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晗恋爱了,关晓彤幸福了,而你呢?
1
交通因为国庆堵了。
网络因为鹿晗堵了。
女粉丝因为表白心里堵了。
一句:“大家好,向大家介绍一下,这是我女朋友@ 关晓彤 ”引爆了整个粉丝群。
有的人说,鹿晗伤害了女粉丝。难道,人家一辈子守寡吗?
有的人说,女粉丝恨死关晓彤了。你要知道,不是关晓彤,也会有刘晓彤。
有的人说,鹿晗不应该公开。难道,做个真实的自己不好吗?
有的人说,有的铁粉因为这个走极端了。是啊,难道鹿晗有错吗?
一句微博的发声,没有错误。这都是明星效应。不信,你试试?
很多人会说,为什么这些年轻人会这么追星,真实不太理解。
其实,我们年轻时都追过星,年纪大了心中也还有自己喜欢的明星。
追星正常,但过度追星甚至影响自我就属异常。
2
追星不是现在就有,而是历史悠久。
在原始社会就有这种现象。
那时主要表现为神灵崇拜和英雄(那时的明星)崇拜。远古时代,生产力低下,人们的生命安全时刻受到威胁,所以人们普遍认为,神灵创造了世界和万物,英雄缔造了历史和传说。
进而,人们为了得到保佑和庇护,开始信奉神灵,崇拜英雄。因为这样,他们才获得力量,相信未来。某种意义上,这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随着,科技的发展,神灵褪去,但英雄和明星对人们的影响依旧。随着时代的发展,被视为英雄的对象会变得多元化,每一个行业中都会涌现出佼佼者,都可能成为人们心中的英雄、眼中的明星。
但往往,娱乐界、体育界的明星会比科技届、企业界的明星更加受民众关注和热捧。
所以就出现了当时很多人在热议白百合时,却忘了以为科学界大师去世。
为何会这样呢?
3
一位科学家真正为社会创造的价值不比娱乐明星少,甚至还远远超出。
但很多人还是追逐娱乐明星。
一个社会,娱乐明星、体育明星成为年轻人追逐的对象,聚焦媒体焦点,这就对了,这才说明这是个正常的社会。
因为产业特点决定的,娱乐产业本身是注意力经济啊,它们天然需要社会大众的注意力这一“流量”,并将此变现。这一产业的诉求也就决定了,它们的表现形式要紧抓这个社会普罗大众的愉悦点,所以,你千百个看不上,对更多人来说,看选秀节目肯定比看一场学术讲座舒畅吧?
娱乐和体育受众更广,而科技等领域,更讲究一个圈子,优秀的人才会在圈子内得到大家认可。比如说,鹿晗被很多人知道,孙杨家喻户晓。而有些专业领域的大家也就是圈内人知道而已,就好比你手里拿的手机觉得很好用,但你不知道是谁设计生产的。
以上的结果是由于产业性质决定的。
4
还有,我们都喜欢关心别人八卦的事情,比如在班里,我们会关注谁谈恋爱了,谁又分手了。而娱乐和体育明星的八卦自然就更加被大家关注。
一是,我们的好奇心。这些明星这么成功,我们很想看看他们的实际生活是不是也不一样,这种好奇心会驱使着大家去关注明星的八卦。
二是,我们和明星是陌生的“熟人”。熟人的八卦才会被大家更关注。明星是靠脸(美女偶像)、声音(歌手)和肌肉(体育冠军)让你认识的人,这在我们的基因“潜意识”中,会觉得这些人是身边的“熟人”。所以我们会关心他们的八卦,津津乐道于他们的生活细节。而那些开公交车送你上下班的人,带着手枪警棍在街上巡逻的人,在网络的另一端给你发邮件的人,在几千公里外为你制造日用品的人……因为不靠肌肉也不靠脸工作,在我们的基因看来都不是熟人,发掘他们的八卦没那么有价值。所以人类爱看明星八卦,喜爱报纸娱乐版和微博上流传的明星街拍。
5
于是,关注明星,关注明星八卦,是正常的选择和行为。
但过度关注,甚至自我伤害,则属于异常,这得治疗。
追星作为一种准社会交往行为,因为你和明星并没有直接的社交行为。这种准社交行为存在不同层次,心理学家专门做了研究,得出结论如下。
第一层次:人们追随明星是因为所谓的“娱乐社会化”的原因,人们对名人产生偶然的兴趣;
第二层次:为“强烈个人”的态度,人们已经不能将幻想、白日梦与现实分开,开始宣称自己喜爱的名人是自己精神上的伙伴,并认为自己跟所喜爱的明星有某种特殊的关系。追星者中有 10%的人处在这一阶段,此时明星崇拜已经成为一种上瘾行为。
第三个层次:最强烈的名星崇拜,这种情况达到了“临界病理状态”,可能会导致犯罪和危险行为。追星人群中有 1%的人会发生这种情形。1984 年为了向影星朱迪·福斯特示爱而刺杀里根总统的欣克利即为一例。还比如说,鹿晗的恋情公开,导致一些粉丝想到自杀。
从第二个层次开始,明星崇拜者开始坚信自己与明星之间有一种亲密的个人化联系,也就是进入了典型的准社会交往行为阶段,并且开始带有病理特征。
6
说了这么多,我们搞清楚了人们为什么会这么关注明星,也分析了什么是过度关注。这里就得提一个问题,我们这么关注明星到底对自己有什么好处。
鹿晗恋爱了,关晓彤幸福了,而你呢?
是不是有人会继续好奇,什么时候分啊?下一个会是谁?
是不是有人会开始嫉妒,怎么就开始恋爱了呢?
是不是有人想不开了,茶饭不思?
其实明星也要过正常人的生活——工作、生活、恋爱、生育、发展事业。
他们需要做好自我管理,不断精进,演绎出更好的作品,对粉丝和观众能产生更加积极的影响。
明星的生活和事业都在变化,生命的这条路上不会一帆风顺。
很难有明星因为一首歌可以红一辈子,或者因为一部电影让人一直记得。
在这个造星频繁的年代,就更加难啦。
无论你喜欢的明星,过得怎么样,一直辉煌,还是没落,甚至误入歧途。
我们要做的,也只能是关注关注,因为我们都要回归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7
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中,斯蒂芬.科维提到了影响圈和关注圈的概念。我们每个人都有个影响圈——我们能够直接控制和影响的事,比如我们的思维、态度、行为。也有个关注圈——我们可以关注但施加不了影响的事,比如气候、政治、别人、明星等。
一个积极主动的人会聚焦在影响圈里,学会改变自己,做成长的事。消极的人聚焦在关注圈里,喜欢抱怨外界和客观,抱怨别人,很少在自身找问题。我想曼德拉一定也有抱怨,也有失落,但他后来更多地将精力聚焦到自我上——也就是影响圈,改变自己的心态和行为,让自己更好地活下去,卧薪尝胆,再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关注影响圈的人,有个习惯,就是在事情不顺遂的时候,不抱怨不指责,常常问自己:现在,我可以做什么,来得到想要的结果?集中精力做好能控制的事,影响圈会越来越大,影响力也会越来越强。
鹿晗恋爱了,关晓彤幸福了,而你呢?
这些明星真的只能关注一下,如果我们真要关注名人,我们真的可以选择多关注一些我们自身学习和发展领域里的那些名人和成功人士,学习他们的方法和努力,或许这才有更现实的意义。
写到这,电视里传来儿童疫苗事件的报道。心里一阵愤怒,拍了拍桌子:妈的,这些不良商贩……
我能控制的是什么呢?嗯,写好文章,备好课,服务好学生,照顾好家里…..
新书《让毕业后的你,感谢现在的自己》上市20天,已经进入当当新书热卖榜前10,谢谢大家的支持。
最后更新:2017-10-24 00:28:40
上一篇:
马云的双十一让网友高考之后的数学与阅读理解再次达到巅峰
下一篇:
王俊凯暖心给工作人员做菜吃,可是结果却悲剧了……
汪涵介绍潘粤明,却遭沈梦辰抢话宣传新电影,汪涵直接怼她毫不留情
韩雪怒喷携程,没想到恰到好处,亲子园事件再次发酵!
周星驰成为票房冠军喜剧之王的秘诀只有两个字,却被讽刺人品差贪财
马云一出手网宿科技遭遇5年来大溃败 高管掀起减持比赛
马云越南煲鸡汤;搜狗昨晚纽交所上市;携程给家长两周带薪假
谢娜张杰深夜与友人聚会,娜姐孕期未改爱玩天性,准妈妈过渡期太过煎熬
与金马奖影后搭戏 吴昕评价他“有一颗老人的心” 如今终于火了
除了高晓松这些明星也晒早餐,吴昕爷们陈赫接地气最后一位才叫奢侈
谢娜怀孕3个月出门逛街,网友:和贾玲有的一拼!
就在刚才,马云哽咽了,今年这个双十一,估计他的梦想要破灭了,但叶县人民沸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