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又沒報紙 諸葛亮出山前怎麼知道天下大事的
在古代社會,沒有像今天這樣便捷的信息獲取渠道,很多信息都是靠人工傳遞的。君主為了把自己的詔命下達各地,同時也為了及時獲知各地發生了什麼,就建立了符信製度,把要傳遞的信息刻在一片竹簡上,再由人通過快馬送達各地。後來到了唐朝,就有了類似報紙一樣的東西,各地軍政長官把采集到的信息報送到朝廷“進奏院”,然後再由進奏人員刻印在《開元雜報》上,再由驛傳係統送到各地州府衙門。這樣各地刺史、縣令才知道國家發什麼了什麼,跟誰開戰了,哪個敵人犯境了,或者哪裏正在救災了等等。但這裏就會出現三個問題:
1、消息傳播太慢。比如明朝的萬曆皇帝死後,朝廷會向各省發出詔書或者塘報,但沒想到繼位的泰昌皇帝僅在位一個月就死了。所以,當明朝皇帝已經換了兩茬的時候,湖南、廣東這些南方省份,恐怕還不知道萬曆皇帝已經歸天的消息。
2、消息真假難辨。在古代傳播的消息中,很多都摻雜了虛假或者誤傳的內容。比如洪承疇投降皇太極後,崇禎皇帝還以為他陣亡了,甚至召集群臣公開哭祭。
3、割據時代時代消息無法傳播。國家大一統的情況下,消息還可以暢通無阻的在國內傳遞,但要是遇到像三國這種分裂割據的情況,消息隻能靠情報刺探,對方肯定不會主動送消息告訴你我們皇帝換了,或者我們在哪裏屯兵打你等等。
所以,身為一國之君有時候都無法準確的知道天下發生了什麼,那麼普通平民百姓想要知道發生了什麼就更難了。
諸葛亮出山前曾躬耕於南陽,也就是說諸葛亮當時正在遠離中心城市的農田裏耕作,但在見到劉備以後,諸葛亮卻很清楚的知道曹操和孫權的實力大不可圖,益州的劉璋很懦弱,張魯守在漢中等信息,可謂天下事皆知。在空間隔離、消息閉塞的情況下,出山前的諸葛亮為什沒遇到“什麼,我大清亡了?”這種梗呢,他又是怎麼知道天下事的呢?其實很簡單。當時官方的驛傳,外來戶諸葛亮是看不到的,因為他沒有任何官職,但官方有官方的張良計,民間有民間的過牆梯。
1、熟人模式
諸葛亮與當地的徐庶、崔州平、司馬徽等人都有結交,這些人或者出仕或者有家族勢力,可以從官方獲得各地信息,然後再口口相傳。
古代的信息不像今天這麼煩雜,幾個人閑坐一塊,能聊的也就那麼幾件。這是做農夫的諸葛亮獲取信息的第一種途徑。
2、說、唱
古代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娛樂活動匱乏,流轉各地的商賈、失地的流民、遊學的士子等,就會把一地的消息編成民謠或者歌謠,到了一地就傳唱,這樣另一個地方的百姓就知道發生了什麼。
董卓專權時,從長安就流傳出民謠:千裏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這樣外地的百姓就會得知,原來朝廷出了個叫董卓的人,長安百姓恨他入骨。
3、編口號、傳檄文、貼榜文告示
曆朝曆代起事或者交戰,都要起一個響亮而且好記的口號,這樣才能廣泛傳播出去,像陳勝的“大楚興陳勝王”,元朝末年的“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還有明末李自成的“闖王來了不納糧”等,目的都是為了快速讓各地百姓知道,有人給你們送福利了,趕緊來參加。此外,交戰雙方還會各發檄文,貼榜文告示,撒網式散播,爭取民眾支持。這個時候百姓就會很快知道,原來誰跟誰打起來了,誰的實力強把誰打敗了等等。
最後更新:2017-10-25 15:42:42
上一篇:
成龍要做“好爸爸”關心兒子,那“小龍女”需不需要關心呢?
下一篇:
諸葛亮下葬之謎:十人抬棺向南行,三天三夜不回頭
汪涵介紹潘粵明,卻遭沈夢辰搶話宣傳新電影,汪涵直接懟她毫不留情
韓雪怒噴攜程,沒想到恰到好處,親子園事件再次發酵!
周星馳成為票房冠軍喜劇之王的秘訣隻有兩個字,卻被諷刺人品差貪財
馬雲一出手網宿科技遭遇5年來大潰敗 高管掀起減持比賽
馬雲越南煲雞湯;搜狗昨晚紐交所上市;攜程給家長兩周帶薪假
謝娜張傑深夜與友人聚會,娜姐孕期未改愛玩天性,準媽媽過渡期太過煎熬
與金馬獎影後搭戲 吳昕評價他“有一顆老人的心” 如今終於火了
除了高曉鬆這些明星也曬早餐,吳昕爺們陳赫接地氣最後一位才叫奢侈
謝娜懷孕3個月出門逛街,網友:和賈玲有的一拚!
就在剛才,馬雲哽咽了,今年這個雙十一,估計他的夢想要破滅了,但葉縣人民沸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