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985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馬雲不讓你買房,是要你給女朋友清空購物車嗎

現實的中國,房價吊詭,當然也很殘酷,經常被罵的同時其實也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有人因此焦慮,但本質並非痛苦,而恰恰是:因為有希望和欲求,才會誕生求而不得的焦慮。

與此相對的是,很多人在一線城市資產配置成功,耗盡老中青三代的所有積蓄,實現有房一族之夢,憑借房子坐擁千萬資產的身價,但每天的生活卻是吃糠咽菜、勒緊褲腰帶過活,每天早上從睡夢中醒來後首先考慮的是這個月還有上萬的房貸等待著自己去賺錢。是的,有房夢確實實現了,但是人生的軌跡就變得更好了嗎?

於是在年輕人是否應該買房的問題上,就誕生了正反兩麵的觀點,通常都是以大佬或意見領袖為主導的。很多人在輿論紛雜之下,便迷失了方向。

新晉首付馬雲曾說過“未來中國最便宜的可能就是房子”。筆者至今始終覺得這是沒有任何參照意義的一句空話,因為對於不同的人來說其意義不同,對於馬雲這樣金字塔頂端的人來說,別說是八年以後,就是眼下房子對他們來說也基本與蔥無異,人家有那個購買力;而對於很多剛需來說,首先拋開能否等到八年之後不說,以你之前的收入水平,你能保證8年攢夠一套房子的錢嗎?過去8年沒能實現,未來8年相信還是實現不了,不要忘了過去八年來,房價上升的速度遠超你的工資升幅,誰又能保證未來的8年房價會穩步不動,在原地等你呢?

任何事情都要辨證理性看待,事實上很多人說話是有立場在前的,正如很多網友所說,馬雲不讓你買房也許他的小算盤打的是‍你要省下錢來給女朋友清空購物車‍。

與馬雲為代表的勸年輕人不要買房對立的是以大炮為代表的勸年輕人抓緊買房。他的言論可以說是受到極力追捧的,就因為過去一直以來他的觀點得到了驗證,所以現在說起話來更是口無遮攔。“隻要政府信譽沒出問題,你們就拚命買房吧”,“這一輪房價不算什麼,下一輪更厲害”,“雙重夾擊下,隻要政策放開,或者說庫存到了某個臨界值,房價就會如火山一樣噴發,無法抑製”……

諸如此類,逆天言論實在太多,雖然他自己曾親自出來辟謠,說有些言論是媒體的“拚接、放大作用”但他也沒有全盤否定,因為有些話畢竟是從其口中說出。筆者一直勸購房者要理性辯證看待大佬們的言論,更不可把其視作“購房置業”的寶典。因為首先他們是開發商的角色,這點就算他退休了也不可否認,所以他的立場等同於資本家的立場,唯利是圖是首位,而後才是替剛需著想,看似他過去的言論都得以驗證,隻能說明這是房地產整體發展的結果,如果多數人聽了賣者說的這種話,那預言一定會準,比如,賣雞蛋的說再不買雞蛋,明天就買不到了,人們信了這話,紛紛搶著買,一個人恨不得一次買一百斤雞蛋,那些頭天搶不到的人第二天去市場一看,看到的肯定都是漲價,這還用說嗎?

而且,投資買房首先我們解決的是居住問題,而且在中國房子已不是單純的房子這麼簡單,從某種層麵說它已經是教育、婚姻、醫療等的代名詞,中國人不是一定要買房子的,但是一定要享受教育,到了成家的年紀,更有丈母娘這個“勢力”的群體在其後驅趕,所以房子已不能簡單看待。

加之過去的經驗告訴我們,現實的情況是,但凡有條件買房的人還是會選擇買房,而且過去多年的事實也證明,凡是買了房子的,都實現了個人財富的大躍進,基本沒有後悔的,這就更加助長了很多人買房的欲望。

而有的人明明不缺房子住,但害怕資產的被稀釋,也被裹挾進這股資產潮。這就是聽了很多專家的“不必負責人之詞”越來越多的家庭就算是舉全家之力也要走向有房之路,最後文章開頭的現狀的人生越來越多,享受房子帶來千萬資產的心理安慰的同時,過著乞丐般的生活,這樣的局麵絕不能稱為好或者不好,隻是生活的重擔以另外一種方式壓在肩上而已。

雖然眼下樓市全麵降溫,今年的“金九”已經不再,但是妄想房子的價格回到“過去時”無異於妄想天開,對於剛需購房者,如果情況允許,筆者一直的觀點都是該買則買,但要量力而行。大自然的法則是,富豪買豪宅,有錢人買洋房,錢不是那麼充足就在合適的城市置業安家,沒錢的去租房,很合情合理和道的事啊。但更要找準自己的位置,靠你自己的雙手努力去創造你人生的價值與收獲吧

最後更新:2017-10-08 11:57:10

  上一篇:go 鄭爽詮釋校園生活,形體聲調都很棒
  下一篇:go 斑馬核心管理團隊調整!陳虹、馬雲低調擴張共建汽車界“安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