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撐雙十一大促,阿裏巴巴敏捷項目管理實踐及工具落地
日常生活中,我們會接觸到很多項目,但是在互聯網時代,和產品相關的項目就會複雜的多,我們的項目會遇到什麼樣的挑戰?這個過程中,我們如何應對挑戰,解決問題?在
嘉賓介紹
方奕東(花名:光脈):阿裏巴巴產品專家。雲效項目域產品經理,主要負責項目和項目集、需求、任務、缺陷和迭代管理等產品工作。2015年加入阿裏巴巴,在加入阿裏巴巴之前,擔任過大型項目和項目組合管理軟件的架構師,有多年項目管理經驗,是一名認證的PMP和ScrumMaster。

隨著業務發展越來越快,今天的互聯網項目麵臨了很多挑戰,主要體現在:
節奏極快
之前傳統企業,一年兩年才會發布一次,快點會有幾個月,但在互聯網時代,發布周期不會按年,甚至不按月,也不按周,而是每天都會有發布。
一切都在變化
整個業務環境每天都在變,前一兩年我們還在談論移動互聯網,到今天它幾乎成為一個傳統的行業。
充滿不確定性
你的挑戰不僅僅是來自同行的挑戰,還有很多其他維度的挑戰。比如生產泡麵的企業,突然這兩年銷量下降很多,但並不是來自競爭對手的挑戰,而是來自外賣行業的挑戰。
用戶非常多元化
現在的用戶非常年輕,他們喜歡定製、個性化的東西。很多企業也會擴張到其他國家,走向國際化、全球化,各種文化語言,溝通方式都是今天所麵臨的非常大的一些挑戰。
在麵臨這麼大的挑戰下,我們怎麼來獲得一個項目的成功呢?
首先我們明確一下什麼叫項目的成功?我們知道一個項目的成功,是按進度來交付,按質量按成本來交付,並且同時保證用戶的滿意。那麼比較成功的項目,他們都有些什麼特點呢?
充分的溝通
溝通這個問題說來簡單,其實是個大課題。充分的溝通,是要把信息傳達給某個人,還要跟進相關的一些效果。成功的項目,它的溝通機製和線上記錄都會非常規範,如果你沒有一個機製和工具來支撐的話,這種溝通是沒有什麼效率的。所以現在很多企業都喜歡用釘釘工具,就是這個原因。雲效也會跟進和加強這種溝通的機製。
良好的計劃
成功的項目一般都有好的計劃,會有比較合理的安排。比如像雙十一大促即將開始了,那這個項目在幾個月之前就已經開始準備了,並設置了相關的時間節點。在敏捷項目裏也是有計劃的,我們叫迭代計劃,後麵會詳細介紹。
明確的目標
成功的項目,一般都會有明確的目標,需要什麼,能做到什麼效果是非常明確的。
引入用戶
很多成功的項目,很早期就會引入用戶,比如釘釘有一個共建機製,會及時收到來自用戶的反饋,在很早期就接受一些反饋,以避免較大的失誤。
風險預判與防範
規模較大的項目,你在前期的實現一定是充滿不確定性的。簡單的拍個短片,都會有各種問題,比如萬一碰到天氣不好怎麼辦?光線條件可能沒法保證。對風險的預判,在優秀的項目裏一定會有很多預見性和防範。
實時監控和糾偏
識別出很多問題,如果沒有一個機製跟進,那也是沒用的,所以需要實時監控和糾偏,這是成功項目的共性特點。
那不成功的項目,它的問題在哪裏呢?
缺乏用戶參與
項目成功並不是說你把這件事情做完,就算成功了。就算你保質保量按成本按進度交付出來,如果這個產品不是市場和用戶所接受的,它也失敗了。所以需要在前期引入用戶,避免這些問題。
時間安排不恰當
像雙十一這樣的項目,如果你把時間排到雙十一之前的一天,肯定是很不靠譜的,因為過程中會有很多不確定性,導致項目無法開展。
需求不清楚
很多研發同學也會經常碰到,這個需求沒有講清楚,或者是溝通不清楚,或者價值沒想清楚,這些都是大家麵臨的問題。
範圍蔓延
範圍蔓延對研發團隊會經常產生問題。比如我覺得這是個小的功能,花一兩個小時就可以實現,但是如果這個需求本身並不符合產品的方向,哪怕一分鍾都不應該放在上麵,因為隻要這個功能上線之後,就會隨之而來更多的問題,到最後你投入的不是一兩個小時的時間,而是會花幾個星期來處理,這是在工作中經常碰到的實際問題。
優先級不當
很多很關鍵的項目,一般都會有非常明確的截止時間。過了這個時間後,做的任何東西都沒有意義,所以需要對需求的優先級進行管理。否則項目到時間交付不出很關鍵的東西,影響會很大。
缺乏風險意識
就是把事情想得太理想了,這是一個普遍問題。

通過敏捷協作平台提高項目成功率
雲效提供一站式項目管理流程。它會從需求開始出發,然後排計劃,包括裏程碑,或者迭代計劃,接著進行成員之間的溝通協作和變更,在實現過程中,需要對風險和其他問題進行跟蹤,會隨時獲得用戶的反饋,有助於產品的反饋,就會把它轉成需求,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從需求到協作實現、發布和反饋的整體閉環。雲效也支持Scrum和看板模式。
另外,為了支持產品快速迭代,雲效會與構建發布流水線進行有機集成,提高迭代效率。如果沒有工具的支撐,它會變得很慢,比如說自動化的測試和部署,回歸測試等。
接下來,我們來詳細了解下雲效提供的一站式流程管理的功能特點。

需求:工作的源頭
-
需求多級拆分細化:一個大需求可以拆成很多小的需求,一個個的交付。
-
更細粒度的優先級管理:需求默認一般都有緊急高中低,對於排期來講,緊急裏麵還要分一二三四。我們引用了一個輔助優先級,把這兩個結合起來。這是我們實踐過程中,通過很多場景總結出來的一個功能。
-
需求評審流程:需求是要評審的,像一些金融行業,涉及到合規、風控等。
-
需求變更控製:如果需求要變,是要控製的。
-
多種顯示模式切換:像樹視圖,看板方式等。

在計劃模塊裏麵,我們設定關鍵裏程碑卡點和輕量級的迭代計劃。
阿裏巴巴內部調查顯示,85%的項目哪怕你做敏捷,它也一定會有卡點的。比如雙十一,我們一定會有卡點,在什麼點交付什麼,如果你沒有這個設定,整體項目是無法保證的,但是設計裏程碑卡點,並不意味就不能敏捷交付,我們每周都可以迭代式的交付。所以這是個混合方式的支持。

在協作上麵,我們對工作進行可視化,可以看到看板拉動,還有多項目協作。根據最近上海PMI大會研究得出,今天幾乎沒有純粹單項目管理的場景,一定是每個人會參與到多個項目裏去,所以項目管理是項目集和進行多項目的一個協作。

風險的識別和跟蹤,這個比較直觀。

另外,還有跟蹤。在跟蹤過程中,我們會用圖表反映進展,對需求的累積趨勢進行一個自動的計算,還計算各個狀態的停留時長,大家看到每一段,隻要你在看板上進行拉動,停留在某個狀態的時長會計算出來。它可以幫助你識別整個研發流程中間,哪些環節是瓶頸。

在反饋模塊,我們建立用戶反饋池,可以和輿情平台進行集成,有輿情過來,可以從輿情監控創建需求。另外還提供API合作渠道的集成,提供移動版,可以在釘釘上把你的消息轉成任務或需求、缺陷,管理更便捷高效。
11月2日晚上20:00,雲效兩大新品重磅來襲!《Mock平台讓測試插上翅膀》&《測試數據中心-互聯網模式下新型的數據準備引擎》。


最後更新:2017-10-25 22:0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