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71 返回首页    go 阿里云 go 技术社区[云栖]


无人货架的”百团大战”,京东已经入局了,BAT还会远么?

这几个月无人货架像是一大波海浪,携卷着新零售的标签,猛地冲到人们的面前,猝不及防。

无人货架(来自网络)

无人货架(来自网络)

相信很多人应该在自己公司里看过上图类似于自动售卖机的商品货架。其使用方法为用户挑选自己喜欢的商品,扫码付款即可拿走。和传统的自动售卖机外观不同的是,无人货架没有玻璃门框,付款全靠自觉。

据报道,许多公司的用户表示没人提醒不知道要付款,“还以为是公司福利”。

这是今年的新零售领域的网红爆款之一——无人货架,而且大批品牌入局。根据公开数据显示,在今年1月至今,无人自助设备领域已披露的融资项目已超过25个,累计金额超30亿元人民币。

综合来看,目前市场上的活跃玩家有小e微店、每日优鲜便利购、果小美、领蛙、哈米科技、猩便利、有品、便利吧、七只考拉、零食e家和咕哒猎人等

上述多个无人货架的项目公布了A轮或Pre-A轮的融资信息,其中经纬中国、IDG创投、蓝驰创投等知名投资机构纷纷入局。

图表来自艾瑞网

除此之外,京东到家、饿了么等互联网巨头已入局无人货架。

据报道,饿了么的无人值守货架名字叫“e点便利”。申请入驻的公司需向饿了么提供放置冰箱和货架的场地,同时公司人数需要在30人以上。

京东到家无人货架采用的是“开放式货架+冰箱”的陈列形式。其中,开放式货架入住标准是公司人数不低于30人,冰箱则是不低于80人。

在货架商品选品方面,主要涉及日常零售、饮料、下午茶,以及部分鲜食(早餐、乳制品、果汁等)。在合作模式上,企业引进京东到家的无人值守迷你超市,只需要提供设备摆放场所,

京东到家将免费投放设备,并全权负责商品采购、活动经营、补货、配送、理货。用户在办公室微信扫码下单即可享用食品。

总体来说,这是个非常“小”的生意,能不能赚钱还是个未知数。但是为什么有那么多家入局,还颇有“百团大战”的激烈局势呢?

更有人惊呼,“这不是自动售卖机么,怎么现在突然摇身一变火起来了?还标榜着新零售的美誉,竞相引来投资!”

果小美CEO阎利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候道破真相。

“这是一个搬箱子的活儿,又苦又累的小生意,一年只有几百亿,还很多人争。那为什么我们还要进来?因为线下是门票,我们为了进入更多的办公室,为了让更多人使用果小美。现在是微信页面,以后会沉淀到APP上,其实我们要打造的是一个新零售版的聚划算。”

原来新消费场景的流量和数据,才是他们真正感兴趣的东西。

更有专业人士指出,无人货架本质是披着零售的外衣,通过办公室场景的联结,以及促销、红包、优惠券、积分等常用的手段,甚至免费(其实无人货架已经为企业免费投放本该企业茶水间应该有的设备,如冰箱、冰品柜等,甚至以后还会暖柜等等),用于用户数据流的集中聚集。

相比较于共享单车而言,无人货架聚集的数据流更加的精准,含有网络昵称、头像、地理位置、性别、所在公司、消费喜好、消费能力以及消费信用等。

无人货架醉翁之意可不在酒,随着线上流量获取困难,线下场景的引流方式也成为大家竞争的对象了。既然是在争流量,大公司大资本怎能错过?BAT公司的加入感觉也不会远了。

共享单车行业的洗牌已经让我们看到了无人货架的发展趋势,随着大资本的入局,补贴成本、运营成本的增高,小公司一定会有更多的压力。如果不尽快打响品牌、占领市场,很可能面临着被洗牌的命运。

本文整理自自广州日报、品途网商业评论、新浪财经、艾瑞网等网站。

最后更新:2017-10-24 20:16:45

  上一篇:go 活动装修为什么不能上传flash了
  下一篇:go 京东进军房产市场 与阿里又展开一场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