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計算平台隻是提供雲服務的第一步
本文講的是雲計算平台隻是提供雲服務的第一步,【IT168 資訊】“與其說雲計算是一項新技術,倒不如說它是一項在業務模式方麵的創新。從本質上來講,雲計算實際上是服務器虛擬化技術和基礎架構即服務(IaaS, 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兩者的結合。其核心是將某一或某幾個數據中心的計算資源虛擬化之後,向用戶提供以租用計算資源(Computing Resource)為形式的服務。而這種提供計算資源的服務實際上並不是新技術,而是業務模式上的創新。” IDC中國企業級係統與存儲研究部高級分析師周震剛說。
雲計算是一個新興的IT部署和交付模式,用來通過網絡實時提供產品、服務和解決方案。人們日常所說的雲計算,實際上是指這種部署和交付模式的基礎架構平台;而雲服務則更延伸一步,是指通過雲計算平台提供應用和解決方案的服務過程。但是,多數人存在一個認識的誤區,認為建設雲計算的服務器和存儲平台是雲計算的唯一工作重點。事實上,建設雲計算平台隻是提供雲計算服務的第一步。而目前很多廠商都有意無意的忽略了建設雲計算平台之後的一係列重要環節。因此,當談到“雲”這個概念的時候,首先需要區分雲計算平台和雲計算服務。
當前,對於很多用戶來說搭建雲計算平台的工作相對簡單。國內有一些企業的部分業務已經運行在企業內部的私有雲計算平台上。但是,對於提供公共的雲服務這個目標而言,建設雲計算平台還僅僅隻是第一步。IDC認為,除了能夠讓雲計算平台提供強大的基礎架構平台外,提供雲服務還需要具備以下8個條件:
1. 雲計算的供應商具備向公共提供服務的能力,即成為第三方提供商,而不僅僅是內部的私有雲;
2. 提供通過互聯網的接入方式,這是供應商提供公共雲服務的必要條件;
3. 雲計算供應商對雲計算中心進行IT管理,最終用戶不需要介入;
4. 對於雲計算提供的應用,用戶能夠自行配置。隨著用戶對雲計算需求的變化,係統可以為用戶提供自動擴展能力;
5. 雲計算運營商需要具備清晰明確的費用收取模式,這也是公共雲區別於私有雲的重要特征之一;
6. 基於瀏覽器的用戶界麵,與私有雲不同,為公眾提供的雲服務必須基於統一的用戶界麵;
7. 基於Web服務的API,提供標準的開發接口。提供雲服務的供應商不可能為用戶準備好每一種應用軟件。因此,為用戶和第三方軟件廠商提供標準的開發接口也是提供雲服務必須達到的目標;
8. 雲計算平台的資源共享,即提供虛擬化、動態的平台。
目前,國內的雲計算中心大多把重點放在了基礎架構平台的建設上,主要包括大量的服務器、存儲、網絡設備等的平台搭建;在應用軟件方麵,國內的雲計算中心所提供的內容有限,而在Web服務和API方麵還有很多欠缺;而應用軟件部署、係統和軟件管理、收費模式等方麵更是接近於空白。由於對雲服務一係列配套措施的不重視,使得國內用戶對於雲服務能否滿足自身需求持懷疑的態度。根據IDC 2009年在亞太區範圍內進行的一項雲計算調研顯示,亞太區(不含日本)50.3%的CIO認為通過雲計算能夠滿足本企業的IT需求,而在國內對此持肯定態度的僅有26.5%.
因此IDC認為,雲計算服務不僅僅是建設IT基礎架構那麼簡單。如果一個企業或組織計劃建設雲計算平台來提供公共的商業雲服務,除了考慮自身的IT基礎架構建設外,還應著重考慮相關的一係列配套措施。建議企業通過與有經驗的IT谘詢服務提供商進行合作,對雲計算項目進行整體的規劃,考慮雲計算中心的管理和盈利模式,將未來的運營納入到整體規劃中,才可以促進雲服務業務充分發展,使得企業能夠真正通過雲服務贏得利潤。
原文發布時間為:2009-07-31
本文作者:IT168.com
本文來自雲棲社區合作夥伴IT168,了解相關信息可以關注IT168。
原文標題:雲計算平台隻是提供雲服務的第一步
最後更新:2017-10-12 1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