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30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王健林用足球下了一盤大棋

[摘要]“萬達花了兩年時間,曆經上百次談判,做了大量工作,終於與中國足協、亞足聯、國際足聯達成一致,最終促成‘中國杯’舉辦。”

時代周報記者 賽亞 實習生 劉鳳華 發自北京、廣州

繼牽手國際足聯之後,萬達掌門人王健林又一記勁射踢向世界足壇。

“萬達花了兩年時間,曆經上百次談判,做了大量工作,終於與中國足協、亞足聯、國際足聯達成一致,最終促成‘中國杯’舉辦。”7月13日簽約儀式上,王健林難掩一臉自豪,“明年1月,來自歐洲、美洲的三支一流國家隊,將與中國國家隊在廣西南寧舉行4場比賽。”

王健林自詡是資深足球人,作為大連萬達足球俱樂部的投資人,早在1993年,王健林就打造了中國職業足球第一個王朝。

“以前,足球都是政府管的事,沒有人想到企業來搞俱樂部。”1992年中國足球的紅山口改革會議,劃了廣州和大連兩個足球特區,這讓王健林看到了機會,他對時代周報記者回憶稱,“我們借著那個會議搞了一個改革,在1993年3月8日三八婦女節這一天成立了足球職業俱樂部”。

這在當時還是新鮮事。時任國家體育局主任伍紹祖率領一個工作組,專程飛到大連,出席了大連萬達足球俱樂部的揭牌儀式。第二年,國內成立了一批俱樂部,搞了第一屆甲A聯賽。

從國內第一支足球隊到主辦中國杯,王健林對著時代周報記者在內的百餘位媒體人感慨,中國國家隊缺少正式比賽機會、國際比賽經驗不足,“中國杯”是他能對中國足球幫得上忙的方式。

“中國杯”的宣傳還在鋪天蓋地,世界上最賺錢的英超聯賽也要湧入中國力量。有消息稱,由C羅穆帥經紀人牽線,王健林或以1.5億英鎊收購英超隊。不過這一消息尚未獲萬達官方證實。

王健林全球大手筆“掃貨”已嚇壞了外國人。今年年初,王健林在一次演講中否認了“土豪”說法,並聲稱,未來幾個月內,萬達體育的動作會讓外界逐漸看清萬達收購這些公司的價值,以及清楚萬達要幹什麼。

如今“中國杯”落戶,萬達體育所呈現的的確不再是簡單的“買買買”。相反,上遊豐富的體育資源,使得萬達得已打造自己的賽事IP。

時代周報記者梳理發現,從鐵人三項賽、亞太職業籃球冠軍杯、中國3×3籃球職業聯賽,到如今的“中國杯”國際足球錦標賽,萬達手中已握有4個國際級的體育賽事IP,暗合了王健林“把世界具有品牌影響力的賽事囊入萬達名下並在中國複製”的未來目標。

按照王健林的規劃,2016年萬達體育預計落戶中國的重大國際賽事為5—6項,萬達體育控股計劃收入70億元。

資深足球人王健林

王健林的大連萬達足球俱樂部是中國足球甲A聯賽和中國足球超級聯賽的創始球隊之一,迄今仍保持中國頂級聯賽連續55場不敗的紀錄。

在隨後的日子裏,從國家隊到聯賽,從對足球“從娃娃抓起”的創培養模式到斥巨資為中國隊聘請西班牙名帥,萬達從各個領域展現其支持足球的決心。王健林一度祭出了口號,“全麵支持中國足球振興”。

足球也為他贏得了與世界足球最高權力層對話的綠色通道。在2014年5月29日瑞士蘇黎世第65屆國際足聯主席選舉大會上,王健林成為國際足聯大會曆史上邀請的首位中國企業家,其座位更是被安排在了嘉賓區第一排中間。

足球的魅力,牽動著無數資本的心,王健林更是毫不例外。

全世界足球球迷數以十億計,在歐洲,足球一項體育產業的收入,超過其他所有體育產業收入的總和。“世界杯”無論是講收入,還是講觀看人次,都超過了奧運會,也是全世界競爭最激烈的最大的賽事。

在國內兩次政策利好之後,王健林看到了機會。

2014年10月,國務院出台《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幹意見》(又稱“46號文件”)將體育產業定調為綠色產業、朝陽產業,46號文件取消了商業性和群眾性體育賽事活動審批,通過市場機製引入社會資本承辦賽事。此舉為民營資本湧入此前的壟斷市場打開了大門。

2015年2月,利好再出。《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針對機製體製問題進行了部署,改變中國足球協會與體育總局足球運動管理中心“兩塊牌子、一套人馬”的組織架構,按照政社分開、權責明確、依法自治的原則調整組建中國足球協會。

與阿裏巴巴馬雲、樂視賈躍亭、騰訊馬化騰等一批人一樣,王健林重金投向體育產業。

2015年1月,萬達宣布出資4500萬歐元購買馬德裏競技足球俱樂部(以下簡稱“馬競”)20%股份,並進入俱樂部董事會,這是中國企業首次投資歐洲頂級足球俱樂部。

王健林同時著手的,還有牽手國際足聯,以及籌備主辦“中國杯”。但這個過程並非一帆風順,中國足協、亞足聯、國際足聯幾方意見很難統一。王健林團隊耗時兩年,才最終拿下了主辦權。

王健林甚為感慨:“中國國家隊缺少正式比賽機會、國際比賽經驗不足,‘中國杯’是我能對中國足球幫得上忙的方式。”

“中國杯”是落戶中國的首個國際足球正式比賽,也是由國際足聯批準的國際足球A級賽事。這意味著什麼?作為主辦國,中國國家隊自動獲得參賽資格,得到寶貴的鍛煉機會,提升在國際足聯的積分排名。特別是中國球迷不出國門、不倒時差就可在家門口欣賞到世界頂級水平的國家隊賽事。

“中國杯”將每年舉辦,首屆比賽4支國家隊參賽,以後逐步增加到8支國家隊。從2018年開始,“中國杯”將邀請歐洲、美洲頂級國家隊參賽,一批中國球迷熟悉的國際巨星將有望出現在“中國杯”賽場上。

“申辦成功後,‘中國杯’由萬達體育公司擁有知識產權,除此項賽事之外,今後中國不再舉辦此類級別的國際足球賽事。”王健林的目標是讓“中國杯”成為亞洲水平最高的足球賽事,整體水平要超過亞洲杯。

“有案例說案例,沒案例說實力,沒實力說想象力。現在想象力有了,萬達有實力,當然就能把‘中國杯’做成案例。” 北京大學中國體育產業研究中心執行主任何文義對時代周報記者介紹道,“體育產業的本質是文化產業,它資源型很強,而資源型也就是版權(IP)型”。

A端壟斷路徑

王健林深諳體育產業,他遵循的是體育界信奉的“得版權得天下”的遊戲規則,瞄準了產業鏈中上遊的稀缺資源。

基於其自身對體育的研究和理解,王健林把體育產業劃分為A、B、C三端:“A端,就是體育產業的國際性的組織,既包括重大綜合賽事的國際組織,也包括單項賽事的國際組織;B端,就是代理這些體育產業組織或品牌賽事轉播權、營銷權的公司;C端,就是我們大家所講的具體的單一項體育比賽或者單個體育俱樂部。”

王健林的獨家心得是,體育產業真正往高端走是B端和A端。

去年起,王健林轉身加入了搶占資源的熱戰中。這是萬達體育業務布局的路徑縮影:去年年初至今,從對瑞士盈方體育、馬德裏競技球隊的股權投資,到並購美國世界鐵人公司,再到王思聰旗下普思投資對樂視體育的投資等。

短短時間裏,萬達已在體育領域進行了規模龐大的全產業鏈投資,收購企業涵蓋了賽事品牌、俱樂部、賽事運營企業以及最終端的賽事直播。

對於並購,王健林也有自己的明確要求,除盈利外,並購的體育公司業務必須能在中國落地。

要落地,王健林考慮的因素就多了。既要有高端資源和人脈的支持,又要有觀眾關注度及可參與性雙高的項目。考量之下,王健林今年扔出了兩顆震驚中國乃至世界體壇的重磅炸彈:萬達集團成為國際足聯(FIFA)的頂級讚助商以及國際籃聯(FIBA)的獨家商業開發合作夥伴。至此,萬達把最受歡迎的兩個項目的A端牢牢控製。

左手FIFA,右手FIBA,萬達對體育IP的爭奪戰已經實現了升級。短短一年半內時間裏,萬達在體育領域完成了規模龐大的全產業鏈投資,關聯企業涵蓋了賽事品牌、俱樂部、賽事運營企業以及最終端的賽事直播。在國際性體育組織擁有話語權後,萬達開始在自主研發IP的快車道上加速。

從在中國落地鐵人三項賽,創辦亞太職業籃球冠軍杯到獨家舉辦中國3×3籃球職業聯賽,再到如今的“中國杯”國際足球錦標賽,拿下A端和B端後的王健林顯露了在C端上的雄心。2016年年會上,王健林稱:“我們在中國落地的賽事要達到唯一性、世界級兩個標準。”

“下一盤大棋”

王健林的企業棋盤是建立在當下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無論體育、旅遊娛樂、商場消費、還是金融,都將成為最後萬達控製人流的最有價值的手段。萬達的城市綜合體每年所涵蓋的消費者已經超過兩個億,萬達要做的事情就是如何把現有消費群的消費能力轉化為公司的產品和服務。

近日,國家體育總局推出了《體育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規劃顯示,“十三五”時期,體育消費方式將從實物型消費向參與型和觀賞型消費擴展,體育產業將從追求規模向提高質量和競爭力擴展。行業即將迎來精根細作的階段。

“體育行業內50%-60%的企業可能就要死了”,何文義告訴時代周報記者:“除非你掌握了核心IP或者真正有價值的東西。因為一旦進入精根細作階段,體育產業或文化產業就會麵臨馬太效應。萬達體育目前最大的優勢就在於它的產業鏈夠長,可以延伸到文化產業中去形成新的商業模式。

王健林並不避諱宣揚他稱霸體育產業的雄心。萬達已進入第四輪轉型,萬達商業、文化、金融、電子商務成為其新四大支柱產業。要做大做強文化產業,其中重要一點就是體育產業。

2015年,萬達文化集團實現收入512.8億元,其中萬達體育控股收入58.7億元,完成年計劃的132.7%。今年上半年,萬達文化集團收入達290.3億元,完成上半年計劃的105.7%,同比增長57.1%;而體育控股公司上半年收入33.9億元,完成上半年計劃的104.8%。

去年年末,萬達體育全球總部在廣州正式建立。“它不是終點,相反會是一個新的起點。”。王健林對於萬達體育的未來,躊躇滿誌。

按照王健林的計劃,在接下來再度完成幾宗體育公司並購後,他將把萬達體育分拆出來上市,“未來至少一兩家公司(體育公司)是要合並在一起,去IPO的”。不過,這個計劃眼下尚無時間表可查詢。

最後更新:2017-10-08 08:19:09

  上一篇:go 馬天宇三國機密,有小胡子的背影殺
  下一篇:go 韓雪曬旅遊照不露胸和翹臀卻美翻了!一個小細節還讓她意外圈粉