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64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時隔一年,我帶著這個200萬用戶的小程序見“微信之父”張小龍

但也有不少公眾號運營者疑惑:我該如何做一個可以為公眾號增色的小程序?該如何推廣?如何留存用戶?

今天,我們請來了“科技每日推送”的豬鞭分享其從0做出200萬用戶小程序的經驗以及其對於小程序的思考,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啟發。

2016年12月28日,微信公開課,我有幸坐在第一排媒體席位上,全程頗為認真地聽完了張小龍的演講。

數次停頓,數次調整語速,隨後神秘離開,留下了迷一般的小程序。我手機備忘錄裏,留著當時的會議速記:

記憶倒退,我也記不清備忘錄裏的文字細節,當時張小龍所公布的小程序形態,與現在小程序發展的情況,主心骨不變,卻也變動頻頻。

一、百萬用戶小程序,沒那麼簡單

小程序有一個特性,我最認可的,也可能是被很多人所遺忘的----用完即走!什麼是用完即走?最短時間內完成任務,進行下一個步驟。在1000個小程序裏麵,你未必能找到真正符合張小龍所說的用完即走的概念。去年我做了張圖來調戲小程序的用完即走:

當然,我今天更願意講的,是我們如何搗鼓出一個200W用戶的小程序。

你也許看過了微信官方對外的小程序文章,做個幾百萬用戶體量的小程序,簡直不費吹灰之力。

事實的真相是,先看文章作者那一欄,就像看書,先看這本書,是著,編著,還是編,來分別作者水平高低。嗯自行體會。

從大局上來說,隱藏了真相的話,也有存在的必要,畢竟一紙捅破不好。

無論是公眾號還是小程序,本質上還是流量生意,做兩者都要考慮流量從哪裏來?所以當你看到《一個半月拿下300萬新客,揭秘蘑菇街小程序的爆款秘籍》這篇文章的時候,你就真的以為人家靠文章裏的幹貨,就做到了短時間內容拿下300萬新客?

不止附近小程序,9月19日,微信向更多的公眾號主開放了插入文中廣告的功能,你以後會在文章裏見到更多小程序廣告,這應該也需要不少費用。

冷靜思考下,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尤其是有預算有流量有魄力的。城市套路深,趕緊回農村。而大佬們往往隻告訴你一句話:緣,妙不可言!

二、從前從前,有個小程序等了很久

手機真偽查詢這個小程序,是從科技每日推送的功能性內容 “查詢山寨iPhone” 進化而來的。如果你想體驗這個功能,可以在科技每日推送公眾號,菜單欄裏體驗下最初的版本,和現在的小程序進化版。

除科技每日推送之外,你在科技號或者iPhone類號看到的類似山寨iPhone查詢功能,我豬鞭可以打包票,都是抄我們的。有時間可以講講這個功能是如何誕生的,那是後話。

我的Evernote上,還保存著當時手機真偽查詢的文案記錄:

“手機真偽查詢”的名字,也是那天早上想了幾個,最後確定下來的,沒有什麼深刻的含義,簡單易懂是王道,備選名字列表的筆記被我刪了,沒得取證。是的,第一版甚至都沒很詳細的小程序產品文檔就開工了。

1月9日小程序上線,手機真偽查詢也是在那一周上線的。老板老黃叫我寫周報還是有用的!

1月底也臨近春節,過完春節回來,基本上人都還在恢複元氣,小程序當時並沒有好的推廣方式,第一季度基本靠內部很小的量帶著,此處忽略不計:

相比第一季度,明顯能看到兩者差異,也算對手機真偽查詢有了一個冷啟動:

三、等了好久終於等到今天

再到後來,微信開放了小程序群的相關接口,我們一開始根據群分享的特性進行功能升級,簡單來說,手機查詢結果從個人轉移到群裏。一旦用戶將小程序分享到群裏,群裏其他用戶點了小程序,就能看到群裏其他人用的什麼手機。

是不是覺得我們想出來的功能很弱智!!!

有什麼好看的哦別人用什麼手機!!!

產品經理腦子進水了哦???

先來喵一眼,群分享功能沒有上線之前的數據對比,旁邊是批注,7月10日尚未提交新版本,7月11日新版本上線,靠公司內部同事擴散:

從7月12日開始,利用內部公眾號資源,開始一輪有節奏推廣,主要方式是公眾號推文和公眾號關聯兩種方式,7月份效果如下,自行體會:

不同量級的公眾號關聯小程序,前幾個小時曲線分析,以5分鍾為粒度,曲線上基本是高峰後衰減,中間略有起伏,猜猜哪個圖關聯的號粉絲更大:

圖一

圖二

有效對口的流量資源帶節奏,加上能夠產生裂變的社交功能,是手機真偽查詢在7月份有所突破的關鍵點。

這涉及到冷啟動和突破兩個疑問:冷啟動需要用到的資源,相對來說比較少,適當的時間截點和人群即可,想擴張更快,你必須要有流量在手,可控範圍內的流量顯得相當重要。

對於普通個體來說,你未必需要把小程序做到百萬甚至千萬量級;但公眾號體係而言,你想要做大小程序,如果沒有可控流量和預算,又沒有社交裂變功能,那就有點舉步維艱了

有一個很明顯的例子,就是匿名聊聊,走心聊聊一係列社交裂變套路小程序,通過朋友圈裂變,短時間內迅速霸屏。

5月18日晚,社交小程序“匿名聊聊”上線短短5個小時後,卻因涉嫌“誘導分享”慘遭封殺,8月10日,“走心聊聊”小程序卷土重來,於15日再次被封殺。

即便是老司機,也很難推敲出微信封殺的標準,可以記住一個詞,克製。帶著克製做產品,有多難,你也懂。

這裏順便講下前麵提到的,蘑菇街的拚團和立減金功能了。拚團自帶分享屬性,有一定流量的基礎上,能有效帶來精準的購買用戶;立減金可以簡單理解成紅包,鼓勵金這類,它具備的吸引力也不用多說了。小程序產品的社交分享功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需要你在理解產品和人性的基礎上去拓展思路和試驗。有套路麼?有!自己想去。

四、小程序好壞評判標準

其實你也能有效地對自己的小程序做出好壞判斷,從產品運營角度而言,判斷小程序行不行,可以有以下三大標準:

1、小程序是否自帶搜索流量:微信發力搜一搜功能,提供多種功能的搜索,甚至可以搜航班機票,搜索的價值和長遠意義顯而易見;小程序的名字和關鍵字會在後續的一個時間段內,有一定紅利。

如果名字和關鍵字取得好,排名靠前權重高,是能有效給小程序獲客的,具體數據參考小程序數據助手提供的“搜索”指標。

2、小程序是否有用戶黏性:互聯網時代就說到爛的用戶黏性,在小程序也適用,主要小程序數據助手提供“曆史列表”指標,曆史列表指標,可以看到用戶是否願意回到小程序,再次使用,如果小程序做得爛,試問怎麼會有人回頭繼續用呢?

3、小程序是否有轉發:社交分享裂變,是小程序比較好突圍的點;轉發在小程序裏麵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分享到微信群,一種是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到微信群,已是小程序自帶屬性,另外分享到朋友圈,則是通過生成小程序碼來實現,如果你被小程序碼刷屏過,那麼想必也見識過其威力了!

當然,這兩種方式,在小程序數據助手裏也是有數據可以參考,分享給好友或者微信群,我們可以通過會話指標來監控,生成小程序碼,則通過長按識別二維碼來監控。

以上三個標準,均能通過微信官方小程序數據助手的數據,有針對性地分析,哪個地方出了問題需要改進,有章可循。

一個小程序產品出來,我眼裏的理想狀態,是有用戶願意分享,願意回頭使用,隻要我為它注入初始流量,它能夠根據注入流量進行滾雪球,固定持續的流量帶來更多的收益。硬要畫一張圖表示的話,長這樣:

還有更多數據是值得運營過程中去挖掘的,舉個簡單例子,微信公眾號的用戶分析,是不存在年齡層這一數據的。如果你的公眾號關聯了小程序,將一定數量用戶導入小程序,就能通過小程序數據助手裏的用戶畫像,有依據地預估你公眾號的用戶畫像,比純粹靠內容取向來判斷準確得多了。

如果你沒運營過公眾號和小程序,那麼這個數據就單純變成小程序的數據了。

在我寫這篇文章時,小程序數據助手裏的訪問來源,又多出來幾個數據選項了,一個是會話左下角菜單,另外一個是搜索框快捷入口。微信會在小程序下苦功夫,你幾乎是隔一陣就有新東西可以研究和折騰,隻是怕沒思考和探索的精神。

如果你讀到這裏,也看得出,手機真偽查詢200w用戶的發展,是隨著微信小程序不斷開放的能力在成長,我們沒一下子就蹦到不可企及的高度。什麼一個半月拿下幾百萬用戶的套路,如果沒預算沒流量沒合作資源,那可真是遙不可及。

任何事都不可能一蹴而就!

最後更新:2017-10-12 13:12:57

  上一篇:go 女人想泡你,微信常說這5句話,別說你沒見過
  下一篇:go 微信上這6件事做不得!有些你絕對想不到,有人做了前4種被判刑或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