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著全麵“吊打”iPhone X,這就是最高售價過萬的華為新旗艦
人工智能和徠卡,是今年華為給 Mate 10 設定的兩個重要標簽。
徠卡的標簽是從 2016 年的 P9 開始的,經過了 P9、Mate 9、P10 三代機型的重重鞏固,“與徠卡共同設計”已經逐漸被人接受,幫助華為旗艦係列手機站穩了國產手機的高端位置。
而人工智能呢,是今年的互聯網創業風口。當手機芯片性能也真是沒啥大幅提升的可能和必要的時刻,無論是蘋果、高通還有華為,都選擇為自己的芯片加上人工智能的特性。蘋果給 A11 加上了 Neural Engine(神經網絡引擎),驍龍 835 支持 TensorFlow 和 Halide 框架。華為更加直接,在發布會上對自家全新的麒麟 970 處理器進行了著重介紹,自然也沒少了強調 NPU(嵌入式神經網絡處理器)的部分。
當各家國產大佬和三星蘋果都用上全麵屏後,華為為自家下半年旗艦 Mate 10 用上前麵屏自然不是什麼難事。隻不過 Mate 10 的全麵屏選擇了相對保守的一種高屏占比設計。屏幕上下的邊框都得到了保留,且屏幕沒有像三星那樣做成圓角。也就是說,如果從正麵看上去,Mate 係列應該和 vivo X20 比較像。
為了在產品設計上做出區分,華為 Mate 10 和 Mate 10 Pro 雖然屏幕尺寸差別不大,但是因為 Mate 10 使用的是 16:9 的屏幕和 Mate 10 Pro 是 18:9,所以直觀看 Mate 10 的機身更寬,屏幕也更大。
華為的發布會向來主題就一個,吊打 iPhone。按照華為的說法,Mate 10 屏幕麵積比 iPhone X 大了 18%,Mate 10 Pro 大了 16%。嗯,注意,這不是說屏占比,僅僅是說屏幕麵積,從下麵這張圖片你就能看出來,Mate 係列機身還是比 iPhone X 大一圈的。
還是有點尷尬的。
背部設計其實也在意料之中,華為也把雙攝像頭做成豎向排列的了,Mate 10 Pro 的指紋識別器在攝像頭下方,用的是匯頂的方案。機身背麵采用的是 3D 圓弧玻璃,看真機照感覺玻璃和金屬接合非常緊密,手感估計不錯。
總得來說,這確實是一款設計上沒有太多槽點的國產 Android 高端機。好看不好看見仁見智,但全麵屏做到了雙攝做到了,機身手感也有保證了,我覺得不錯。
所有新手機似乎一夜之間都用上了全麵屏,外觀也沒啥特別的了。還是看看性能和功能吧。
Mate 10 係列的機身電池容量是 4000 mAh,著實不小,應該夠用。沒用麵部識別,還是用的指紋識別,指紋識別速度是 0.33 秒,華為說比 iPhone X 麵部識別快,再次尷尬。全球首部雙 4G、雙 VoLTE 智能手機,很實用。快充 30 分鍾充滿 58%。係統是基於最新版 Android 8.0 定製的 EMUI 8.0。
全新的華為自研芯片麒麟 970 用的是 10nm 製程,內置了集成了 55 億個晶體管的寒武紀架構 NPU 。AI 性能提高了 25 倍,能耗比提升了50 倍(主要是因為之前就沒這麼個功能),華為說識別照片的速度也要比 iPhone 8 Plus 和 三星 Galaxy Note 8 更快,全新的芯片也解決了長時間使用手機後的係統遲緩現象。
這些優化看起來似曾相識對不對?
實際上,即使是加上了專用於人工智能功能的 NPU,這塊芯片在手機上的使用場景並不算太多。華為說麒麟 970 能實現本地端的實時圖像處理、低能耗 AR 及精準語言翻譯,而真正用戶能實際用到的,其實就是拍照和照片處理能力的優化。畢竟 AR 內容還不普及,翻譯的精準提升其實通過雲端就能實現,無需本地端。
可以這麼說,盡管各家都在吹噓人工智能對手機的革命性提升,但實際上對於大部分普通用戶而言,手機的整體體驗並沒有因為人工智能 NPU 的加入能提升太多。隻能說是個加了能讓手機更好用一些的功能。
對於華為來說,Mate 10 算是一份表現均衡的高分答卷,因為無論從設計還是性能上,華為這一次都能夠算得上是達到了頂級 Android 機的實力,而 10nm 製程的麒麟 970,也是在補齊製程短板後加上了 NPU,正式與驍龍 835 和蘋果 A11 站到了同一位置上,即使三者性能還是有些差距。
蘋果 iPhone X 的國內定價將近萬元,三星 Note 8 的售價也著實不低,於是華為按照每年的慣例,又把 Mate 係列的售價提升了一點點。Mate 10 海外售價 699 歐元起(5435.2人民幣),保時捷版 Mate 10 Pro 海外售價達到了 1395 歐元(10847 人民幣)。
誰還不能賣個一萬塊錢咋地?
還是按照華為慣例, 華為機型在國內的開售定價都會稍微比海外低一些,按照今年海外的定價,這一屆 Mate 10 的起售價,很有可能會超過 4000 元人民幣。
國產 Android 機又往高端定位上走了一步。
而且對於華為來說比較樂觀的是,在國內,人們對於華為和三星的產品認知差距越來越小,當國內消費者對三星舊事依然耿耿於懷時,華為在高端 Android 機行列中的品牌形象也算是到了一個相當高的級別。
智能手機發展至今,產品與消費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其實越來越小,很多消費者也樹立起了一套自己獨有的選擇手機的方式。當華為正式在國內開售 Mate 10 後,2017 年的主流智能旗艦手機也算是徹底發布完了。
買哪款,大家自己做判斷吧。
最後更新:2017-10-16 22:5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