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40 返回首页    go 阿里云 go 技术社区[云栖]


京东方三季度净利润增长45倍 手机屏供需关系是动力也是风险

这家公司终于被推上风口,但供需关系是决定未来营收变化的核心因素。

(资料图)

《财经》记者 梁辰/文 谢丽容/编辑

中国面板行业龙头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京东方,京东方A,000725.SZ)10月24日晚发布快报预期三季度净利润增长有望超过45倍。面板产业供需关系的变化是京东方业绩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但同样也是其最大的潜在风险。

根据京东方发布2017年前三季度业绩快报数据,该公司报告期内营业总收入为69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1.41%,营业利润扭亏为盈达81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为64.8亿元人民币。

快报称,公司规模扩大和行业利好导致公司营业收入的增长,整体盈利能力得到改善。国信证券分析师欧阳仕华在一份跟踪研报中分析称,增长高于市场预期的原因是公司长期发展战略逐渐清晰。

2015年,京东方开始在内部开始执行DSH战略。所谓“DSH”,即D是显示器件,S是智慧系统产品,H是智慧健康服务,也就是京东方目前三大主要业务方向(业务统计上彼此有所交叉)。2017年中报显示,显示器件业务占总营收的90%,指挥系统产品业务占18.5%,而智慧健康服务则占1.1%。

快报称,通过对DSH战略的执行,公司在报告期内,强化精益管理,提升而来产品良率及品质,并提搞了高附加值产品导入速度和出货比重。

显示器件业务上游需求拉动了业务增长。京东方董秘刘洪峰9月曾表示,面对发展需求迅猛的手机全面屏,该公司第一款产品已经于7月开始量产出货,截至目前已成功开发五款产品,供货给华为、vivo、OPPO等厂商。

天风证券报告预计,整体市场规模为1100亿,年增长率为5%。京东方有望进一步夺取日本和台湾地区公司,占据30%的市场份额,进一步紧跟三星等韩国企业。整个面板产业市场价格从2017年上半年开始趋于稳定。

事实上,京东方正受益于三星让出的市场空间。随着三星持续退出LCD面板市场,陆续关闭工厂,产能进一步转向外部。Gartner分析师温璟如告诉《财经》记者,对京东方而言,目前正处于天时地利人和的状态,与仍处在观望的其他竞争者不同,京东方迅速跟进市场,在技术步入成熟期后大量出货。

目前全球供应商主要来自于韩国、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供应不同尺寸的LCD面板。2017年8月,市场研究机构IDC报告显示,京东方已在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全球LCD屏幕出货量已位居第一;在液晶显示屏上位居第二,排名第一的是LG Display;电视屏位居第三,排名前二的分别是台湾的群创光电和LG Display。

京东方目前最大的战略是针对下一代主流显示技术OLED进行全面布局。京东方位于成都的第6代柔性AMOLED显示屏生产线将于本月底量产。IHS预计,2017年第四季度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将达1.48亿片,而2018年全年将达5.73亿片。

全球OLED面板供应商主要有LG和三星,LG生产的主要是电视用OLED面板,而三星则主要生产手机用的中小尺寸OLED面板,目前三星占有全球中小尺寸OLED面板市场一直处在90%以上。信达证券分析师在报告中称,京东方OLED生产线的建成意味着我国有望在面板领域打破三星的垄断。

2016年中国市场智能手机出货量为4.65亿部,采用OLED屏的手机出货量9900万部,OLED屏手机占整体智能手机出货量的的比例为21.3%,采用OLED屏的国产手机基本为中高端产品。OLED手机也将是下一阶段中高端手机的主流配置。

京东方董事长王东升2016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如果没有像京东方这样的企业,华为、联想、小米、魅族们得给牢牢掌握面板行业话语权的三星、LG、夏普这些日韩企业多贡献不少营收。

京东方下一阶段最大的风险仍是产能和需求的关系平衡。

京东方已具备多条8.5代和10.5代生产线,但大屏幕显示设备市场趋于饱和,产能或将消耗。温璟如表示,在电视机以外,如果京东方想不到其他更好的产品,就有可能出现供过于求的危机。

至于针对智能手机的小尺寸面板,尤其是柔性AMOLED屏,京东方同样将面临风险。其产能量产将延迟到2018年底或2019初,时间远远晚于三星。不仅如此,目前小尺寸面板生产设备供给紧张,京东方是否能够如期达到量产,也存在疑问。

最后更新:2017-10-25 19:02:54

  上一篇:go 继马云爸爸之后,奶茶老公也来搞事情啦,京东正式进军房地产领域 超20城已可在线买房
  下一篇:go 京东正式开放个人店入口 杀回C2C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