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949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你 25 歲時在做什麼?亞馬遜CEO在開發銀行軟件、喬布斯將蘋果上市、Oracle創始人是兼職程序員

亞馬遜首席執行官傑夫·貝索斯現在是全球首富,當時他為銀行開發軟件。

圖片來源:Flickr/JamesDuncan Davidson

每個人衡量成功的標準和成功道路都不一樣。

對某些人來說,基本上一帆風順。另一些人一路上遇到更多的曲折、轉彎和崎嶇。

為了說明世上沒有兩條成功道路是一樣的,我們介紹了幾位極其成功的人士25歲時在幹什麼。

亞馬遜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傑夫·貝索斯(JeffBezos)在金融界幹得風聲水起。

據安·拜爾斯(AnnByers)所寫的《傑夫·貝索斯:亞馬遜創始人》聲稱,24歲時,這位未來的亞馬遜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供職於銀行家信托公司(Bankers Trust),當時為銀行機構開發革命性的軟件。

兩年後,他成為該公司最年輕的副總裁。

蘋果聯合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SteveJobs)將公司上市,成為百萬富翁。

1980年12月第一個交易日結束時,蘋果計算機公司的市值達到12億美元,幾位聯合創始人成為了富翁。喬布斯是三個聯合創始人中的一個,當年才25歲。

他後來告訴傳記作者沃爾特·艾薩克森(Walter Isaacson),當時他承諾絕不讓金錢毀了自己的生活。

馬克·紮克伯格(MarkZuckerberg)的Facebook首次實現盈利,用戶數量達到3億。

紮克伯格25歲時已在Facebook埋頭苦幹了五年。那一年即2009年,公司首次實現盈利,用戶數量達到了3億。當時他很興奮,不過那隻是開了個頭,他在Facebook上寫道:“我們覺得,我們在實現聯係每個人這個目標剛邁出了頭一步。”

第二年,他被《時代》雜誌評為“年度人物”。

Oracle創始人拉裏·埃利森(LarryEllison)還是兼職程序員。

這位Oracle創始人在22歲來到加州伯克利後,利用在學校學到的知識,自學計算機編程。誰也沒想到,昔日的大學輟學生變成了後來的億萬富翁。他在消防員基金、富國銀行和AMPEX等地方做過兼職,幹的都是技術性工作,最後在阿姆達爾公司(Amdahl Corp.)謀得了職位,他在那裏為第一台與IBM兼容的大型機係統開發軟件。

高盛首席執行官勞埃德·布蘭克費恩(LloydBlankfein)還是鬱鬱寡歡的律師。

高盛首席執行官勞埃德·布蘭克費恩並沒有走一條典型的金融道路。他實際上一開始是名律師。24歲從哈佛大學拿到了法律學位,後來在Donovan Leisure這家律師事務所找到了助理的工作。

布蘭克費恩後來告訴《財富》雜誌的威廉·科恩(William Cohen),當時自己煙癮很大,偶爾還會去賭。盡管他在這家律師事務所很快成為合夥人,但他還是決定改而做投行,27歲那年加入了J. Aron。

特斯拉和SpaceX首席執行官兼創始人埃隆·馬斯克(ElonMusk)開辦他的第一家互聯網公司。

阿什利·萬斯(AshleeVance)在《埃隆·馬斯克:特斯拉、SpaceX和追逐夢幻般未來》中寫道,不到25歲的馬斯克退出了斯坦福大學的博士課程,一頭紮入互聯網熱潮,開辦了他的第一家互聯網公司Zip2,該公司專門提供商業目錄和地圖。

四年後,康柏斥資3.07億美元收購了這家公司,馬斯克用這筆錢辦了他的下一家初創公司PayPal。

知名投資者、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董事長沃倫·巴菲特(WarrenBuffett)在奧馬哈當投資推銷員。

二十出頭時,巴菲特在奧馬哈從事Buffett-Falk & Co.的投資推銷員這份工作,後來在26歲那年跑到紐約成為了證券分析師。那一年,他在奧馬哈創辦了Buffett Partnership, Ltd.這家投資合夥公司。

巴菲特告訴NBC,紐約根本不適合自己。“在一些地方,人很容易迷茫。不過我認為在奧馬哈這樣的地方很容易保持頭腦清醒。”

施樂女董事長厄休拉·伯恩斯(UrsulaBurns)從實習生開始做起,但20多歲就在施樂一路晉升。

伯恩斯在紐約市住宅區的貧窮家庭長大,克服艱辛,先後從紐約大學理工學院和哥倫比亞大學獲得了機械工程學位和碩士學位。

從那以後,她一生效力於施樂。1980年,22歲的她從實習生開始做起,一年後拿到碩士學位後成為了全職員工。她上升得很快,擔任過眾多產品開發崗位,直到2009年被任命為CEO。現在她是施樂公司的女董事長。

伯恩斯在接受PBS記錄片《人生贏家》(Makers)的采訪時說:“我進施樂工作時,就選擇了一心工作。有人說“幹這活怎樣?”我說沒問題,我會待在實驗室幹這活。後來有人說搞一些業務規劃如何。再後來,我開始更深入地了解更重大的全球係統問題。而係統問題就是業務。”

星巴克執行董事長霍華德·舒爾茨(HowardSchultz)在施樂當推銷員。

從北密歇根大學畢業後,舒爾茨擔任施樂公司的推銷員。他在那裏幹得很出色,於是一家專門生產咖啡機的瑞典公司:Hammerplast在他26歲那年將他招了過來。

他在效力於這家公司期間遇到了西雅圖的首批星巴克店,29歲那年轉而加入星巴克。

舒爾茨談到其在施樂的工作時寫道:“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關於工作和經商,我在施樂學到的東西比在大學學到的還多。他們教我銷售、營銷和演講等方麵的技能,我從施樂出來時有一種良好的自尊感。施樂是一家藍籌股公司,我告訴別人前東家是施樂時頗受尊敬……但我不能說自己對文字處理軟件有過激情。”

穀歌執行董事長埃裏克·施密特(EricSchmidt)在計算機科學領域打下紮實基礎。

施密特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讀了六年研究生,27歲獲得碩士和博士學位,早年從事組建計算機網絡和管理分布式軟件開發。

那幾年夏天他供職於著名的施樂PARC實驗室,該實驗室幫助開發出我們熟知的計算機工作站。他在那裏遇到了Sun Microsystems的創始人,他的第一份正式工作就是在Sun。

在當程序員的早期日子,“我們所有人晚上基本不睡覺,因為晚上計算機運行得更快。”

你25歲時在做什麼呢?

最後更新:2017-11-06 03:43:24

  上一篇:go 馬雲邀遍功夫巨星出演《功守道》,獨缺成龍!原因不可描述!
  下一篇:go 馬雲告訴我們:有錢真的可以“為所欲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