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641 返回首页    go 阿里云 go 技术社区[云栖]


诸葛亮执政11年到底犯什么错误,导致蜀中无大将?

诸葛亮为丞相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他不是全无私心,也不是尽善尽美。诸葛亮经营蜀国有两大弊端,一是不注重培养继承人,二是过分打压益州人士。这两个倾向或者说是错误,导致蜀一没有人才,二有了人才也不一定为蜀所用。

我们先来看看第一条。《益部耆旧杂记》中记载过这样一个故事:诸葛亮于武功病笃,后主遣福省侍,遂因咨以国家大计……亮语福曰:“孤知君还意。近日言语,虽弥日有所不尽,更来一决耳。君所问者,公琰其宜也。”福谢:“前实失不咨请公,如公百年后,谁可任大事者?故辄还耳。乞复请,蒋琬之后,谁可任者?”亮曰:“文伟可以继之。”又复问其次,亮不答。

这一段的意思是,诸葛亮临终前,刘禅派李福问其死后谁能当继承人。诸葛亮分别指定蒋琬和费祎为后两代继承人,当李福问第三代时,诸葛亮便不言语了。不是诸葛亮不想说,而是他也找不到堪当大任的人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诸葛亮只手掌握蜀国军政大权,其继承人比刘禅的继承人还要重要,因为这直接关系到蜀国的命脉。然而,北伐之后,诸葛亮事必躬亲,你可以说他是敬业,但也可以说他没有给继承人以锻炼的机会。诸葛亮前后只培养了两个继承人,一个是马谡,年纪轻轻因为失街亭而被杀;后一个是姜维,还是降将。人这一点来看,诸葛亮当丞相是不合格的。

那么问题出来了,为什么诸葛亮没有努力去培养继承人呢?一这就引出了第二个问题:诸葛亮太偏袒荆州人士又太过分打压益州人士,以至于在用人人诸多牵绊,难以人尽其才。诸葛亮在两份《出师表》中所举荐的,绝大多数都是荆州人士;而益州才俊如马忠、张嶷等人,却终身不得重用。蜀国原本国小人乏,诸葛亮又有私心,蜀中无大将自然也就不奇怪了。

最后更新:2017-10-09 02:55:15

  上一篇:go 日乒坛19岁球员输给华裔五旬大妈,周星驰功夫中的场景现实版
  下一篇:go 王俊凯哭了,看到他的眼泪好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