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523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李易峰們的明天,就是韓庚的今天

今天刷微博看到一個熟悉又遙遠的名字上了熱搜——韓庚。上熱搜的關鍵詞堪稱營銷教科書,前麵是藝人名字,後麵弄了一句故弄玄虛又凸顯要炒特質的關鍵詞——“韓庚的荷爾蒙真是燃爆”。

工作室還找了一堆營銷號帶上話題來炒,“荷爾蒙真是燃爆”翻譯過來不就是想說“Man爆了”麼?

為啥要炒這個點?帶著好奇的心情我點開了詳情頁,原來是韓庚進軍賽車界了,工作室還發了一組韓庚穿著賽車服的寫真。

但再往下拉,發現這個話題在5月份的時候就已經用過了,原來在上月,韓庚搭檔瑞士賽車手Alexandre Impetori參加了2017CHINA GT比賽。

為啥過了一個月突然又拿舊聞來炒?again,按捺不住好奇的心,我又去搜索了一下關鍵詞,看到跳出來的通稿,我終於明白了。

原來進軍賽車界隻是個噱頭,一切都是為了宣傳由韓庚擔任製片人和主演的新劇《失憶之城·空氣的囚徒》(這名字。。)通稿倒是也大方承認了這一點,並且從這段話來看,似乎對這次的營銷很有信心。

而之所以現在又在炒這個話題,對照著備案公示表上的拍攝時間和製作周期來看,應該是這部劇快上了。

Anyway,I don't care,我比較感興趣的是上麵這篇通稿的標題——《韓庚再添新身份 做賽車手出征2017賽季CHINA GT》

發現沒有,標題用了一個“又”字,為什麼這麼說?所以韓庚是有幾個身份?

如果按照百度百科上的介紹,他是演員、歌手、舞者、商人,再加上“賽車手”的話,一共是五個身份。

是不是這種“身份”越多,就證明這個人越出色呢?在我看來並不是。相反,我覺得這是一個藝人定位不準確的體現,如果硬要賦予韓庚一個什麼身份,我覺得他是內地娛樂圈一個很典型的“明星”,其他那些身份都是他明星光環之下的衍生品。

其實作為第一位在韓國出道的中國藝人,韓庚在新人時期是潛力無限的。畢業於中央民族大學舞蹈係,雖然所屬組合Super Junior人數眾多,但帥氣幹淨的外形條件和優秀的舞蹈功底,再加上唯一一個“外國人”的屬性,絕對是一個亮眼的存在。

韓庚民族舞表演片段:

韓庚現代舞表演片段:

可惜當時在組合裏,跳舞上麵還有銀赫,唱歌又完全被藝聲圭賢碾壓,韓庚很尷尬地落了個“門麵擔當”,這個頭銜翻譯過來其實就是“偶像”。

在這裏不得不佩服韓國的造星產業,對藝人的營銷打得真是超級準,你可能想象不到,現在主打“Man”的韓庚,當時SM給他的定位其實是“可愛”。

來看一下他早期和後期的宣傳照對比。

利用他“外國人”的屬性,韓庚當時在采訪和綜藝節目中就常常利用“語言梗”捕獲觀眾芳心。

比如在《情書》中,他就曾用青澀的韓語、遲鈍的反應和一臉懵逼的小表情製造了一段超級搞笑的經典場景。

偶爾也會根據劇情裝傻,在遊戲中假裝聽不懂韓語。

當時《情書》節目組在情節設計和後期字幕上都在體現韓庚是一個“不太會說韓語的韓國人”,利用這種語言優勢才能打出的萌點,圈了不少粉。

後來至上勵合小五在《天天向上》的定位走的就是韓庚的老路。

如果說韓庚在SJ時期勉強能算得上他“舞者”的身份,那麼“歌手”,則得從他回國算起。2009年12月21日,韓庚與SM娛樂解約並回國發展,次年7月發行了首張個人專輯《庚心》,從那時至今,他發行的專輯隻有三張(不含演唱會版本)。

But,除了韓庚的粉絲,你在街上隨便抓個路人讓他說出韓庚唱過的歌,我敢打賭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答不上來。三張專輯裏,要說韓庚最紅的歌,可能是那首“I'm going international”吧,可惜,從修飾嚴重的歌聲和俗不可耐的歌詞中我隻聽出了他要“國際化”的野心。

因為銷量很一般,再加上韓庚很早以前就說過想做一名演員。所以在回國之後,更多的工作重心是放在了演戲上麵。

我又要說可惜了,從《大武生》到《致青春》再到《大話西遊3》,差點以為韓庚的目標是想成為新一代票房毒藥。

好在不幸中的萬幸,隻算客串的話,還是演了幾部不錯的作品。

BUT,在《變形金剛4》演了幾秒可不算“國際化”哦。

本來回國後遲遲找不準定位已經夠尷尬了,偏偏韓庚還作死地做了不少掉粉的事情。

《大牌生日會》經紀人數次打斷節目流程,拉走韓庚當場罷錄;

《天天向上》被問到緋聞,一言不合又黑臉罷錄。

不過以上都不是韓庚團隊做過最掉粉的事情,最Low之舉還得牽扯到韓庚“商人”這個身份。

2013年,韓庚發行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手機“庚Phone”,說是有為粉絲特意定製的專屬ROM,包括韓庚錄製的起床和生日祝福鈴聲,還會內置專屬的“庚表情”和獨家內置的舞蹈類遊戲等等。但很快就被人扒出這款所謂的“庚Phone”隻不過是國產山寨廠商的貼牌機而已,但價格卻貴出一千多塊。

很快,市麵上就看不到這款手機了。而這個舉動雖然圈了快錢,卻掉了粉、拉低了身價,對於一個明星來說,是一檔虧本的買賣。

再來看近幾年,除了偶爾放出幾張寫真,在綜藝節目短暫亮個相,韓庚的演藝事業並不算活躍。作為一個藝人,他遭遇的最大尷尬是“沒有代表作”。

但是打開他的微博,你又會發現他隨便發個什麼輕輕鬆鬆就有過萬的轉發。我真的想不出有什麼能比“又紅又過氣”和“尷尬”,用來形容韓庚這種沒有定位的流量黨更為恰當了。

欣慰的是,韓庚至少有因為危機感在不斷嚐試轉型。但可怕的,是娛樂圈還有大量的“韓庚們”、“李易峰們”、“吳亦凡”們,因為能輕鬆賺到人氣和錢,而早早丟掉了敬業的態度和廉恥之心。

這句告誡鮮肉們的話,沒人比韓庚更有資格說。

最後更新:2017-10-08 13:05:07

  上一篇:go 成龍上脫口秀坦承自己想演愛情片,但覺得自己年紀大了
  下一篇:go 成龍的紫檀藏品,到底值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