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840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燕麥雲何洋開講—iPhone X上的Face ID到底安不安全?

北京時間9月13日淩晨,蘋果發布了萬眾矚目的新一代iPhone產品:iPhone 8、iPhone 8 Plus、和iPhone X。這次發布,最具革命性、也最受關注的亮點,莫過於“Face ID”了!

iPhone X 中的“X”,代表的是羅馬數字10,它既作為蘋果為了紀念iPhone誕生十周年的產品存在,也作為蘋果對未來智能手機發展趨勢探索的“概念手機”而存在,蘋果將它定義為“未來手機”。

iPhone X以顛覆性的設計震驚了全世界:超視網膜全麵屏、取消Home鍵、原深感攝像頭等等,但其中蘋果最濃墨重彩推薦、並希望藉此引領智能手機戰略發展方向的功能就是Face ID。

為了推廣Face ID,蘋果取消了Touch ID功能,甚至連“背部指紋”Touch ID的功能都不留。這讓很多人心生疑問:Face ID究竟是何方神聖,竟然可以讓蘋果確信它就是移動終端安全認證的未來?

1.Face ID 到底是一種什麼技術?

Face ID和Touch ID都屬於人類的生物特征識別技術,Touch ID是要讓用戶刷指紋來識別身份,而Face ID則是讓用戶“刷臉”,通過麵部特征來識別身份。

Touch ID的巧妙之處在於,利用按Home鍵觸發手機的時機,進行指紋掃描和係統解鎖,整個過程一氣嗬成,既符合人的下意識反應,又沒有任何多餘的操作。這個核心體驗直接造就了iPhone登頂當今世界將安全和易用平衡得最好的手機,沒有之一。Touch ID可謂是智能手機“正麵指紋”功能的鼻祖,大量的Android智能手機也對其進行了借鑒和模仿。

但就是這樣一個功能,卻在被蘋果定義為“未來手機”的iPhone X中給砍掉了,取而代之的是Face ID。

Face ID是一種麵部識別技術,有趣的是,它並不是蘋果公司所首創。

在Face ID推出之前,民用市場中將麵部識別做得最好的公司是微軟。在其Windows 10操作係統中,微軟加入了一個名為Windows Hello的安全認證模塊,裏邊就有一個麵部識別功能。

說實話,在Windows Hello之前,大部分的麵部識別技術都隻是“玩具”而已,一個典型的場景是,一張用戶的肖像照片就能輕鬆騙過舊有的麵部識別功能,更別說將它應用在安全認證領域了。

Windows Hello的麵世,讓麵部識別技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在最新的Surface平板電腦中,我們就可以體驗到這種技術。活人是有體溫的,通過將紅外線和3D攝像頭技術相結合,可以輕鬆判斷當前所識別的麵部是一個活物,還是照片或視頻。同時,圖形捕捉算法也可以最大限度的捕捉到用戶麵部的細節,從而做出更加準確的麵部識別。

從發布會上看,Face ID也采用了類似的技術。很多“強迫症”患者很不喜歡的iPhone X全麵屏上的“齊劉海”,其實就是支持Face ID的玄機所在,蘋果將它稱之為TrueDepth camera system,即原深感攝像係統。值得一提的是,蘋果將組成原深感攝像係統的4個攝像頭都放在了iPhone X的“齊劉海”中,這件事情本身就已經是一個很大的硬件創新了。

2.錯誤率為百萬分之一的“神經網絡技術”

蘋果還特別強調,在Face ID所采集的麵部細節中包含了超過300萬個識別點,這些識別點通過Neural Networks神經網絡的方式,進行分析計算和自學習,蘋果還專門為這套神經網絡算法研發了一枚專用芯片。這一切都在告訴我們,Face ID是可以在使用過程中不斷學習用戶麵部特征變化,從而達到更準確的識別效果的。

我的大學導師就是圖形處理和神經網絡方麵的大神級人物Roland Wilson教授,神經網絡是人工智能的一個重要分支,不斷的學習和訓練,尋求最優解是它的特點。蘋果甚至還和好萊塢的道具公司,製作了大量的人臉麵具來確保Face ID在出廠的時候就是一個可用的狀態。

蘋果在發布會上還公布了一個數據,Touch ID的錯誤率為五萬分之一,也就是說,五萬個人中才有一個人有可能用它的指紋通過你的Touch ID認證;而Face ID卻將這個數字提升到了百萬分之一,也就是一百萬個人中才有一個人有可能用它的臉通過你的Face ID認證。

包括Face ID在內的麵部識別技術,從本質上講還是需要通過攝像頭來采集麵部信息的,這裏麵有很多的變量,包括攝像頭的距離,角度,光線的明暗等等。因此,如何讓它穩定是重中之重,而且在國際的相關學科領域中,麵部識別技術的穩定性也是具有一定爭議的。

3.Face ID 是否存在安全隱患?

iPhone X還沒有正式發售,所以我對Face ID的最終表現還不能妄下定論,但從Windows Hello的情況來看,網上很多人都做過測試,類似同卵雙胞胎都可以正確通過識別認證,女孩子在化妝前和化妝後的識別失敗、不同時期因胖瘦所造成的麵部變化等,這些都是Face ID將要麵對的挑戰。

事實上,比起指紋來說,麵部識別可以說是“輸在了概率起跑線上”。我們知道,獲取一個人的麵容比獲取一個人的指紋要容易。

很多美國諜戰大片都對所謂“天眼”技術做過大肆渲染,通過利用街道中無處不在的高清監控攝像頭,要找一個人是一件簡單的事。而且,人類的指紋從胎兒四個月大的時候就已形成,且不會隨著人的年齡、身體健康程度的變化而變化,指紋的相同率僅為六十億分之一,分母基數比地球上的人類總和還要大。

很多人可能會問,那為什麼蘋果堅定宣稱Face ID要比Touch ID安全得多?

我隻能回答,不是人臉比指紋好,基於人類的生物特征,如果蘋果想在Touch ID上繼續深挖,Touch ID的錯誤率完全可以做到五百萬分之一,一千萬分之一,甚至更高。這裏麵一定有一些原因讓蘋果決定在定義“未來手機”的iPhone X上,放棄掉Touch ID。

正如我文章一開頭所說的,iPhone X是一台定義未來的概念手機,它代表著蘋果可以在這台手機上驗證很多之前自己不敢嚐試的創新思路。在不影響iPhone更新換代的情況下,探索未來的可能性,如果不成功,大不了下一代沿用iPhone 9就可以了。

真相隻有一個——將Touch ID更換為Face ID,蘋果正在嚐試以“全麵屏”為基礎,創造一套新的用戶體驗。

最後更新:2017-10-08 17:59:19

  上一篇:go iPhone X=?
  下一篇:go 注意!全球100w台的 iPhone X 我們幫你第一批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