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为什么要干掉张郃?陈寿一语道破玄机
熟读汉末三国历史,我们都知道张郃是曹魏活得最久的五子良将,尤其是在曹魏后期堪称首屈一指的名将,在他投降曹操以来,一直备受重用,但是却因为官职的问题,不能独挡一面,受人节制,最终导致其在231年,领兵追击蜀军,至木门中箭亡的悲惨结局。在《魏略》记载之中,张郃其实是司马懿借诸葛亮的手杀掉的。那么司马懿为什么要干掉张郃? 陈寿一语道破玄机。
司马懿为何要借诸葛亮的手杀掉张郃?是不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呢? 《三国志》作者陈寿对张郃的评价:“郃识变数,善处营陈,料战势地形,无不如计,自诸葛亮皆惮之。” 陈寿作为有名的良史,对张郃的评价是非常客观的,通过陈寿的评价,我们发现张郃不是一般的猛将,而是一位文武兼备的智将,在曹魏朝野内外有着崇高声望,连诸葛亮都忌惮,那么司马懿难道不忌惮吗? 难道张郃不是司马懿猜忌多疑而有野心的人物难道不害怕吗?
司马懿要干掉张郃其实是有预谋的,自从大都督曹真死后,司马懿接替了曹真的职位,负责西线防务,这个时候的曹真的心腹大将张郃受司马懿节制,两位都是重量级大将,又皆是多谋善断,张郃不可避免的与司马懿发生了摩擦或者分歧,而且还不止一次。
张郃和司马懿的第一次摩擦记载在司马懿第一次对抗诸葛亮,关于军队部属的问题,根据《汉晋春秋》记载:“宣王使要(费)曜、(戴)陵留精兵四千守上邽,余众悉出,西救祁山。”《晋书·帝纪第一》:“张郃欲分军往雍、郿为后镇,帝曰:“料前军独能当之者,将军言是也。若不能当,而分为前后,此楚之三军所以为黥布禽也。”遂进军隃麋”。
有上述记载可以看出,身为主帅的司马懿欲以全部主力增援祁山前线,而副帅张郃建议分出前后军以防诸葛亮来袭。
结果,按照《汉晋春秋》的记载:“亮分兵留攻,自逆宣王于上邽,郭 淮、费曜等徼亮,亮破之,因大芟其麦,与宣王遇于上邽之东,敛兵依险,军不得交,亮引得还”。《晋书·帝纪第一》记载为:“亮闻大军且至,乃自帅众将芟上 邽之麦。诸将皆惧,帝曰:“亮虑多决少,必安营自固,然后芟麦。吾得二日兼行足矣。”于是卷甲晨夜赴之。亮望尘而遁。”
两种记载的结果大不相同,但都提到,诸葛亮带兵袭击上邽。但是区别在于,费曜以及(郭淮or戴陵?)带兵4千镇守上邽,被诸葛亮击败,这个事实是否存在?从情理上分析,司马懿即然在上邽留兵4千,不击败守军,诸葛亮怎能安心芟麦?很显然,《晋书》缺少的是守军被击败的记载,是为了给司马懿遮羞。
实际上,张郃的建议是对的。司马懿率全部主力增援祁山前线,但是实际上没有抓住蜀军的主力,反而要匆匆忙忙跑回来增援上圭。如果按照张郃的建议,分为前后军,后军迅速增援上圭守军,那么费曜的4千人也就不会被诸葛亮击败。可见,张郃对诸葛亮的行动,预测更准确。所以从结果来看,张郃比司马懿更高明。想必这是司马懿不能容忍的。
接下来的军事生涯之中,张郃和司马懿的矛盾不断加剧,尤其是卤城之战,司马懿不听张郃的建议,结果被诸葛亮打的打败而归。最后一次的争议,那就是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木门谷之战,张郃说不能追,但是司马懿强制张郃追击,导致最终丧失了性命。
蜀军统帅诸葛亮性格谨慎,很难想象在撤退中会露出破绽,甚至会设下圈套。张郃主张不追击,是完全合理的。但是司马懿不听,强张郃追击。难道说司马懿是不知道诸葛亮的个性?还是被失败冲昏了头脑,结果在张郃面前显得有些歇斯底里的固执?这样的追击,实际上是将张郃置于必败之地,甚至是死地。张郃知道自己必死,但是还是听命了。
曹魏后期在军事上,能够压制司马懿的,而且多次跟司马懿的意见向左的,只有张郃了。张郃一死,曹魏就再未出现在智计上使司马懿处于劣势的人。所以说,司马懿借了诸葛亮的手,除掉张郃,因为原因太简单了,张郃威胁到了司马懿的地位。
最后更新:2017-10-08 21:09:02
上一篇:
王健林不做首富:频繁表态要响应号召 把投资放在国内
下一篇:
周冬雨马思纯得影后玩亲亲
汪涵介绍潘粤明,却遭沈梦辰抢话宣传新电影,汪涵直接怼她毫不留情
韩雪怒喷携程,没想到恰到好处,亲子园事件再次发酵!
周星驰成为票房冠军喜剧之王的秘诀只有两个字,却被讽刺人品差贪财
马云一出手网宿科技遭遇5年来大溃败 高管掀起减持比赛
马云越南煲鸡汤;搜狗昨晚纽交所上市;携程给家长两周带薪假
谢娜张杰深夜与友人聚会,娜姐孕期未改爱玩天性,准妈妈过渡期太过煎熬
与金马奖影后搭戏 吴昕评价他“有一颗老人的心” 如今终于火了
除了高晓松这些明星也晒早餐,吴昕爷们陈赫接地气最后一位才叫奢侈
谢娜怀孕3个月出门逛街,网友:和贾玲有的一拼!
就在刚才,马云哽咽了,今年这个双十一,估计他的梦想要破灭了,但叶县人民沸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