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99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商人書生”郭敬明的前半生,娛樂圈的進化史

電影《爵跡》上映後許久沒有登上熱搜的郭敬明大概沒有想到,會以如此不體麵的方式重新霸占娛樂頭條。

旗下前作家李楓的一篇博文直指郭涉嫌性侵、性騷擾公司的男職員、男作者。言之鑿鑿,煞有介事。

之後短短1小時,事件就迅速發酵占領了熱搜榜和話題榜,成為年中最大的一次熱門談資。

而郭敬明的簡單回應,有著他特有的風格,就像他當年多次被指責抄襲一樣。

這個靠著筆杆子成名江湖的秀氣男生,再也不是那個川南小城的窮小子,他的(小)前半生,走出了一條隻屬於他的發跡史。

1、成名

上世紀末期,還是中學生的郭敬明酷愛文學,顯露出對於寫作的極高天賦,並時常給各種文學刊物投稿。

1997年,他寫了一首名為《孤獨》的詩被刊登在刊物《人生十六七》並因此收到10元稿費,備受鼓舞。加之父母的鼓勵和支持,他更加醉心寫字生活。

作為獨子,生就嬌小的郭敬明那時候並沒有特別強的社交能力,除了看書寫字,他似乎也無事可做。而確實具有天賦的郭敬明,在“榕樹下”網站以“第四維”的網名發布各種作品。

很快郭遇到一個叫《萌芽》的雜誌和它正在舉行的第三屆“新概念作文大賽”。並以一篇《劇本》的文章闖入複賽。

2001年,18歲的郭敬明一個人從自貢小城墮入上海灘這個中國最繁華的城市。仿佛當年的李白,仗劍去國,辭親遠遊一般。

高手雲集的複賽場上,郭敬明憑借《假如明天沒有太陽》獲得了大賽一等獎。那一年,還有張悅然同獲一等獎。

次年,郭敬明再次報名,再次斬獲一等獎,而他也是連續兩屆獲得一等獎的唯二的其中一個。

郭敬明和《萌芽》開始了更好的稿件合作,之後郭的萬字小說《幻城》發布在《萌芽》。

被時任春風文藝出版社的編輯時祥選看中,並協議擴展15萬字,由春風文藝負責出版。

2003年,郭敬明的命運因為這部小說發生重大轉折,可謂一書成名天下知,趕超了早兩屆的韓寒。

《幻城》2003年出版後銷量百萬冊,利潤近2000萬。

遺憾的是,郭敬明這次隻是賺了名聲,到手的錢總共24800元。因為,第一次出版他不明所以,被買斷而失去了本應享有的版稅收入。

但聰明的郭敬明很快反應過來,並在同年與春風文藝出版社合作出版第二部長篇小說《夢裏花落知多少》。

這本後來被證明抄襲的小說第一年就火爆賣出120萬冊,郭敬明真真撈到了事業第一桶金。

2、大火

經過兩次的合作,身在大上海大學校園的郭敬明,在2004年6月6日,郭21歲生日這天組建工作室,和春風文藝出版社深度合作,推出由他主編的青春文學雜誌《島》。

這本雜誌進一步證明了郭敬明的人氣和IP吸金能力,雖然長相平平,但幾乎每期的《島》裏,都有郭敬明的“靚照”。

看上去時尚、帥氣,仰望45度角的憂傷惹人憐愛。

郭敬明一定十分得意自己的裝幀設計並徜徉享受自己被萬人簇擁的感覺。

可那時的郭敬明很快就陷入了《夢裏花落知多少》抄襲莊羽《圈裏圈外》糾紛中,最終敗訴。導致春風文藝出版社因銷毀100萬冊庫存《夢》而蒙受巨額損失。

之後,春風文藝出版社和郭敬明雙方漸行漸遠。

很快,郭敬明接觸到長江文藝出版社的金牌出版人黎波。本來處在瓶頸的郭敬明真正迎來事業的大轉機。從此一發百發、順風順水。

當時長江文藝出版社的青春文學市場占有率不斷萎縮,而黎波這個資深出版人嗅出郭敬明的商業潛力和號召力。決定立捧郭敬明。

利用他的知名度,搶回長江文藝在青春文學市場的份額。

那時,郭隻有二十多歲,正直才華無限的年紀,張揚、大膽、有商業頭腦。兩人一拍即合。簽約、合作。

合作一年後,郭提出想辦個青春文學雜誌,顯然想要延續《島》係列的輝煌,重新拉回那些“固定粉絲閱讀者”。

這便有了後來國內青春文學第一刊——《最小說》。並以此為載體舉辦“The Next.文學之新”比賽捧紅眾多作者,孵化出作家經紀業務和《文藝風尚》《文藝風象》《最漫畫》等各類刊物。

之後的幾年,郭敬明常年霸占各類作家富豪榜,08年的時候,郭敬明以1300萬的收入,刷新了自己07年1100萬的紀錄,

2011年,郭敬明更是達到2450萬的收入,將同時出道的其他作家狂甩在身後。成名以來,他每一本書的銷量都在排行榜名列第一。

黎波這個精明的出版人不僅讓郭敬明的書賣得好,還促成郭敬明加入主流的中國作協,介紹人就是文學大家王蒙。

黎波還力保郭敬明擔任了長江文藝出版社北京分社的副總編輯,享受副處級待遇。

郭敬明可謂一時無兩,國內最火出版人、作家非他莫屬。

3、創業

作為與張悅然、韓寒、郝景芳等同屬“新概念”出來的人不同的商業寫作者,郭敬明從一開始就奔著“致富”而去。

如果僅僅讓自己靠寫作掙錢,那就不是郭敬明了。

郭敬明的創業一直緊緊圍繞著自己和身邊的資源、IP展開。

從工作室到公司再到如今多家公司集團化運營和戰略持股部分公司,他的商業帝國早已不再是簡單的圖書出版。

2004年,郭敬明成立的工作室與他的係列雜誌《島》同名,由郭敬明和痕痕、阿亮等五人組成。所以英文名叫“I5land”。

後來,郭敬明與長江文藝合作簽約後,工作室升級成立上海柯艾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並以《最小說》為載體,展開一係列圖書出版、雜誌編輯策劃和作者培養的業務,利潤率高的驚人。包括本次爆料作家李楓在內,旗下有落落、笛安、安東尼等數十位作者和漫畫師。

郭敬明因此排到中國福布斯名人排行榜第84名,獲得創業先鋒獎。

野心勃勃的郭敬明在闖入娛樂圈後,2010年整合旗下資源,又正式成立上海最世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業務範圍比之前的柯艾文化多了影視劇、版權和周邊產品開發等業務。

之後的郭敬明大部分時間開始投入到娛樂事業,開發旗下小說、作品,改編影視劇、舞台劇,孵化更多影視娛樂內容之外自己也不斷出現在鏡頭前,節目中。

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出,從工作室到從開設公司再到入股各大影視公司,從單一圖文作品到簽約孵化藝人再到出品影視劇、衍生品,郭敬明已經打造出自己的商業王國。

4、娛樂圈

郭敬明闖蕩娛樂圈是一個從試水到大舉進入的過程。

而最開始,郭敬明主要與天娛傳媒合作,並簽約天娛。開始的時候,郭敬明主要是寫歌詞、劇本。

其中就為韓紅、李宇春寫作過歌詞,例如李宇春的《蜀繡》。還有2011年的賀歲片同名劇本《我們約會吧》。

而後來天娛還有意讓郭敬明出演《一起去看流星雨》中的端木磊,最終因為各種阻攔而告終,但郭敬明卻推薦了自己中意的在網上小有名氣的朱梓驍,並成功保薦他拿到角色。從此兩人交往甚密。

郭敬明的娛樂圈之路起初看上去不算順利,但依然賺到了錢,除了文字、策劃等方麵的收入。郭敬明還接到了廣告代言,大家最熟悉的珍視明滴眼液就是其中之一。

郭敬明真正在娛樂圈風生水起還是依靠自己的小說改編電影,尤其是《小時代》係列。接連四部,創下票房紀錄,伴隨著拜金、價值觀爭議的是實實在在的真金白銀流入囊中。

還因此發掘了禦用的陳學冬。

之後,郭敬明與和力辰光、樂視影業、華策影視、耀客文化等密切合作,多部作品被改編或計劃改編成影視作品。包括《爵跡》《幻城》《夏至未至》等。

除了自己當導演、監製,郭敬明還出任很多節目的評委,例如引發輿論熱議的《最強大腦》《中國好男兒》等。

可以說,現在的郭敬明,已經完完全全是一個娛樂圈名人!所以,人紅是非多。

5、爭議

郭敬明的成功之路是在伴隨著爭議和被鄙視,圍繞著他的關鍵詞:抄襲、拜金、炫耀、三觀不正、忘恩負義、幼稚誇張、自我良好、X取向、爛片等。

這些詞語恰好對應著他身上出現的諸多傳聞,

從合作長江文藝出版社將老東家春風文藝出版社徹底拋棄到推出《最小說》、“文學之新”比賽滅掉《萌芽》和“新概念大賽”,按《萌芽》編輯胡偉蒔的說法,就是養大了一隻白眼狼。

而他抄襲不道歉的事兒至今是汙點之一,次次被提及。

走入娛樂圈後,更加明顯的拜金主義、享受主義和取向問題,以及爛片不斷,都使得這種非議被不斷擴大,引發網絡的熱議。

之前,郭敬明接受采訪的時候說:“我唯一的遺憾是覺得這需要一個太漫長的時間去改變別人的想法,但是我覺得沒關係,我可以去堅持。”

他覺得時間會證明一切,可時間過去了,風言風語卻從未消散。

從自貢到上海,改變的不會隻有視野與錢包,還有承受的輿論壓力。選擇了商業一端的“作者”郭敬明,注定因為其特殊的身份而始終處在輿論漩渦。

-END-

最後更新:2017-10-07 23:54:59

  上一篇:go 《楚喬傳》堪稱劇組屆的珠穆朗瑪,林更新居然不是最高?
  下一篇:go 林更新微博提了個問題,引來眾明星吐槽,鄧超還給自己打了個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