这样的“数据封顶”机制?比如阅读数据一旦超过10万或者50万即不再对外显示更多?或者推出“熔断功能”,一旦某条内容的访问量达到设定值即不再计算?

1.私人粉丝多于3000人即被降权50%,只有50%的好友能看到你发的信息;2.暴力刷屏被举报第一次被封杀可自己解封,第二次被举报将被永久封号;3.利益诱导分享等行为均被降权;4.用官方的理财工具、买QQ付费会员绑定等可避免被降权。

——网传“微信降权屏蔽的4条潜规则”

虽然微信官方随后对此进行辟谣。但在技术上,实现这种“接受降权”当可实现。同理,微博等也可以实现此类功能。

当然,这可能涉及对一部分微博好友的不公平对待。但是如果,我们这种“不公平”的降权推送,是基于数据的分析,比如某名粉丝对明星的狂热程度以及可能会有的过激反应,是否就具有了理由的正当性?

最后更新:2017-10-12 15:50:27

  上一篇:go 鹿晗之后古天乐、陈乔恩也公开恋情!趁热度还是真爱?
  下一篇:go 鹿晗有资格谈恋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