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X開售在即,說說“無線充電”
10月27日iPhone X開始預售,11月3日正式發售。在這個當口兒,小編操練起大學的老本行,來跟大夥聊聊iPhone 8/iPhone X上使用的無線充電技術。
無線充電其實早就不是一個新概念了。早在 1890 年,天才科學家尼古拉·特斯拉就已經完成了無線輸電的實驗。十年後,特斯拉準備紐約長島興建了一座高達 187 英尺的鐵塔,塔頂頂著一個直徑 68 英尺的半球。
特斯拉希望能夠通過這座高塔實現全球無線輸電的願景——不過,最終塔還沒建成,特斯拉倒是先破產了,全球無線輸電的計劃也就不了了之。雖然特斯拉失敗了,但無線充電的概念卻從此深入人心。
2007年的TED演講台上,來自MIT的研究員就已經演示了用無限充電的方法給iPhone初代充電。但那個裝置實在是大得嚇人,而且還要給iPhone裝上一個笨重的底座。
時隔10年,iPhone也進化到了iPhone X,現今的無線充電技術到哪一步了呢?小編觀摩了網易的一期測評,給大家說道說道,我盡可能說得通俗易懂一些。
無線充電,最常見的有兩種實現方法:一類是電磁感應式。就像你家用的電磁爐一個道理,是利用線圈產生磁場,磁場由手機的內置線圈感應到,然後通過手機內置的濾波穩壓電路形成DC直流電;還有一類是磁共振式,是通過發射電磁波完成的,這一種方式的優點是距離比上一種遠,但其充電效率會下降到50%以下。
iPhone 8和iPhone X這一回的嚐試是相對比較保守的,采用的是一個名叫Qi的無線充電標準,這個標準的曆史比較長,比較成熟了且穩定。所以我認為,無線充電會不會和取消3.5mm耳機孔一樣,成為一個略有些“反人類”的設定,無線充電的過渡是比較平緩的,接下來的幾款手機仍然會保留原有的充電接口。
但我仍然認為,現階段的無線充電是不成熟的,仍然有下麵幾個不得不提的弊端。
1
不能脫離充電板
我心目中理想的無線充電解決方案是可以像wifi一樣,進入房間之後連接上,就可以開始自動充電。但是現階段,采用Qi方案的iPhone8和iPhone X還做不到這樣的效果,它們隻能放置在特定的充電板上進行充電。
點擊播放
GIF/296K
有的機友可能就要發問了,那這種無線充電有啥用啊?還不如用充電線,至少我還可以一邊充電一邊看小說。
說的沒錯。確實現階段的無線充電對於體驗上的進化,就隻有省去了插拔充電口,減少硬件損壞這一點,充電板相對於充電線,攜帶上的優勢也並不明顯。但這隻是一個技術應用於現實的開端嘛!需要耐心一些。
2
充電距離太短
這裏說的充電距離概念和“離不開充電板”不太一樣。是指充電板和手機中內置的感應元件需要貼合得相當緊密才能實現充電。
這有一個什麼問題呢?就是你很有可能不能帶著手機殼來充電。
好在蘋果針對這個問題做了比較好的優化,根據實測結果來看,之前的無線充電隻能達到10mm的充電距離,而iPhone 8則在絕大多數的手機殼的包裹狀態下,仍然可以正常充電。有線充電都可以達到1~2m的活動範圍,兩相比較就有些不給力了。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國外已經有團隊獎iPhone 8/iPhone X的充電範圍提升到了2m,就看這些手機廠商會不會大力去推進這個進程了。
3
充電速度慢,發熱嚴重
這也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無線充電實在是太慢了。
網易用了五款不同的充電板,去做了一個充電測試,所有的手機都是從3%~5%的低電量狀態開始充電。
相差都不算太大,大約在20%上下。
蘋果對於iPhone8/iPhone X的宣傳效能是7.5W,市麵上相當成熟的快充技術則動輒20多W30多W的效率,“充電5分鍾,通話一整天”,30分鍾還不能把電充到一半,這個紮心的速度,很多用戶恐怕已經無法接受了。
同時,搭配劣質的充電板(比如淘寶29元包郵款),充電時的溫度達到了將近50℃。這個溫度過高了,不僅會對手機內部的元器件造成損壞,還可能會有安全隱患。
4
關於無線充電的其他問題
Q1:經常充電會造成電池壽命縮短嗎?
A:不會,不要再重複那些老掉牙的理論了。如果你相信我的話,對於現在的鋰電池,“即用即衝”,“保持電量”,和“經常充電”都是對電池有好處的,你可以理解為對電池的保養。
Q2:輻射會有害嗎?
A:基本不會,因為功率太低了。7.5W的功率對人體來講幾乎相當於沒有,如果這都有害的話,電磁爐這樣的產品簡直就是殺人凶器。
Q3:無線充電會影響到其他設備嗎?
A:基本不會,無線充電的定製頻率規格在110~205kHz,這和絕大多數的電子用品不在一個頻段上。
Q4:長時間插著充電板會耗很多電嗎?
A:不會。隻要你使用的是質量過硬的無線充電器,待機狀態下的耗電量甚至要低於很多快充的適配器。
Q5:對無線充電的現狀和前景怎麼看?
A:現在很不成熟,但是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成為主流的技術。
你有什麼想說的?
最後更新:2017-10-23 18:3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