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309 返回首页    go 阿里云 go 技术社区[云栖]


他差点就成了大海上的“王健林”,花了20年去拯救,他把北方的“死海”变成了最丰沃的海上牧场

大海啊,大海,

是我生长的地方。

海的儿子

Son Of Ocean

2002年李怀发站在海边,准备赌上自己的下半辈子。那一年,他38岁;那一年,辽东这片海已经“死”了14年。

1988年,辽东湾在一场世界级的虾瘟中,成了“死海”,东北的风光不再,衰落速度让人心慌。东北的农民出走,工人出走,渔民出走,年轻人也走了。

“想捡漏是真的,想拯救那片海,想振兴东北,也是真的。”

眼下李怀发53岁,说起话还是力道十足,这是他弃政从商的第十个年头。

他没想过,捡漏捡成了,救海救成了,东北也活了。

直到他亲手捞上来一只海蜇,60来斤:东北人比别地儿的高,猪比别人家的壮也就算了,咋海蜇都能长这么肥?

水产养殖基地的渔民

“大海呀大海,是我生长的地方。”这歌唱的是我。

我是李怀发,60年代初,大饥荒连着小饥荒,母亲从山东一路要饭,爬到了辽宁营口的海港边。那时她怀着我,饿得没力气,认命地往海里一抓,结果抓上来一条肥溜溜的大黄鱼。

大海给了我生命。

东北的海啊,丰饶得让人敬畏。

小时候,女孩们一般还穿个背心,男娃娃是不要脸的,直接光溜溜钻进海里,细软的浅滩随手一淘,就是一把鲜美的虾米贝壳。

大人们懒得下水,算着点等海水涨潮。一波一波的梭子蟹被海的大手送上岸,一点大葱,一点香油,最纯真的海味怎么都吃不腻。

可是好景不长。

1988年,东北的大台风,世界级的虾瘟,像是某种预兆,预兆东北三省的衰弱。

东北的厂子成了废墟,东北的海成了“死海”。

那年我还是个到乡镇没多久的愣头青,看着辽东湾的乡亲们走的走,散的散,心里暗自发狠,你们都走吧,我不能走,大海救了我的命,东北是我的家乡,我得报恩。

为了这片海,我奋斗了17年。2002年,我刚刚上任区海洋局局长的第一件事,就是对辖内辽东湾沿海进行规划。

从哪下手呢?我想到了那只巨大的海蜇。

我先和大连水产学院搞起了研究,研究海蜇苗。那个年代的大学生还很好“忽悠”,没什么经费,也没什么支持,我和校长连哄带骗,撺掇起一支研究小组。

那时还没人没意识到,我们干的事情,在世界上是头一个。

点击播放 GIF/1278K

培育了一批批绵蜇苗,失败了一批批绵蜇苗,优化了一批批绵蜇苗。2004年,我抱起80多斤的绵蜇,觉得应该是成了,这比当年那个,还肥了一圈。

抱着它的一瞬间,真的,跟抱上了孙子似的。

新型的海蜇投放到市场上,一夜闻名。两年后,我们研发的海蜇苗全国推广,我国成为世界上唯一进行海蜇增养殖的国家。

点击播放 GIF/1670K

国外目前尚没有水母类养殖的报道,海蜇增养殖研究及其产业发展处于国际领先。国内人工养殖海蛰的面积近年呈扩大趋势,苗种需求数量日益增加。

辽东湾的海蜇成了龙头老大,辽东湾的金子被我捡到了。大家都开心,可我没那么开心。

我这个大海的儿子,终日被困在了办公桌前,通过一摞摞的文件夹,认识那个逐渐恢复起来的辽东湾,而她,可能已经不认识我了。

下海吧,下商海,也是下大海。

2008年,我从局长,变成了天宇董事长。

点击播放 GIF/1235K

我当然是从最拿手的海蜇开始养殖。

天宇的绵蜇,晶莹剔透,

凉拌就是最好的烹饪。

切丝,拌上黑木耳和蒜泥,

淋上橄榄油,醋,盐和黑胡椒。

脆爽嫩滑,酸香可口,

是最原始的海洋味道。

除了海蜇,我还养起了海参。

因为海参真的太好吃了。

大葱爆炒过的葱油,淋上酱油

把洗干净的海参丢进锅里,

在用心的炖煮下,蛋白质变成肉眼可见的胶状

柔顺香滑,带有浓郁的葱香

以为入口即化,实则嚼劲十足。

南方的海参喜欢呆在沙滩上,辽东湾没有沙滩,只有泥摊。于是我们又拉上了大连海珍品研究院,这次研究海参苗。

新型的海参苗在辽东湾里虽然长得不如南方快,但是个头和肉质像是变了种,饱满硕大,整颗海参趴在泥摊上,不由自主地随着波浪颤颤巍巍,摇曳生姿。

它们向我们的捕捞员挥着身上的刺,期待着被从浅滩捡走。

所以说东北的海,没什么东西是它养不好的。

对了,还有虾。年轻人大抵是没多少吃过东方虾的。

88年那场虾瘟,中国本土虾近乎绝了种。市面上的虾子大多是进口养殖的白脚虾,和我们当年在海边抓来的虾,那是万万不能比的。

2017年,天宇已经养殖成功了第一批“东方虾”,在南方市场上供不应求,还未到最佳时节,已经涨到45元/斤。

这2万多亩海域里,

还有和苹果7Plus一般大的梭子蟹,

篮球那么大只的河豚,

嫩到筷子夹不起的小黄鱼,

放在烤架上不过两分钟,

汁水就流一地的扇贝等等等等。

辽东湾开始恢复当年的生气。

这可不仅仅是改善了鱼苗的功劳,我们甚至对整个产业标准进行了重塑的新建。

以前的渔民只知道靠水吃水。

点击播放 GIF/1516K

播种的日子,大中小的鱼苗一股脑撒到海里,捕捞的季节一张网全收上来,没长熟的,捡出来丢回大海。产能低,效率更低。

直到天宇独创了一套立体养殖法。

海域被分成了各个“学区”,小苗苗们在辽东湾小学无忧无虑,捕捞员们只会去大学城,对各个品类进行“招生”。

我们更是将整片海域打造成了一个拥有完整生态链的“海洋牧场”,所有产品无饲料投放,自给自足。

点击播放 GIF/1021K

南方很少人知道,高品质的海鲜,大都是从东北运过去的。

我也想要谦虚一下,可是忍不住地骄傲。

我搞海产养殖,也算是行业内的开山祖师爷那一拨儿了,品质高,价格优,又是极其仗义的东北企业,天宇路子越来越广。

日本、美国、加拿大,浙江沿海...高档酒店们爱死了我的海产。

更得吹的是,短短十年,辽东湾这一片的海洋环境,健康地像海产们的世外桃源。

生态链从灾后的稀薄变得日渐丰厚,辽宁日益枯竭的海洋资源,又重新开始蓬勃起来。

还有东北的希望。咱们一些年轻人还在出走,但另一些年轻人,也开始回家。

天宇年轻的大学生研究员们

这份伟大的希望,一个人独揽实在过分。

所以我决定拿出3700亩海域分享,每个人都可以来认领。每个人都能养一群自己喜欢的海产品,每个人都能参与进辽东湾的生态复苏,每个人都能够为东北的重振献上一份心。

我53岁了,依旧喜欢一个猛子扎进海里,闭着眼睛随手一抓,抓上来的全是天赐的礼物。

有时候我也会想,当年要做的不是海产,是房地产,那时势英雄的名单里,说不定有我的一份儿。

不过这些都是虚的。

船上那一百来只巨大的绵蜇,让我觉得自己一点儿没老,这辽东湾也正当壮年,趁着好时机,咱们还得干笔大的。

2017年9月8日20:00

我们将在国内最好的生活方式类众筹平台

【开始吧】

上线「渤海海产养殖基地」众筹项目

更多详情,欢迎扫描工作人员二维码

添加微信,等候入群

暗号:“海鲜”

更多详情,欢迎扫码

添加小开微信了解

加好友,备注“海鲜”

最后更新:2017-10-08 03:35:32

  上一篇:go 尹正张蓝心毫无CP感,谁还记得当初刘队得那句话和张蓝心的回答
  下一篇:go 杨幂巧用补水仪补水 揭开网红金稻补水仪神秘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