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15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iPhone X巨無敵!蘋果A11狂秀性能:技壓群雄!

要說到iPhone X相比以往產品最大的不同,那肯定莫過於在iPhone 5s上引入並已經征戰多年的Touch ID正式退役,由基於麵部識別技術打造的Face ID取代之。

說到麵部識別技術,相信很多手機玩家都不會陌生,因為這個技術已經被Android係統用於手機解鎖上,有采用麵部識別作為認證的APP應用也不在少數,蘋果現在才來玩這一套似乎有點炒冷飯的樣子。但事實上蘋果提出的Face ID與之前我們常見的麵部識別技術還是有很大差別的,今天我們就來扒一扒它的真身,看看它究竟有什麼過人之處。

Face ID是蘋果iPhone X的重磅功能

已經應用多年的麵部識別技術究竟是什麼?

在講Face ID之前,我們先來講講什麼是麵部識別技術。麵部識別技術又叫做人臉識別技術,屬於生物特征識別技術。

科幻片中常見的麵部識別技術其實早已走進我們的生活中

你戴上帽子後,圖像識別技術有可能就不認識了,因為這種類內變化影響了識別精度

人臉識別技術也有明顯的不足,例如人臉的結構都是相似的,雖然有利於人臉定位,但是在人臉區分上卻是不利的,此外人臉的表情、人臉上的裝飾物(眼鏡、口罩等)從而影響人臉識別的精度。

當前常用的麵部識別技術有什麼缺陷?

蘋果表示早期麵部識別一張照片就能破解,肯定不能再用了

早期的麵部識別技術,甚至說現在的絕大部分麵部識別技術都是基於二維平麵,這樣的做法在識別速度上有較好的保障,精度也不差,但是安全性卻經不起考驗。

蘋果的Face ID與基於二維成像的麵部識別技術有什麼不同?

蘋果的Face ID則是基於三維成像的圖像識別技術,它需要特定的主動光照射係統以及專用攝像頭進行配合,通過采集得來的數據建立一個頭像三維建模,該模型將存儲在手機之中,此後每一次的麵部識別都會與之比較,重合度達到一定的程度後將發出識別正確的信號,從而完成個體區分的任務,這是Face ID最基本的原理。

Face ID采用基於三維成像的圖像識別技術,安全性比常規的二維圖像識別更高

當然為了增強Face ID的安全性,蘋果還加入了一係列的措施來對算法進行改進,從而實現準確度更高的人臉區分。

Face ID通過識別投射在人臉上的編碼圖像來進行個體區分

Touch ID的重合率是1/50000,而Face ID在多種算法的輔助下,重合率隻有1/1000000

此外蘋果的Face ID還利用到了A11處理器中的Neural生物引擎,通過神經網絡技術來進行學習和算法上的改進,例如會隨著你的使用更新內部存儲的麵部識別數據,讓識別基準與用戶本人的麵部變化基本實現同步等,這樣也有利於增強Face ID的速度以及安全性。同時為了避免Face ID的誤啟動,蘋果也為其增加了注視感知功能,隻有當你睜眼看iPhone X時,Face ID才會開始工作,進行麵部識別,從而實現解鎖等功能。

這一係列的設定讓Face ID把別人識別成你的幾率,也就是蘋果所說的重合率下降至1/1000000,相比之下Touch ID的重合率為1/50000,這也是為什麼蘋果認為iPhone X以及Face ID將是未來10年手機技術發展導向的重要原因。

Face ID可用於Apple Pay上

而其餘原本需要使用Touch ID進行認證的應用,如各種支付APP等,如今也不需要進行很大的修改甚至不需要修改就可以很好地兼容Face ID,因為相關的用戶識別工作是由iPhone X自身完成的,APP應用隻要接入到蘋果指定的API中,就可以獲取相應的用戶識別判斷結果,從而實現用戶認證的操作。

Animoji動畫表情也會應用到Face ID人臉識別功能

最後,Face ID能成功嗎?

但要談Face ID能否成功的話,現在肯定是為時過早的。Face ID未必是蘋果首度應用的麵部識別功能,但是將麵部識別技術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上,那確實是首次嚐試。目前我們對Face ID的暫且還停留在發布會內容以及蘋果的廣告上,消費者想要體驗真正的Face ID,還得等到11月份iPhone X正式發售之時。Face ID的成功與否,最關鍵的還是看消費者是否買賬,當然我們相信蘋果有充分的能力把Face ID做好,至少現在的Face ID看上去非常誘人。

文章出處:超能網

最後更新:2017-10-08 17:35:50

  上一篇:go 預約在即!iPhone 8更值得購買的原因……
  下一篇:go 蘋果再發邀請函,提前感受 iPhone 8 畫質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