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晗公布戀情:縱有萬千愛意,我們終將麵對真實的自己
壹心理創作者 | 周小寬
鹿晗宣布戀愛了!幾乎在同一時間,微博因為評論太多而癱瘓了。
表麵上看,這隻是一則明星戀愛的消息而已,但是這件事引發的無數評論,竟然能多到令微博服務器都癱瘓。
可見,他作為一個偶像,其實和很多很多的關注他的人,有著深刻的鏈接,盡管距離遙遠,但是這種鏈接,其實深入到了很多人的日常生活。
對於有些人來說,他僅僅是一個明星,但對於另外一些人而言,他是一個“重要他人”。
記得我曾經有一個來訪者,她對我說過這樣一個故事,她說她小時候父母經常激烈的爭吵,童年生活並不快樂。
那個時候電視在熱播《射雕英雄傳》,當時六七歲的她喜歡玩過家家,於是她會每天躲在被子裏麵,幻想自己是劇裏極度被父親疼愛的黃蓉,聰明美麗,還懂奇門異術。
她還會幻想出和靖哥哥一起對話、玩耍的各種場景,以她才六七歲的小腦袋能夠記得的所有,去重溫電視劇裏麵各種有愛的情節。
“我每天都會這樣在被子裏自己和自己演戲,虛擬自己的身份,幻想多個角色,把自己置入一個那樣的美好故事裏,然後我就會睡著。”
對於一個小女孩來說,她用一個躲在被子裏內心演繹出的美麗的故事,把殘酷的現實擋在了外麵,在睡覺前依靠這種假想,獲得了平靜和抱持。
有時,我們會很喜歡一個明星、一個名人、或者一個虛構的電視角色,並將自己最美好的感情投射在他的身上,建立自己和一個“完美偶像”的鏈接,看到那麼耀眼的他,仿佛就能確立一個同樣優秀的自己。
同樣,我們也能獲得我們需要的感受。來填補相對蒼白的現實。
01
Ta就像是光,照亮整個青春時代
我的表姐,是劉德華迷,從小號稱非他不嫁,家裏堆滿了上百本錄影帶,都是劉德華主演的電影,牆上全部是他的海報。小時候我真的一度以為,她長大了可能會去香港找劉德華結婚。
那是我們小時候的事情,後來,我長大了,表姐也長大了。
但是在那段不夠自信、開始挑剔自己的嬰兒肥的少女時代,我的表姐將劉德華,當做了自己人生中的“重要他人”。
通過了一段和劉德華的鏈接,確立了自己的位置——我是非常美麗優秀的,我愛他,並且我相信未來有一天我長大了,他也會愛上我,等我長大。
重要他人,即在個體社會化和心理人格形成的過程中具有重要影響的具體人物。
人都是崇尚美好,憎惡醜陋的,我們在本能裏,也希望自己是完全美好的,並且被一個美好的人認可。
但是現實中,可能家庭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感受和支持。
比如你可能有先天不那麼完美的容顏和身材甚至不夠好的智商,你可能在學校受到老師的批評或者一些人的排擠.......
最關鍵的是,在最早的母嬰關係中,你沒有得到非常好的照料和抱持之愛,於是你慢慢形成的心理人格之中,你覺得自己不夠好,所以才沒有得到足夠好的對待。
但不可否認的是,你有很多的需要,來讓你獲得更好的成長。
你需要讓自己感覺良好、需要擺脫覺得自己不夠好的負麵思想、需要感受到自己是獨一無二的——當你在形成自己的人格,需要一些正麵的力量支撐你,讓你能夠去認同自己其實有較高的自我價值並相信未來是充滿希望的.......
而這個時候我們的“重要他人”就能幫助我們。
對於相對年輕、人格尚在形成之中的人來說,如果生活中,沒有一個足夠完美、優異、權威的人物細心關愛和陪伴鼓勵我們,我們就很可能會尋找一個相對遙遠的人物——偶像。
我們喜歡他,認可他的一切,將自己全部美好的形容詞都放在這個最接近的人身上,通過我們根據自己的心意選擇的“重要他人”來構建一個“理想中的自己”。
在這個過程中,內心的反應是這樣的:
在內心裏,我和完美的他是有的獨一無二的鏈接的,鏈接的一端,是被我不斷理想化投射的完美的偶像(其實已經不是這個偶像本人了),鏈接的另一端則是理想化的完美的我(其實也不是真實生活中的目前的我)。
隻要恰當,這種鏈接的正麵意義是明顯的:
一方麵,我因此感受到自己很棒,這是一個積極的心理暗示,以應對生活中的挫敗和否定,讓我們更有力量更自信;
另一方麵,我們還希望自己能匹配完美的他,以成為他那樣的人或者成為他理想的另一半,作為一種潛在的動力目標,不斷激勵自己“成為更好的自己”。
優質偶像對於粉絲的激勵作用是巨大的。
無論是鹿晗還是TFBOYS,或者其他人,他們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非常在意自己在公眾麵前的一舉一動。
中考或者高考前,這樣的偶像都常常在微博會對粉絲喊話說,你們要好好複習,祝大家考試成功!我支持你!這類鼓勵性的話語,的確會對不少人起到作用。
如果有災難發生,明星也可以通過自己的募捐行為和幫扶行動,喚起其他粉絲的這種意識。
好的偶像,總能扮演著理想他人的角色,照亮了很多人的成長過程中的某段路程。
02
當褪去理想化的光,
真實的Ta你能接受麼?
任何一件事情都沒有絕對的好壞。
將偶像當做我們的重要他人,在人生某一個階段陪伴在自己的內心,給自己支持,帶來積極的投射,這是很多人都會有的經曆。
這是好的一麵。
而因為偶像的一些改變,不再符合我們的預期,比如做出一些行為打破了我們自己內心設置的“絕對幻想”,改變了我和偶像之間的這種鏈接。
那麼我們就可能會因為這種無法控製甚至毫無征兆的改變,而陷入一種難受的情緒,甚至更強烈的失落和痛苦甚至絕望中。
這是這種和偶像的感情一旦建立之後,可能會因此承受的考驗。
我的表姐,和劉德華的全部鏈接方式就是看他的電影、聽他的歌、收集他所有的雜誌消息。
記得表姐那時很霸道,誰要是說劉德華的不好,她就會和誰吵架。我舅媽經常笑話她說,劉德華才是她的親人。
劉德華一直沒有公開的女朋友,表姐就足足喜歡了他十幾年,他一天沒結婚她就覺得自己還有機會,劉德華說過喜歡的女孩時皮膚白頭發長的,我表姐就一直留著及腰的長發。
類似的這種寄托,發生在很多粉絲身上。
理想化某個人,是我們很容易幹的事情,無論是對明星,還是對戀人。
就像前麵解釋的那樣,我們不自覺去幻想,這個重要他人是完美的,兼具所有我想要的優點:
如果我有一個粗魯的爸爸,那麼我愛的男偶像可能是溫柔的,
如果我有一個懦弱的父親,那麼我愛的男偶像可能是那種充滿男人味的,
也可能會完全相反,我也可能會喜歡和爸爸很接近的男偶像。
——也就是說,我們會因為我們的現實生活,內心的渴望和缺失,去選擇一個偶像,然後把我們需要的那些東西都放在他的身上,而他和那些我們投射的幻想也必須是和諧的。
我們對戀人也總是這樣。
但我們常常忘了,我們的“理想化”投射,或者說一種內心的幻想,其實已經超越了這個真實的人本身。
無論是對明星還是戀人。
所以,往往後來我們就受傷了,失望了。
幻想中完美的他和完美自己的鏈接於是就破滅了。
因為幻想就是幻想,我們最終要回歸真實。
當有的男偶像宣布戀愛或結婚,有的粉絲表示難以接受時,也有粉絲會跳出來反駁,說不戀愛不結婚對明星也不公平,他是人,不是神。
你不接受真實的他,可能也是一種自私的“愛”吧。
真實的他,無論是明星還是戀人或者伴侶,一旦距離變得足夠接近,就可能會被你發現讓你不喜歡的地方。
單身的明星可能會戀愛,甚至會愛上你很討厭的一個人,而你的戀人可能會當距離接近時,被你發現他身上原來還有如此多的缺點。
這個時候,你會繼續做偶像的粉絲?繼續包容你的戀人?
還是當你自己理想化的過程受到真實的“破壞”後,因為無法接受真實而憤怒難受,甚至指責攻擊對方呢?
03
如何跟我們重要的Ta相處?
理想化一個人的其中一個前提是,距離。
當互聯網變得發達,明星私生活很容易曝光的時候,我們可能因為他的一句話就已經粉轉路,路轉黑了。
而在我表姐的少女時代,明星和普通觀眾的距離遙遠,你拍不到他的照片,也不會在度假勝地偶遇,他不會發微博,所以她可以一直保持,某個人在她內心,被她自己塑造的形象。
所以她喜歡了他十幾年。
當時代改變,可能我們愛偶像的方式,都要隨之改變了。
我們需要調整心態,讓自己變得更寬容強大,不再仰望,而去平行地和偶像一起成長,才能更長久地去保持這種我們和偶像的鏈接吧。
如果完全陷入理想化的他和我,這樣的關係,將自己的全部意義、價值、人生的希望都寄托在和重要他人的鏈接上,一旦自己的幻想被打破,結果是危險的。
我有一個追星周傑倫好幾年的閨蜜對我說:
周傑倫這三個字,的確陪伴我走過了很長一段時間的比較孤獨的時光,那些年我都很充實,不太有孤單的感覺,覺得活得有寄托。如果周傑倫和我不喜歡的女明星錄節目,我可能都會不開心。
但是後來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經曆的增加,我還是成長了,慢慢離開了那種癡迷的狀態。甚至,在他結婚時,還很開心他能有個好的“歸宿”。
其實,對閨蜜來說,周傑倫的存在給了她心理的滿足,幻想的某種鏈接讓她不再感覺那麼孤單,這是一種幻想機製,可以滿足我們的需求。
但是如果她沒有建立自己的正常人格的能力,始終將希望和美好的幻想都放在一個遙遠的明星偶像的身上,一旦對方改變,比如宣布結婚或引退,那麼幻想關係就會破滅,機製不再發生支撐作用。
如果這個人在真實的生活裏,沒有一個社會支持係統,不交朋友、和家人關係不好,對自己也並不是真的認同,沒有建立自己的價值感,那麼偶像的改變,可能就會引發支撐她內心的地震,她對於人生的信念都可能會隨之坍塌。
這是一種極端的情況。引發這種情況的不是明星具體做了什麼,而是將明星當做全部寄托的人,自己把生命置於了風險之中。
無論是追星還是狂熱地去愛一個人,都是有風險的。
這個風險就是,如果你將自己的全部意義都寄托在他人身上,一旦他人改變,做出不符合你預期的事情,或者鏈接斷裂——你可能就會人格瓦解。就會陷入一片黑暗。
與其被動地接受這種幻想的關係的破滅,還不如及早成長,建立麵對可能的改變和真實的力量。
閨蜜說,她慢慢離開癡迷狀態時,開始是有一些喪失感的,因為這個“重要他人”要漸漸淡出自己的人生了。
但是與此同時,我也看到,她構建了她更為完整獨立的人格體係,來支撐自己,“我知道我開始需要尋找新的社會支持係統,交新的朋友,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最後就走了出來”。
愛偶像,是我們某個階段的內心需求,而自我成長,不再將全部寄托在一個幻想的理想人物身上,則是我們的必修功課。
寫在最後
我們愛過一個偶像,或者幾個偶像,
我們曾經覺得他們是完美的,
也因此覺得自己是完美的。
我們在這一段陪伴裏,
抵抗孤獨、找到方向、漸漸成長
去建成自己的支持係統、獨立人格
成為更好的自己。
這就是他存在的意義。
而最終我們都要去麵對真實
——偶像的,自己的,他人的,
離開偶像,
或者保持和偶像平行,
各自過好自己的人生。
- The End -
- 作者簡介 -
最後更新:2017-10-13 20:53:17
上一篇:
鹿晗的決定是對你們的尊重,他重新定義了娛樂偶像四字
下一篇:
要求婚了?鹿晗被曝買戒指 因害怕讓店員趕緊關門
汪涵介紹潘粵明,卻遭沈夢辰搶話宣傳新電影,汪涵直接懟她毫不留情
韓雪怒噴攜程,沒想到恰到好處,親子園事件再次發酵!
周星馳成為票房冠軍喜劇之王的秘訣隻有兩個字,卻被諷刺人品差貪財
馬雲一出手網宿科技遭遇5年來大潰敗 高管掀起減持比賽
馬雲越南煲雞湯;搜狗昨晚紐交所上市;攜程給家長兩周帶薪假
謝娜張傑深夜與友人聚會,娜姐孕期未改愛玩天性,準媽媽過渡期太過煎熬
與金馬獎影後搭戲 吳昕評價他“有一顆老人的心” 如今終於火了
除了高曉鬆這些明星也曬早餐,吳昕爺們陳赫接地氣最後一位才叫奢侈
謝娜懷孕3個月出門逛街,網友:和賈玲有的一拚!
就在剛才,馬雲哽咽了,今年這個雙十一,估計他的夢想要破滅了,但葉縣人民沸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