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772 返回首页    go 阿里云 go 技术社区[云栖]


宝强说:马云每天都胆战心惊如履薄冰 普通人如何实现领导力

今天是2017年9月28日,欢迎收看今天的《宝强说》!

今天宝强主要说的内容是以下六点:第一点是:马云说自己每天都胆战心惊如履薄冰;第二点是:幂律世界的生存法则和方法认知;第三点是:普通人如何实现领导力和职场领导力;第四点是:培养情商的5个关键步骤 情商;第五点是: 像人类学家一样才能理解生活;第六点是:电动汽车是和未来的最好的衔接。下面是详细讲解

一、马云:每天都胆战心惊如履薄冰 阿里巴巴商业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9月25日参加了加拿大门户2017中小企业论坛。在论坛上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马云说:“我觉得我每天胆战心惊、如履薄冰地在做,否则我们不可能要出那么多差、干那么多事、见那么多人”。

马云把阿里巴巴遇到的挑战总结为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人才的挑战,马云担心公司的人才不一定跟得上公司的发展,因为阿里巴巴并没有先例和榜样可循,是全新的挑战;第二个方面是,整个社会包括海外市场对像阿里巴巴这样的大体量平台会有“不适应期”,同时又对它有相当期待值,这会带来政策的挑战和传统意识的挑战;第三就是公司本身是否能持续创新。

马云说:“我们(阿里巴巴发展的)这18年所经受的挫折、压力和挑战,我觉得一般的企业68年都做不到这样。这18年真是68年、78年的努力。”

在之前与加拿大总理特鲁多的对话环节,马云也提到了公司曾经面对过的挫败,他说:“在过去的18年中,我们每天都在犯错,每天都在被拒绝,但我认为,被人们拒绝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只有证明了自己,别人才会帮助你。”

二、认知:幂律世界的生存法则 方法认知

芝麻学社的创始人王雨豪在“笔记侠”举办的“知识经济实战营”上,分享了他对幂律法则的认识,非常有意思,值得分享给大家。

王雨豪读过网络科学领军人物艾伯特-拉斯洛·巴拉巴西写过的两本书《链接》和《爆发》。他在这两本书里总结出的是,世界是由两个法则构成的,一个是高斯法则,也就是正态分布,简单说就是“中间多,两头少”,比如一个班里,成绩中间的学生最多,成绩特别好和成绩特别差的学生不会太多。另一个是幂律法则,可以理解为二八法则,比如20%的人口占据了80%的社会财富。

在高斯法则生效的领域,平均值非常重要,可以被视为整体的代表。但是在幂律法则统治的领域,平均值就毫无意义。这两个法则的典型是身高和财富,把姚明放到100个人中,并不会显着改变平均身高,但把比尔·盖茨放到100个人中,就会极大改变平均财富。在高斯法则生效的领域,所有人跟平均值的差距不会很大;但是在幂律法则分布的领域,跟平均值的差距就会大到惊人,比如,2016年中国家庭人均财富是16.9万元,而马云的资产是1500亿左右。王雨豪的观点是:“跟财富有关的所有的领域,彩票、创业、金融等都遵循幂律法则。”

幂律法则统治的领域,存在着赢家通吃和先发优势被放大甚至产生指数级优势的现象。在这些领域,就要勇于去采取最小成本的方式去进行试错。有一本非常流行的书《精益创业》,讲的就是这种精益试错法。要改变对失败和错误的态度,要能够快速、低成本地失败,并且从失败中去学习,然后快速迭代。

王雨豪说:“在幂律世界里,你根本不知道成功是怎么分布的。如果没有一个能够持续地去试错的机制和心态,那基本上你离成功的距离是万水千山。”然后,虽然并不中听,但是,当一个创业项目失败时,要勇于离场,“勇于离场是一种基本生存技巧”。

三、方法:普通人如何实现领导力 职场领导力

平时在工作中,我们经常会觉得公司里有些事情是需要改变的,但大多数人会等着那些有领导力的人改变,因为他们觉得,真正的领导者才有能力去做这些事情。凯洛格商学院的战略教授哈利·克雷默(Harry Kraemer)不这么认为,他觉得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一些方法,让自己变得有领导力和行动力。他在一篇文章里给出了四个建议。

第一,从你所处的位置开始领导。很多年轻人都说想成为领导,但都表示自己手下没有人可以领导。克雷默说,领导不需要你担任某个职位,不管你有没有下属,你都可以开始领导。

第二,着手开始提供解决方案。 当你发现问题时,立刻行动起来,把问题反馈给你的老板,同时提供一两个建议。克雷默说,如果你在提出问题的同时,至少提出一到两个有潜力的解决方案,你就已经在领导了。这说明你不是在旁观,而是参与到了其中。就算你的方案很糟糕,你提出方案的同时也宣告了,你是一个想要解决事情的人。

第三,进行调查。你要关注公司里所有的事情,关注那些你平时可能会不知道的信息。有哪些你不知道的项目、部门或者是特殊任务。克雷默曾在百特国际担任金融分析师,最后升职到了主席和CEO。百特国际是一家生产和供应医疗产品、生物药品和医疗设备的公司。担任分析师的时候,有一次一个同事问克雷默,如何看待某个部门最近的收购。克雷默当时承认自己都不知道有这次收购,他说他甚至不知道这个部门是百特的一部分。于是,克雷默接下来经常会听每季度的电话会议录音。在会议上,百特的CEO会挑选股东和分析师们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克雷默说他听的时候会想,如果自己是CEO,会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第四,建立关系网。为了进行研究,你要去认知其他部门的人,你要知道其他部门的同事要做什么工作。克雷默说,给其他部门的人提供帮助是建立关系网的好办法,不要担心你要帮助谁,或是他们在组织架构中的位置是多么高。相反,去接触每一个你觉得自己能够帮助的人,在这个过程中去了解组织的方方面面。

四、培养情商的5个关键步骤 情商

情商,就是一种辨别、管理个人以及他人情绪的能力。很多学术研究都证实过,通过科学的情商测试可以预测一个人在工作绩效、领导潜能、创业能力与就业能力等方面的表现。情商高的人往往还善于交际、身心健康、幸福感也高。

那情商测试得分低的人,有可能在先天的基础上提高自我反省和人际交往能力吗?心理学家们认为,情商其实是人格特征的综合体,与智商不同的是,它具有可塑性,不会一成不变。对自己情商要求高或者想要帮助别人提高情商的人,只要付出专心和精力,能够获得改善和提高。

伦敦大学学院商业心理学教授托马斯·查莫罗·普瑞姆兹克和组织心理学家迈克尔·桑格在《哈佛商业评论》中的一篇文章,分享了培养情商的五个关键步骤:

第一步,从自欺欺人到认清自我。文章说,性格或者情商,是由自我评价(我们怎么看待自己)与他人评价(别人怎么看待我们)这两部分组成的。真正的认清自我,是能够认清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并且清楚这些优势和不足与他人比较时会怎么样,比如,大部分人都觉得自己的情商很高,然而实际上只有很小一部分人会被别人视为高情商。要从自欺欺人转变到认清自我,需要得到准确的外部反馈,比如可靠的性格测试或360度的反馈调查。

第二,从关注自我到关注他人。情商低的人往往不容易从他人的立场看问题,尤其是当没有清晰的对错标准时。文章作者建议,关注他人首先可以从基本的欣赏,承认团队其他成员的优势、不足和价值观开始。经常与团队成员进行简短的讨论,也能让我们对“怎样才能激励和影响他人”这个问题理解得更加透彻。这些讨论促进了相互协助、团队合作以及外部交流。

第三,成为有益的交往对象。事业有成的人,往往被视为更有益的交往对象,他们看上去会更有团队精神,待人友善,信任他人,大公无私。喜欢独善其身的人,不免会给人留下防备心很强、消极悲观等印象,对于喜欢独善其身的人来说,给别人分配任务或寻求帮助前,要保证适当的人际交往,这一点非常关键,“经常主动地分享知识和资源,并且不求回报,这对人大有裨益。”

第四,控制自己的情绪。在商业世界中,遇到突发事件就沮丧不已的人,会被人认为还没长大。如果你经常容易情绪化,喜怒于色,就要要反思下是哪些情况让你生气或沮丧,在遇到挫折时要观察自己的过激倾向。通过发现自己的情绪触发因子,可以避免紧张情况和冲动反应。所以,“不仅要知道自己在真实情况下会有怎样的情绪,更重要的是知道那些情绪是因为什么引起的。”

第五,保持谦逊,即使是假装出来的。有领导能力的人,通常都不太在乎去包装自己的头衔,因为他们表现得很谦逊,在自信与谦虚中保持平衡,不偏不倚,乐于采纳意见,敢于承认错误,这些能力都难能可贵。 “要提高情商,有时候故作自信很有必要,但更重要的是故作谦虚。这个世界需要能够隐藏软弱的人,但更需要会隐藏锋芒的人。收起你的骄傲自大,选择性进行对抗,多找机会认可他人,即便你觉得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

文章作者最后还提到,训练情商的总原则是:不要改变自己的性格,而是摒弃不当行为,替换成更加合适的做法,克服不良倾向,养成新习惯,改善别人对你的印象。

五、像人类学家一样才能理解生活

土耳其作家、2006年诺奖得主奥尔罕·帕慕克每次准备写新的作品时,都会进行相关的研究,并且乐在其中,比如,《我脑袋里的怪东西》这部小说讲述了一个街头流动商贩的故事,于是他采访了很多服务员、卖酸奶或鸡肉米饭的小贩、电网检修工、退休警察和做冰淇淋的手艺人等等。接受法国独立媒体Mediapart采访时, 帕慕克说,写小说与做研究密不可分,有时他甚至会因为想去研究某个领域而决定小说主题,“我在创作过程中经常自我打断,去做调查;我塑造我的角色,再转而采访他人,继而学习更多以便更了解自己的角色,之后再着手创作……要像人类学家一样工作才能真正理解那些不同的生活。” 帕慕克写《我的名字叫红》时会去研究古代史,查看无数画作并了解艺术史;写《雪》的时候会去土耳其东北部的卡尔斯住上一段时间;写《纯真博物馆》的那段日子,他经常去博物馆并读很多关于恋物癖的书。帕慕克认为,小说主要是用来理解人的,我们需要对每个人物都抱有兴趣,即便是对最卑微的角色,我们也要接纳并包容。

写作初稿时,帕慕克不会限制自己,既不觉得羞耻也没有尴尬,之后,当他重读初稿,再去修改那些写得太过的地方。对他来说,写作在于寻找一种适意的情调,他会远离那些强烈的戏剧冲突,试图在好与坏之间、平凡与戏剧化之间建立一种平衡。《我脑袋里的怪东西》中有一个片段可以体现出他的这种风格:有人来到主角家搜查,但他们最后却聊起了足球。帕慕克说:“这有关于安排抑扬顿挫:有时要刻意强调,有时要平白朴实。讲故事的核心要素稍往舞台边上挪挪,将一些无关紧要的轶事放在中间。”

六、电动汽车是和未来的最好的衔接

中国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是一位汽车行业的资深人士。他曾经担任过二汽总工程师、总厂厂长、东风汽车董事长等职务。陈清泰对宏观经济也有研究,担任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9月24日,陈清泰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常州论坛上说:“21世纪的无人驾驶电动汽车可能会以我们想象不到的程度深刻改变世界,就像20世纪的内燃机车一样。”

在2016年,包括挪威、荷兰、德国、法国、英国、印度在内的国家都发布了停止销售传统燃油车的时间表,其中德国还是全球最有实力的燃油车生产国,也提议要在2030年宣布禁止销售燃油车。包括沃尔沃、大众、宝马、丰田在内的汽车巨头也都在迅速转向新能源汽车。摩根斯坦利还在最近的报告中说,如果谷歌的自动驾驶公司Waymo分拆,估值可以到700亿美元甚至更高,要高于现在福特汽车的460亿美元和特斯拉的560亿美元。从政府、汽车公司和资本市场的举动,都能看出,汽车行业正在发生巨大的颠覆性的变化。

因此,陈清泰对汽车行业的判断是:最迟到2025年,电动汽车的性价比将达到或超过传统燃油车,这意味着电动汽车会逐渐在市场上取代燃油车。此外,电动汽车的技术进步是双线作战,一条战线是电池、电机、电控在内的动力系统,但这只是电动汽车的1.0版本,另一条战线代表着电动汽车的2.0和3.0版本,那就是信息化和智能化,并最终实现无人驾驶。

陈清泰表示,汽车和内燃机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重塑了全球的基础设施和现代生活,被称为“改变世界的机器”。今天,电动汽车会以同样的力度改变世界。 “电动汽车之所以可以再次改变世界,在于它能够最好的和未来相衔接。未来是什么?未来是新能源,特别是分布式能源,未来是智能电网,未来是智能交通,未来是智慧城市,而这些标志性的未来场景,一个基本的单元就是电动汽车。实现这些未来的场景都需要电动汽车来支撑。”

欢迎关注《宝强说》,陪伴你一起成长!

最后更新:2017-10-08 23:21:39

  上一篇:go 李健靳东人大对谈,网友:李健情商真高,靳东人设崩塌
  下一篇:go 阿里高调进军游戏,马云曾发誓绝不做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