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 iPhone 8 Plus 拉下“最強拍照手機”的位置後,Pixel 2 其實還留了一手
摘要:穀歌在 Pixel 2 中內置了一塊圖像處理芯片,而這可能也將使得其在拍照方麵,獲得更大的領先。
前不久 iPhone 8 Plus 以 94 分的成績奪得了知名攝像器材評測機構 DxOMark 測試榜單的第一名,不過這個榮譽可能還沒有「捂熱」,就已經易主了。
本月早些時候,穀歌在美國舊金山召開了秋季發布會,帶來了包括 Google Home Mini/Max、Pixel 2/2 XL、Pixelbook、Pixel Buds 以及 Google Clips 在內的多款硬件產品。
不出意外地,在此前 Pixel 憑借 90 分的成績長期霸榜之後,Pixel 2 再次延續了這一「傳統」。在相關的測試報告中,DxOMark 為 Pixel 2 打出了 98 分,這也力壓 iPhone 8 Plus 和三星 Galaxy S8 Note 的 94 分,成為目前的最高分。
Pixel 2 的那顆單攝像頭拍照效果如何?
和上代 Pixel 一樣,這次 Pixel 2 依舊配備了一顆後置攝像頭,而非現在流行的雙攝解決方案。規格參數方麵,像素為 1220 萬,單位像素尺寸 1.4μm,支持激光對焦+雙像素對焦,支持 OIS 光學防抖和數字防抖,f/1.8 光圈。
在 Pixel 2 的測試文章中,DxOMark 對它的評價是:「雖然『僅』有一顆攝像頭,但 Google Pixel 2 的攝像頭是我們測試過的移動設備中,表現最好的,98 分創下了新的評分記錄,令人印象深刻。」
DxOMark 的測試報告顯示,在強光下,Pixel 2 可顯示良好的細節、出色的色彩渲染和非常棒的動態環境。同時,高光和陰影區域的細節保留做的很好,噪點控製以及自動對焦性能也十分出色。
Pixel 2 亮光測試樣張
暗光環境以及需要利用閃光燈來進行拍攝的條件下,Pixel 2 會出現色彩不均勻的情況,但色彩還原度、動態範圍和自動對焦表現不錯。
不過,由於其僅配備了一顆攝像頭,縮放、景深效果、肖像模式,背景虛化都要通過它來完成,而事實上,雖然其在軟件層麵上做出了一定努力,但依舊略顯不足。
尤其是在「背景虛化」這一項測試中,Pixel 2 的實際表現要比采用了雙攝解決方案的 iPhone 8 Plus 來的差一些。從對比圖中可以看到,後者顯得更加自然。
左/Pixel 2 右/iPhone 8 Plus
另外,對於 Pixel 2 的自動對焦性能,DxOMark 給出了用「具有我們見過的最好的自動對焦,而且比我們測試過的任何其他智能手機相機好得多」來形容,足以見得其這部分性能的出色性。
最後有關視頻拍攝,Pixel 2 在移動設備中得分最高,並且比上代產品提高了 5 個點,以 96 分排在視頻分類之首。在幾乎所有照明條件下,Pixel 2 的曝光表現都令人滿意,並且自動對焦非常快速、平穩。當然,在平衡細節保留和降噪方麵,它也做得很棒。
有關拍照,穀歌還為 Pixel 2 設計了一枚隱藏的芯片
如果按照 DxOMark 的測試評分體係來看,Pixel 2 已經成為迄今為止所有智能手機產品中拍照性能最為出色的。但在拍照這件事情上,穀歌對 Pixel 2 期待遠不止如此,而是希望其能夠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相對其它手機產品,都將保持領先地位。
根據 TechCrunch 的報道,此次穀歌為 Pixel 2 設計了一塊名為「Pixel Visual Core」的芯片,來對圖像處理進行優化,它也是穀歌首款自主設計的消費類芯片,不過其尚未被激活。
Pixel Visual Core 具有八個定製設計的圖像處理單元(IPU)核心和 512 個算術邏輯單元,其中 IPU使用兩種特定領域的語言:Halide 和 TensorFlow。前者用於圖像處理,而後者則用於機器學習。
Google 表示,Pixel Visual Core 芯片支持 Pixel 2 拍攝 HDR+ 算法圖像,並且不會出現 HDR 圖像延遲的情況。同時能夠幫助 Pixel 2 將 HDR+ 的處理速度提升 5 倍,但相比利用 CPU 來進行處理,它的能耗僅僅相當於之前的十分之一。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Pixel Visual Core 是一個可編程芯片。Google 在今天的公告中指出:「HDR+ 是第一個在 Pixel Visual Core 上運行的應用程序,我們正在準備下一組應用程序,隨後也將陸續推出更多的 Pixel Visual Core 的應用。」
當然,激活 Pixel Visual Core 芯片這件事情可能也不會拖太久。按照穀歌的說法,該芯片將作為 Android 8.1 預覽中的開發者選項,而該版本的更新大概將在幾周後到來,感興趣的朋友不妨關注下。
資料來源:DxOMark 、TechCrunch
編輯:Rubberso
本文由極客公園原創
轉載聯係 zhuanzai@geekpark.net
最後更新:2017-10-18 21:1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