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人民藝術女演員”的目標,楊冪完成了一半
關於楊冪,每個人都會問一遍
豆瓣評分7.4,對年輕導演路陽的電影《繡春刀2》來說,怎麼看都算得上是又一張漂亮的成績單。
但在各種關注和好評背後,路陽可能是目前疲軟暑期檔中內心最為複雜的導演之一了。
這種五味雜陳又一次來自於電影的女主角。上一次是劉詩詩,這一次是楊冪。在電影上映後的幾乎每一個采訪裏,路陽都要遭受來自同行、朋友、觀眾、媒體的詰問。他很無奈,“關於楊冪的問題,每個人都會問一遍”。
焦點依舊是女主楊冪的演技。
豆瓣網友的高票評論寫道:楊冪還是一副你趕緊拍我趕著回家吃飯的態度;感覺她和大家都不在同一個時空,別人都身處明代,就她還是她自己;楊冪出場以後,覺得這個電影的氣色突然變了,有點《三生三世十裏桃花》。
《繡春刀2》劇照
在吐槽楊冪如同木桶短板般存在的演技時,越來越多的觀眾發現,正是女主的演技導致本來製作精良的電影,在情感邏輯和敘事合理上發生不小的凹陷和斷裂。觀眾最大的不解來自於,楊冪在電影中扮演的北齋,值得所有人為她付出生死麼?
作家綠妖認為,“為北齋值(得死),為楊冪不值。我相信北齋值得無數人去拯救。在說句話就掉腦袋的世道,譏諷時事需要莫大勇氣,這種女子何等陽剛,何等亮烈。呈現在麵部,眼神和表情都應該更沉靜堅韌”。
點擊播放
GIF/818K
點擊播放
GIF/809K
但楊冪過去那一套程式化和自動反射式的表演在電影裏依舊沒有變化:眼神裏缺少內容和層次,肢體上永遠駝背含胸抻脖頸,麵部回應則是不變的是癟嘴、低頭,再加楊冪本人濃重的鼻音和細扁的嗓音。
本應代表光、覺醒、反骨和愛的北齋,讓許多人感慨“太可惜,這麼好的角色就這樣被浪費了”。而更多人想起了記憶中的金鑲玉、玉嬌龍、聶隱娘、淩雁秋、宮二先生……他們開始幻想假如是早幾年的周迅或者章子怡來飾演北齋,那又將是怎樣的氣象,而中國武俠電影序列中或又將增加一個經典角色。
玉嬌龍(章子怡 飾),《臥虎藏龍》
聶隱娘(舒淇 飾),《刺客聶隱娘》
另一邊,導演路陽夾在外界對影片一麵倒的好評和對女主一麵倒的差評中,忙著做出各種或委婉或識大體的解釋。
他坦承“首先,我肯定會考慮她的市場影響力,這是必須的,因為要對投資負責”。在麵對朋友關於“還有沒有比楊冪更適合這個角色的演員”時,他反問道:“在30歲以下的小花(旦)裏麵,有沒有哪一位女演員出來以後是完全不會受到質疑的?”
這確實是一個非常觸及靈魂並且讓小花們集體尷尬的質問。朋友想了想說,確實沒有。於是路陽得出結論,最合適的人就是楊冪,想不到比她更合適的人,“其實我覺得她完成的還不錯”。
紅與黑
楊冪完成的真不錯嗎?
我們無法從路陽那裏聽到更多的評價。但或許可以從另一個角度進入。那就是演員陣容中,臉最生但卻帶來最多驚喜的信王扮演者劉端端。
可以說,整個電影裏,北齋和信王的扮演者是最難找的。前者的難在於當下好的年輕女演員的匱乏,而後者的難在於“角色層次很豐富,角度非常多”。
點擊播放
GIF/765K
畢業於中戲的話劇演員劉端端從沒演過電影,為了演好信王,他看了許多正史和野史。想到信王“年紀輕輕就背負許多沉重的精神負擔“,這樣的人想必會“吃不下飯、睡不了覺,那麼狀態一定不是一個陽光健康的樣子”,為此,特地減肥以達到消瘦甚至有點黑眼圈的樣子,力圖最瘦後,登基之前又狂吃了幾天,讓自己稍微圓潤了一些。
但眼下,忙到沒有時間為“北齋”這個角色做任何前期準備的楊冪,顯然不會像劉端端這樣的新人一樣,去細心揣摩和活在一個角色裏。她隻要先做好“明星楊冪”就好。
導演路陽力挺楊冪的背後,也正是基於宣發方需要流量這樣一個現實考量。他幾乎是見縫插針地與忙碌的楊冪聊劇本。去年3月,《繡春刀2》首次發布會結束後,路陽讓自己的司機開著空車在後麵跟著,他坐到楊冪的車裏跟她討論劇本,等到了機場,他再坐自己的車回去。
對路陽這樣已經擁有一定知名度和代表作的導演來說,這種上趕著、掐著縫兒跟演員講戲的行徑,都不能不說是罕見。
以此作為交換的,是作為當下娛樂圈流量女王之一的楊冪自身所攜帶的各種驚人數據:7400萬微博粉絲, 2016年國產電視劇收視率第一(《親愛的翻譯官》),破300億人次的國內網絡播放量最高電視劇(《三生三世十裏桃花》)。
在數據之外,楊冪還擁有和鄭爽比肩的動輒上熱搜的能力。五六年前,她也常常被討論,但那時的網友熱衷談論她各種來源不明的“黑料”,而現在,所有跟她相關的一切都有上熱搜的無限可能。
從被眾人嫌棄的小藝人,到被眾人關注的流量女王,這個出生於1986年的女星,隻用了不到十年的時間,就讓自己從黑到紅,翻了身。
作為“四小花旦”之一的楊冪,如果一定要在“四大花旦”裏找到一位對照者,那無疑是範冰冰。
在中國,大概沒有其他女明星能與楊冪和範冰冰的經紀團隊相比,深諳粉絲、大眾、媒體的心理,更懂得撩撥。也沒有其他人能夠擁有和她倆一樣強大的生理和心理承受力,具備對“黑與紅”的強大轉化力。
她們一個雄霸紅毯造型,一個壟斷機場街拍,一樣的用力過勐、毫不懈怠,也一樣的生活在沒有毛孔的精修圖裏。
楊冪被稱作“機場街拍女王”
兩人都喜歡放狠話。範冰冰說過,“我承受得了多少詆毀,就經得起多大的讚美”。楊冪則說,“有本事就殺了我,殺不死,就等著看我變得更強大吧”。
後來,她們果然都變得越來越強大,強大到遊刃有餘地周旋在名利場的遊戲規則中。 如今兩人都已求仁得仁。撇去所有紛爭表麵的浮沫,她們所麵臨的最大爭議,實際上都隻剩下了演技不佳。
即使公眾的普遍評價依舊不高,但在楊冪和團隊看來,這兩年的楊冪已經成功轉型為“演技派”。在2012年以來多個訪談節目中,她一直聲稱,“我是一直非常在意演技好壞的。想做一個好演員的心態一直沒有變。希望大家可以看到我是一個好演員,一個有實力的演員”。
2012年以來,楊冪開始向大熒幕轉型。5年時間,她大概演了16部電視劇,24部電影。這在國內女演員裏,恐怕無人能及。特別是這兩年,她對“演技”這個曾經不在意的東西,產生了強烈的“企圖心”——飾演盲人以及一人分飾多個角色的《我是證人》、《逆時營救》、《三生三世十裏桃花》,都被她視作是自己演技進步的最大表現。
《我是證人》中,楊冪飾演的盲女
但在觀眾和同行那裏,還存在另一套看上去很冷酷但可能更公正的評分體係。在《繡春刀2》的7.6分之前,楊冪參演的所有電影裏,口碑最好的是豆瓣評分6.5的《消失的子彈》。其餘20多部電影,評分多徘徊在3到5分之間。
軋戲狂魔
在成為公認的“演技黑洞”之前,以童星出道的演員楊冪,其實是以清新和靈動的風格出現在她之前的代表作裏的。
2000年,還在念高中的16歲楊冪簽約李少紅的影視公司,兩年後,接拍大陸版《神雕俠侶》,飾演郭襄。
楊冪飾演的郭襄
在許多由粉轉路人的老粉那裏,2011年的《宮》是楊冪演繹生涯的分水嶺。在那之前,她是清新靈氣的郭襄和王昭君,雖然頜骨分明,但還會肆意大笑和自然地做表情,最重要的是,那時的她,眼裏還有光。但到了《宮》,她的臉和表演風格都發生了明顯變化。
不過足夠幸運的是,如同當年的趙薇一樣,楊冪也因為一個角色變得天下皆知。
《宮》劇照
在這之前,她是默默無名的年輕小演員,有過化好妝在山上裹著棉衣等戲等到發抖、結果等了一天被告知不用拍的經曆。還有一次,劇組的頭款都已經打到她爸爸的賬戶,後又被通知角色被投資人的女朋友頂替了。
楊冪說過,等待和沒戲拍的日子實在太恐怖了。於是2011年爆紅後,她從一個極端蹦到了另一個極端:4個月裏拍了5個戲,1年時間裏接拍了11部電影。猶如一個餓慣了的人突然跳進了米倉裏,瘋狂地軋戲拍戲。
她發現紅了之後,“機會變得好容易。所以,經紀人來問有部戲拍嗎,我說拍,又有一部撞期,拍嗎?拍,都拍,後來終於這種現象出現之後,會覺得太好了太好了,終於不會被換掉了”。
至於“片子質量的問題,完全沒想過,因為之前沒工作的日子太恐怖了,所以隻要在工作就可以了,我不管我在做什麼或者做出來的東西,大家會怎麼看我”。
於是,她白天在這個組拍戲,晚上又搭最晚的飛機去另外一個城市,之後再去第3個劇組。“不敢跟劇組說同時還拍著別的戲呢,就找盡各種方法請假”。
矛盾總有激化的時候。拍攝《新紅樓夢》時,來回軋戲的楊冪十分疲憊,台詞和表演都達不到李少紅的要求,十幾次重拍後,李少紅終於發怒:“我給你一個小時,你先去睡一覺!一個小時後你再回來拍。”
楊冪在《新紅樓夢》裏飾演晴雯
正是酷愛軋戲和不挑食的風格讓她在觀眾和導演那裏的口碑雙重崩壞。一個更明顯的例子來自陳凱歌的電影《搜索》。
據陳紅回憶,原來王珞丹的角色屬意楊冪,“感覺特別好,楊冪也很適合楊佳琪這個角色”。但最終楊冪沒有出演。陳紅說陳凱歌:“隻會因為一個原因放棄和一個演員合作,就是同時軋四五部戲,你心怎麼能定下來呢?”
但這樣要求的導演還是少數。於是楊冪繼續瘋狂地在數個城市數個劇組之間穿梭。她發現名利場的遊戲規則非常簡單明了:隻要“紅”,就能帶來話語權和選擇權。
她的粉絲也相得益彰地創造了一係列維護明星楊冪口碑的方法:微博控評已經不新鮮,為提升票房而發明的“填補空位”法也成為通行準則,近年為了在豆瓣評分上力挽狂瀾,楊冪的粉絲開始一項艱巨的名為“豆瓣養號”行動,以期在下一部楊冪電影上映時能夠提高自己打分的權重。
這些現實世界的生存法則,或許是那段瘋狂軋戲的生涯裏,楊冪除了金錢之外唯一習得的收獲。而這種看上去以效率、拍戲數量和曝光量最大化為導向的工具理性式價值觀,從那時候起就已經成為年輕楊冪價值觀中最堅固的一部分,又經由她傳達給巨量的粉絲。
馴服情緒的人
這種堅固的工具理性,讓楊冪在剛剛爆紅、紅黑交加以及後來成功由黑至更紅的3個重要階段,都保持著高產和高曝光量的做事風格。
在將自己運轉成為效率最大化的演戲機器同時,楊冪可能丟失了再也找不回來的一些東西,比如老粉們念念不忘的靈氣。但作為“意誌的勝利”,演員楊冪又逐漸養成了一種方便調取和簡單可依賴的表演方法。
這些正是楊冪多年來在演技這一點上,持續被批評的根本原因所在。
正如李少紅指出的,“楊冪最大的問題,是她很小就在攝製組,對演戲是太習以為常了,她自己都下意識地程序化表演,快樂就是哈哈哈,痛苦就是哇哇哇,她不過腦子,以至於她最後想過腦子的時候,她不知道怎麼過”。
而在麵對外界,尤其是媒體和公眾時,作為明星的楊冪也形成了一種獨具自我風格的應對方式,這種方式帶有效率最大化和簡單可依賴的特點,那就是“封閉內心,戒掉情緒”。
在中國娛樂圈,很少見到像楊冪這樣嚴格執行著“自我物化”策略的女明星。在常年高強度和大密度的“紅與黑”中,她成功馴服了自我情緒,將自己煉成了一台精密的高速運轉的機器,一件光亮的沒有毛孔的產品,一個始終在刷新記錄的巨型流量管道。與此同時,盡力做到不讓絲毫情緒或者靈魂從以上物化的自我中泄露出來,讓外界有任何解讀和聯想的可能。
她將自己煉成了一個不泄露一絲內心訊息的高壓鍋,你可以無限褒揚或者“黑”這隻沒有任何縫隙的高壓鍋,這都完全不是問題。楊冪早就說過“寧可你誤解,也不要你了解”,“現在不是玻璃心,是鑽石心”,現在“越來越鑽石了,左耳進右耳出,但是不走心了,已經完全不走心了”。
因此,不論紅,黑,還是紅黑交加,她早就明白,隻要外界對“明星楊冪”還保持關注,隻要作為“產品”的“楊冪形象”,還在高效的生產、傳播、消費和流通中,那麼戒掉情緒,就是效率最大的選擇。至於內心的細節和真我的故事,那都是很麻煩的,也是不包含在“楊冪套餐”內的東西。
而一向敬業和號稱拚命三娘的楊冪會把“套餐”內包含的少女形象、大長腿、機場街拍、自黑自嘲、一人分飾多角等核心要件做到極致。
於是在她近5年來的所有采訪裏,你會發現,她似乎總是在很認真和謹慎地回答問題。但她以熟練的技巧,避開所有訪問者想要抵達的細節和內心褶皺,以一種自己擅長的方式模煳掉交流的重心,最後拿出一長段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敘述,讓你聽完之後依舊一無所獲。
2015年對楊冪進行過“深度采訪”的資深媒體人易立競曾評價,“楊冪不是一個好解讀的人,她說自己是北京大妞的性格,過分直爽,說話沒遮攔,事實上,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她言語謹慎,拒絕打開內心”。
她說自己“不是一個擅長回答故事的人,我講不出來,因為我沒有這方麵的記憶力”。在采訪中,她最愛說的也是“我不記得了”,“我真的是屬金魚的,我記憶真的特別短”。
但在眾人關注的焦點——演技問題上,她卻一直以一種委婉曲折的方法否定外界對她的評價。比如,她並不認為“所謂的演技好壞有一個專業的衡量標準”,轉而強調“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同時,她也並不認為是頻繁接戲和程式化演法讓她備受批評,反倒認為是“對手戲演員的狀態,劇組的氛圍”,以及自己“過分依賴導演,也太替別人著想,覺得導演會把控全局”,導致“有些細節回頭再看確實可以做得更好”。
為了讓這一係列關於她演技的回答更加圓滿,她樂觀地表示,“現在如果少紅導演有機會可以來看我的戲的話,會發現我已經進步了很多了”。
流量女王要做表演藝術家
最近,在演技方麵樂觀情緒滿溢的楊冪,甚至宣稱“要做一個人民藝術女演員”和“表演藝術家”,而且她也認為自己“就是一個努力的、有品位的好演員”。
如果沒有記錯,在楊冪之前,中國女演員中宣稱自己想要成為“表演藝術家“的,似乎隻有兩位——郝蕾和周迅。
郝蕾(左)和周迅(右)
客觀來講,距離“人民藝術女演員”的宏大目標,楊冪其實已經完成了一半:她做到了“人民”和“女”,但距離“藝術”和“演員”,還有著相當漫長的距離。
實際上,在這場有關楊冪的轉型大計裏,她以“人民流量女王”的身份追逐“人民藝術女演員”的漫漫長路上,始終有一個無法忽視的悖論存在——一個真正的好演員,需要時時打開自己的內心和五官,去感受複雜幽微的內在情緒和外在世界,這正如同一隻反應良好的容器或者樂器一樣,需要保持自己的“空”和“敏感”。
但已將自我物化的楊冪,則需要嚴格精確地控製甚至戒掉自己的情緒,拒絕細節和故事的輸出,隻提供讓她自己感到有安全感的段子和信息。“明星楊冪”一直在執行著這樣的策略,再加上長久以來軋戲和程式化表演帶來的“工傷”,讓她從本質上已經與一個好演員的自我修養背道而馳。
因為,表演,首先是關於“人”的技術和藝術,以馴服情緒、控製情緒來追求效率最大化的“偶像機器”,又如何能夠在演戲時靈活調動、催化和豐富自己的情緒和感受力呢?
無獨有偶,像楊冪一樣演技常年原地踏步的劉詩詩和劉亦菲,某種程度上也屬於拒絕溝通和自我封閉的類型。
劉詩詩(左)與劉亦菲(右)
她們很少有表達和講述自我的動力,也沒有敘述一個故事的能力。這種封閉和幹涸或許是性格和閱曆所致,但終究也將反噬到她們對人情、人性和世態的理解,最終投射到她們各自飾演的角色上麵。
這種“封閉”和“效率”,或許能讓她們成為一時的明星,但這種自我的機構化和工具理性化,無疑將成為橫在她們與“好演員”和“藝術”之間的最大障礙。
楊冪曾經不止一次說過,“特別羨慕周迅,特別希望能擁有她那種超強的感受力,去詮釋好每一個角色”。但周迅的感受力和天賦並非通過將自己異化成一部沒有情緒的機器而來。相反,她從來沒有關閉過自己的情緒開關,而是始終感受撲麵而來的一切美意和惡意,並始終葆有孩子的眼睛和內心(梁朝偉語),讓自己成為最敏感的靈魂通靈者和角色扮演家。
《如果·愛》劇照,圖為周迅
更重要的是,在被黑與自嘲中一路突圍成為勝利者的楊冪,可能已經在這種非黑即白、非敵即友的單調世界觀中,形成了正麵評價即是擁戴我,負麵或者對作品有不同看法就是黑我的二元對立式邏輯。
當下,盡管這種“非粉即是黑”的二元對立觀念,早已成為整個娛樂圈、名利場乃至粉圈的基本準則,但必須要說,這種思維方式不僅會簡化和降低人看待世界、理解人性的像素和分辨率,也會讓正常的文藝評論陷入永遠的站隊怪圈。
對於楊冪的未來,導演路陽說過一段話:她很忙,一直拍戲,形成了自己的一種很有效的工作方式。但我想看到她經驗、技巧以外的東西,她自己體驗的東西。特別希望她能放下技巧,更多地去吸收周圍的人和事物。
對於最深處的匱乏和最直接的體驗,楊冪自己並非毫不在意,她曾說過,“希望能夠碰到更多能給我講故事的人,幫助我一起發掘我自己更多的東西”。
但在這之前,別忘了,唯有自己,才是那個能夠一直給自己講述故事的人。
一個編輯
你覺得楊冪的演技還能進步嗎?
文 | 安小慶
編輯 | 金匝 大桃
喜歡同一個公號的人
相遇是遲早的事
加好友時備注我們的暗號:
“”
戳對話框底部水晶球“”
獲取當天の朋友圈配圖
點擊播放
GIF/250K
歐·亨利:100年前的十萬加大師
看看他,你就知道大叔和大爺的區別了
最後更新:2017-10-09 07:11:37
上一篇:
論娛樂圈敬業明星,趙麗穎演啥都敬業,楊冪敬業還被“黑”?
下一篇:
謝娜和張傑的愛情,像不像一個童話?
汪涵介紹潘粵明,卻遭沈夢辰搶話宣傳新電影,汪涵直接懟她毫不留情
韓雪怒噴攜程,沒想到恰到好處,親子園事件再次發酵!
周星馳成為票房冠軍喜劇之王的秘訣隻有兩個字,卻被諷刺人品差貪財
馬雲一出手網宿科技遭遇5年來大潰敗 高管掀起減持比賽
馬雲越南煲雞湯;搜狗昨晚紐交所上市;攜程給家長兩周帶薪假
謝娜張傑深夜與友人聚會,娜姐孕期未改愛玩天性,準媽媽過渡期太過煎熬
與金馬獎影後搭戲 吳昕評價他“有一顆老人的心” 如今終於火了
除了高曉鬆這些明星也曬早餐,吳昕爺們陳赫接地氣最後一位才叫奢侈
謝娜懷孕3個月出門逛街,網友:和賈玲有的一拚!
就在剛才,馬雲哽咽了,今年這個雙十一,估計他的夢想要破滅了,但葉縣人民沸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